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兩謙 Ruth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兩謙的閱讀筆記】超夯的高績效心智,相同的時間怎麼做能達到高產出!

兩謙 Ruth
·
·
為什麼我們努力,結果卻不盡人意。

哈囉大家!我是兩謙!

今天想來分想「高績效心智」這本書,

由Morten T . Hansen (莫頓 · 韓森)所著。


開始前想先聊聊為什麼想看這本書,而它又帶給我什麼?

我自認自己不是高效的人,動作比別人慢,有時為了達到理想中的完美而花上大量時間,但這往往給自己帶來龐大的壓力,也時常陷入迷惘裡,為什麼我們努力,結果卻不盡人意。

作者在開始就提及了這個疑問,為什麼他花了比別人多的時間加班,為公司賣命,但相比之下另一位和他資歷相仿的同事,每天卻能準時下班,且還有更高的產出。

於是作者從那時便立志要找出聰明工作的方法,也因此有了這本書 — 「高績效心智」。


推薦程度 : ✔ ✔ ✔ ✔ ✔

內容廣泛程度 : ✔ ✔ ✔ ✔

(後半大多以工作為例子,如果還未完全踏入職場,可能理解上較吃力。)

適合族群 : 上班族 / 斜槓青年 / 創業家 / 自媒體人…,任何想增加產出,提高效率者都蠻適合喔!


【雙重專注】


選擇多不一定好,把專注投以一件事,孤注一擲,但選擇最好的。

嘗試做愈多,實際上完成的愈少。

我們的時間有限,必須懂得取捨。

“做最重要的事,不要做每件事,花最多時間作能存到永恆的事。”

Q: 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取捨】


必須懂得取捨 → 拿出剃刀

e.g. 簡報只留一張,但一張就涵蓋了精華;相似於極簡主義裡面的少即是多,當我們Focus在一件事,單單的把那件事做到最好,必能提高你的做事質量。

也就是在時間管理常被提及的,一天只做三件事,挑最著要的三件事做就好。

這裡套用《先吃掉那隻青蛙》裡的舉例,把最重要最大的青蛙吃掉,吃完有餘力再吃小青蛙,不然一旦你開始習慣先吃小青蛙(簡單的、容易的事物),往往會造成對困難任務的慣性拖延與逃避;所以,先吃了大青蛙吧!

【更好】


很多人懂得區分事情的輕重,但不會一再思索如何做得更好!

我們不能只是單單完成一項任務,而是在當下以及之後,

有回顧有檢討,找出方法才能做得更好。


【重新設計工作】

1.問笨問題,打破固有想法

2.目標導向轉為價值導向

著眼於價值,再朝目標邁進。

目標(內在指標) v.s.價值(有益他人)

試著問自己「這樣做值不值?」

當然如果你不確定值得與否,詢問別人也是個好方法!

(但也請記得,別讓不相干的人左右你的想法,有些人給的是好建議,

有些人卻會潑你冷水,懂得區分這兩者也是很重要滴!)

【建立學習迴圈】

1.精準練習

e.g.書中舉例,高爾夫的球與桿距離,要精準到尺寸(相距多少…)

2.具體改善

問題不是怎麼做會更好,而是更細的提問。

e.g.在開會時提問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大多數無法得到回應。

必須具體的問!例如這個活動鎖定的客群是老人,那訂購便當的店家有沒有較清淡的選擇,可以引導一個具體方向,讓大家從中學習表達不同意見。

(這裡提供幾個keyword及步驟)


做 ➡ 新方法與提問衡量 ➡ 評估提問結果回饋 ➡ 得到建議修正 ➡ 改善 / 提出下個問題

Step1: 每天擠出一些時間

Step2: 一項技能拆成多個微行動

Step3: 檢討微行動的成果

Step4: 盡快獲得回饋意見

Step5: 用困難磨練能力

Step6: 超越停滯點


【結合熱情和使命感的方法】

起點 (創造價值) →中場 (加入興趣,找出個人意義) →頂端 (帶動他人實現目標)

補充:

底下為節錄書目,歡迎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閱讀!

成為最厲害的1%

  • 雙重專注
  • 重新設計工作
  • 學習迴圈
  • 結合熱情和使命感

跟誰都能一起高效工作

  • 說服需用巧毅力
  • 能爭辯,也能團結
  • 掌握協作要領

新時代的工作邏輯

  • 工作愈高績效,生活越多選擇
  • 心智對了,沒有做不到的事
  • 最大規模的工作成功學研究

聰明工作的七件事:

  1. 雙重專注
  2. 重新設計工作
  3. 建立學習迴圈
  4. 擁有強烈內在動機
  5. 善於發揮影響力
  6. 說服人
  7. 高價值

最後的最後,謝謝看完文章的每個你!

我是兩謙,我們下次見!掰掰😊~


延伸閱讀 :

【日常習作簿】改變生活,與沙發馬鈴薯Say Goodbye

【人森滿頭包系列】不讀書!在幹嘛?休學的100天紀實

About Me — IG 🔎 兩謙RUTH:

https://www.instagram.com/ruth_draw.dsgn/?hl=zh-tw

(照片/圖片出處:兩謙RUTH)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