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隆星文明丨 唯心主义者的游乐园
这段记录隐藏在一个设计师送修的硬盘当中,由数据的恢复,一段未曾揭露过的历史逐渐浮现——但或许称之为历史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它只是曾经发生在一个地球男人的脑海里的念头和想象。
后世一般将之称为特隆文明对于地球的第一次侵入。这不是任何意义上武装与炮火的侵入,它是一种状态的侵入,一种唯心主义对于地球常规秩序的侵入。由此,“多与少”、“有与无”的秩序开始变得模糊。
下面的部分都是上面所提及的硬盘中的数据恢复后的图像: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8dd660e-01d6-46ab-a46c-9d03e2fc9dc9.gif)
马歇·马叟结束了一天工作。
他的表演精彩极了。人们蜂拥而来,挤满了戏院,满心愉快地欣赏他的默剧。报刊上尽是关于他的报道,处处都可以见到他的照片——那张涂满白色颜料的脸。媒体高度赞扬他,说他的肢体表演成功地对“人”进行了微妙的再现,既高度抽象又极其精确。
就像是往常的每一天那样,观众长长地鼓掌,然后离开。戏台的大幕垂了下来。
在静默中,马歇·马叟一个人坐在舞台上,他朝四下望去,看见自己黑白颜色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时刻,他想起自己还未忘记应当怎样做梦。
他开始含混地记起在很久以前做过的梦。他说不清那是自己在做梦或是梦在做自己,只记得那里面有过一个地方,人们称其为“特隆”或是“乌克巴尔”。他能够回忆起来的是,那里有一个星球,上面的国度挤满了唯心主义者。
就当他想要试图忘记这段荒诞无比的记忆的,那些东西出现了。起先不会叫他轻易察觉到,只是一些极小的、极庸常的、极细碎的东西。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些还没有名字的颜色,一些轻盈而敞亮的光线。但是紧接着,它们开始复制,开始扩大,开始膨胀,开始延伸,开始繁殖,开始爆炸。
马歇·马叟就是在此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游乐园。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39b6a36-865e-4ef6-86ea-cd0c94ddc7e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e3bf7f1-1a6d-40d8-a465-a88140ecd0e6.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ce7ec3d-970d-491d-9807-b3ed6ce9d62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ebca796-e978-428a-8373-72342b20ac6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533cb79-3d0f-4f7e-a1bd-e09737a2d14d.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a0aa0d7-e498-43df-9577-9d719029e29c.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426ee4b-58a9-44ac-9096-f6bad268d4d4.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a947c5f-448f-42d8-a247-8316b4edc278.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cd0a673-70ff-4569-ae13-9887606dda72.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de1bcd0-18b5-40e9-bf61-398340f40687.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cb942f0-b770-44de-9a2e-60c7f103650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54703772-b453-4053-85d7-73f3cfa58575.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7d51b1e-8a38-49ca-af1c-b154c0294865.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d157337-f9e5-4c7b-98c5-e109f6719965.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e1bd0f6-1387-4f77-8cce-22aba7ef79f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ed39d02-e37f-4a31-901e-73949929a5dd.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ca3558f-5d0e-4ace-ba80-910cd480404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1b83d90-0682-4497-ac95-fe8d8e1b9f2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b43b66e-6f3a-4032-b839-615e0ab5ab4b.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ef3725d-6344-47f8-a5ff-a07f4e716275.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672af97-672f-4287-8bd4-1b373d900a1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7838a56-0c83-4fb6-9611-aa00762ad396.jpeg)
编纂特隆学的百科全书编辑试图这样诠释:游乐园是连续的、暂时的,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空间化的。出于诗意的需要,这些“游乐设施”在一刻被唤起,接着被消解。
设施的个数是23,但游乐的体验实际上是无穷的。总的来说,它们是一系列心智层面上的操作;它们并不在空间中发展,而是在时间上连续产生,并且持续地衍生下去。
特隆的这次侵入可以说是对传统“现实-想象”二元关系的挑战,那种非黑即白的二分法瞬时变得不堪一击了。对特隆的文明来说,现实是对于当下存在事物的(图像形成),比如感知与觉察;而想象是对于非当下存在事物的,比如记忆与创造。一个语汇通过反义和矛盾,可以生产一系列新的概念(比如,黑-白-非黑-非白)。它们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场域,非常像是一系列镜子排在一起,持续再现出其他镜子中的形象。某个物体的诗意化的图像生成,它既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或过去,它存在于虚构当中,是一种象征。
图像创作者:李雅伦,哈佛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雪城大学建筑学学士,辅修哲学
原作品发布在“沙丘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原标题:沙丘设计丨哈佛GSD最具“邪典气质”的设计室
同样,作品上传于豆瓣相册,原标题:博尔赫斯游乐园
*图像作品版权归沙丘研究所所有,一切商业用途的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