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香港醫學博物館-尋訪記(東加豆)

東加豆
·
·
IPFS
·

隨筆: 香港醫學博物館-尋訪記(東加豆)

香港醫學博物館

前陣子打算去(香港醫學博物館)一趟,於是,上週六,就去了。我也想約豆媽一起前行,嘆嘆茶,吃吃茶樓點心。去博物館不是特別重要,和豆媽飲茶也不是特別重要,但兩件事情加起來就是特別重要。

*起程

(香港醫學博物館)我選擇了乘坐港鐵線(西營盤站),這個地鐵站的通道非常長,不少後期加建的鐵路站都是這樣,對於長者來說可能會有些壓力。

從地鐵站走路到博物館,需時大約15分鐘,當然也可以選擇乘搭計程車,但由於港島區西營盤很多路彎淺窄,要左兜右轉,計程車絕對會跳咪錶的。搭巴士和小巴比較便宜,因為,一些腳力不好、腳患的人,尤其上斜路,對他們來說是苦差事的。

*展館

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它不僅展示了英國愛德華時代的建築風格,莊嚴而典雅,也融入了中式元素,巧妙地結合了古典與現代。博物館保留了原有的外部和內部特征,是一個文化遺產保護的例子。

在博物館中,參觀了多個常設展覽廳,包括懷舊味的實驗室、中醫與科技結合的3D針灸人、天花疫苗製造等。這些展覽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香港在醫學領域的發展,還讓我們看到了中西醫學的結合與互動。

我知道自己的習慣,會做筆記和文章分享,所以專注地看眼睛略過的東西,我有我拍照,豆媽也拍照。這裡的訪客不多,寥寥可數,每走進一個展廳,就只有我倆二人。所以,豆媽可以肆無忌大擺甫士拍照(她最喜歡被拍照,也喜歡為他人拍照。)


展館有很多醫療器材展品,雖然年代不遠,只有三十、四十年歷史,一些只有十幾年,但保存下來都是難得的。

*鼠疫

當年香港鼠疫橫行,細菌學檢驗所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檢查老鼠監控鼠疫。從香港各區收集老鼠屍體樣本,在公眾病房解剖,有關樣本會還往細菌學檢驗所再作化驗,藉以確定為鼠上鼠疫。當時香港西醫書院高年級暨科會會從旁協助。

香港醫學博物館

博物館的前身是1906年開幕的(細菌學檢驗所),負責監控及預防疾病。1990年,檢驗所被列為法定古蹟,並在1996年由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活化為(香港醫學博物館)。

1894年,太平山區的衛生狀況極為惡劣,因而爆發了鼠疫。這場大瘟疫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政府於是把整區夷平,以進行徹底清潔。

因為這場疫症,香港於1906年成立第一間專為臨床和公共衞生服務的實驗室(細菌學檢驗所)。

*口罩史-1619

1619 首次佩戴口罩預防疾病 瘟疫醫生面罩首次面世。(鳥嘴)裡載滿草藥和香料,以抵禦外面的瘴氣。 

1897,外科醫生開始戴上幼棉紗布口罩才進行手術。

1910,發明了伍氏口罩:製作容易、成本低廉的紗布夾棉毛巾。首次廣泛使用口罩作為公共衛生措施。

1960s, 發明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取代自 1940 年代以來使用的可清洗、可消毒口罩。

*伍連德(1879-1960),馬來亞醫師,伍氏口罩發明者,以 1910-1911年中華東北鼠疫期間的公共衛生工作而聞名


主題:居民隱藏家人的屍體 繪畫:陳啟賢先生
雖然家屬和鄰居反對,英軍仍然將鼠疫病患者轉移至隔離地點治療。繪畫:陳啟賢先生

博物館不只靜默展示,還有舉辦不同的專題展覽、講座和活動,讓不同年紀、本地及各地訪客,都能享受到這裡的氣氛。

博物館的使命是提供一個啟發性的環境,促進公眾對健康及醫學常識的教育,並成為醫學歷史研究,同時扮演香港醫療歷史與現代健康科學發展的記憶庫。

香港醫學博物館-展品
香港醫學博物館

這次的參觀不僅學到關於醫學知識的點滴,更讓我和豆媽多了一份記憶,香港醫學博物館留下了兩雙腳印。

香港醫學博物館-紀念品-筆座

豆媽的紀念品

香港醫學博物館 網址: www.hkmms.org.hk


香港醫學博物館

寫作日期:2024年10月14日 

完結時間 : 14:12pm

圖.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隨筆,也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關於我:tonkabean.me/

故事選集

matters.town/@tonkab...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東加豆我的名字叫東加豆。 我是一個香港人。 https://www.tonkabean.m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健康曲
4 篇作品

健康曲:微跑詠{唱:A I-曲/詞: 人工智豆}

微故事: 雪人的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