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粉聯盟》:我一看再看的老電影,以及時尚史

Allee
·
·
IPFS
·
美國的女子棒球聯盟曾經短暫地躍上賽事舞台,以因應二戰期間男性被大量徵召上前線的球員不足。實際上不只是球賽,很多後線的工作機會也因此需要女性支援。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便是電影《紅粉聯盟》的設定。除了性別不同,女性球員存在的價值、意義與人際關係,都與男性不太相同。甚至,連制服都隱藏著男性的觀看以及焦慮。

每個人都有幾部片子,屬於一看再看,每次轉到電視重播就忍不住停下來看完。我身邊有不少朋友是周星馳的電影,有的朋友則是賭神系列。我自己則是偏好宮崎駿外,或許就是這部《紅粉聯盟》。

這真的是一部老片(1992年的片),劇情建立在二戰時的美國。因為戰爭緣故,男性都去當兵了,而後線的生活、工作則需要女性來維持,包含一些原本是由男性所承擔的工作,甚至是娛樂性質的運動賽事。「美國女子職業棒球聯盟」便於此時成立,招募女子棒球球員進行比賽。

手足情結:那個「做什麼都比較好」的人…

我一開始被這部片子吸引的原因,是劇中女主角與她妹妹之間的手足情結。姊妹當中,似乎免不了有一個「做什麼都比較優秀」的人,像是女主角多蒂,不僅是能力卓越捕手,又是強打,幾乎可以說是片中大谷翔平般的存在。因此,她是球探最最最想招募的人選之一。

相對而言,她的妹妹雖然是個不錯的投手,但也僅此於業餘的「不錯」。因此,像是買一送一般,跟隨姊姊一起加入職業聯隊。兩人在同一隊的期間,免不了被不斷地比較。當姊姊的光環永遠亮過妹妹時,妹妹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決定轉隊。

當兩人在不同隊伍正面交鋒時,也是全片的高潮之處。姊妹深知彼此的弱點,更明確地說,姊姊知深妹妹的弱點,尤其是打擊時會被高速直球吊中卻又打不到。她刻意告訴同隊投手:投速球,她打不到。

或許這在現今數據分析當道的棒球策略中非常常見,但對於當時看片的我,卻覺得用人情世故來看,卻覺得有點不近人情。或許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姊妹之間並不存在於競爭關係(又或許這種競爭關係很隱性),所以對我而言,這樣子的「勝負感」是難以理解的。

作為資深球迷的老公,則認為這再正常不過了。在比賽場上的公平競爭,本來就有一部分建立在資訊收集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而這個策略有沒有成功呢?作為劇情的反轉點,妹妹自然是打出了一隻安打而成功上壘。若說這個打擊還不算是真正的姊妹對決,該場比賽的最後一幕,便是妹妹從三壘跑回來,與打手姊姊正面對決。人與球的速度差異非常短暫,姊姊的手套接住球後,要觸殺妹妹;妹妹奮力一衝,兩人肢體碰撞,雙雙倒地。

鏡頭聚焦在捕手的手套上,球,緩緩滾出。

最後的結果,究竟姊姊有沒有放水?還是這次的對決象微著妹妹終於突破了對姊姊的崇拜高牆?一直是我覺得這部片很值得玩味的設計。

時尚史:劇中的服裝,與當時對女性矛盾情結

前幾個星期,Vogue剛好由時尚史的角度解析這部電影。影片非常有趣,開啟了我對這段歷史的另一種觀點。

如前所述,本片的背景是在二戰期間美國參戰之時,在大量男性赴前線打仗,後線的人力短缺自然只能由女性填補。大量的家庭主婦被號召走出家庭,投身職場的同時,男性的焦慮卻又希望她們同時保有家庭主婦的溫良恭儉讓。

這樣矛盾的價值觀,體現在女子聯隊的制服與訓練上,女子聯隊的制服有著一定程度的「美觀性」,像是短裙的穿著並不利於比賽運動時的跑動及滑壘,但是女子聯隊的制服並不在意實際上的「功能性」。在電影中,也有拍攝出女子球員在滑壘時,因為制服無法提供保護作用,而讓大腿受傷的場景。

除此之外,女子球員在比賽期間,需要帶妝上場,隨時注意自己的儀容整齊。而在非賽期間,甚至要去上美姿美儀課程,確保她們在非賽期間仍是符合當時標準的理想女性。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經google後發現可能是2003年的事情了),職棒雜誌曾經以數位職棒球員的西服裝扮為封面,或許是意圖呈現球員們也有正式的一面。但封面一出,其整體氣質卻被笑稱像是「黑道集團」。如果有朋友還記得這一期封面,歡迎提供圖片。雖然現在在正式場合中,球員穿著西裝出席已是常態;但在「紅粉聯盟」中,卻更像是要求球員在賽場「不忘自己優雅的女性形象」,這種心態我想只存在於男性的觀看之中,也間接呈現出男性企圖用自身價值觀限縮女性能力的一面。

其實我不是棒球迷XD

行文至此,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一位資深球迷,但我真的不是。反而是我身邊的男性朋友,包含我的老公,都是資深球迷。很多棒球知識,我至今也不甚清楚,但是一些老電影反而讓我記憶深刻。

另一部和棒球有關的老電影則是《魔球》,也許下次也可以來談談這部電影。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llee不是在閱讀,就是在寫作。 子彈筆記|閱讀心得|家庭書寫|隨意畫畫 https://linktr.ee/cooking.reading.writing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3-60通道「突變/創新」:停不下來的改變

早產兒媽媽,如何調整自己?

不只女性,男性也會有生產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