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隱藏了Kindle App的閱讀進度顯示
如果有用Kindle / Kindle App看書的朋友,都知道Kindle畫面最底下有閱讀進度的顯示,右下角是以百份比顯示現時在書中的位置,如49%,83%,左下角則有三種顯示方式,第一個也是書中位置,不過以類似頁數的形式顯示,第二個是距離本書閱讀完畢還有多少時間(Kindlle會分析你的閱讀速度),第三則是距離本章完畢還有多少時間。
其實我一直覺得Kindle在閱讀進度的表現是很差的,右下角的%就是最基本的,什麼閱讀App都有,但左下角的三個顯示方式其實都很沒有用。首先是書中位置,它不是用頁數來計算的,好像Kobo是用頁數計算的,一本書大約400多頁,現時位置223頁,很符合人性對嗎?但Kindle用一個叫Location不知如何計算的方法, 如果我有一本書實體本大約300多頁吧,Kindle則顯示3746個location,我看到三份二就代表去到2468個location,超級不符合人類習慣,這數字很沒有意義。
距離閱讀完畢需要時間更沒有意義,例如我看一本書,它分析我完成本書還需要9.1小時,大家覺得這9.1小時有意義嗎?我們一般看書一次只看約半小時到兩小時吧(除非它是超好看的小說),這9.1小時其實我還是需要花數天去完成的,根本對我沒有幫助。唯一有點幫助的就是距離閱讀本章需要的時間了,我們有些朋友應該像我一樣,看書喜歡完整看完一章或一節才放下,那我們至少能預計還有多久才看完這一章,何如分析說還有3分鐘看完這章,那我就多看3分鐘把這章看完才放下吧,不過,這分析的幫助也是有限,如果我們碰巧閱讀到較深的課題,那我們就不一定3分鐘能完成了,可能要用到6分鐘甚至12分鐘才看完,大大破壞我們的時間預算(我是羅志祥的學生耶),另一方面,有些書是一章內容超長,再分很多小章節的,那這part也沒有用了。
好了,說完kindle這部份的缺點了,但我也不用擔心了,因為,我決定了隱藏整個閱讀進度顯示,因為我突然發覺閱讀進度顯示沒什麼用。一般我們看實體書我們都會知道看了多少,廢話,從書本厚度就看得出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看電子書都感覺想知道閱讀進度,但其實,除了有目的性的讀書(例如是寫論文的看書參考,我限定了今天要看完這書,否則就沒有時間寫了),閱讀進度反而影響了我們的專注度。
相信有看書的朋友,大約都知道自己的看書速度,例如大約多少天會看完一本書,而這閱讀進度不多不少有種催促我們的感覺:哎,你平時3天就看完這書了,現在2天過去還只看了一半,快點吧!你們曾經有這種感覺嗎?又或是看書看到80%後,差不多看完了,看書速度就會不自覺的加快:很快我又看完一本書了!我正是這一種人,但大家也知道,看書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深度。看書目的是吸收書中內容,而看得越快代表同一時間吸收的內容越多,也就代表越差,那我豈不是浪費時間看完書又記不得嗎?
所以,我現在索性把閱讀進度隱藏了,專心於文字,專注於內容,90%又如何,餘下10%我也應該細細品味,把這閱讀進度隱藏更好,不要讓我分心。
突然想到中小學通常都會有一些「一年看多少本書」的活動,我常常在想看多少本追求數量有什麼意義?又想到偶然就會有一些「天才兒童」,說自己一年看300本書,甚至500本書,我曾經想過如何一年看500本書,只有幾個可能:一)他真的是天才,二)他不用上班上學,他的生命只有看書,三)他看的不知是什麼書,可能是只有幾頁的黃書?(但黃書一頁都可以看30分鐘耶,男生們你懂的哈哈,四)他不是看書,他是翻書,而第四點的可能性最高。
但其實,如果沒有真的吸收消化書中內容,全世界所有書都看過一遍都沒有用,還不如很認真很仔細的看完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