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文集-136】憶零陵 (黃埔十四期一總隊 工科 李興鑄)

darknight
·
·
IPFS
·
  1. 埋頭苦幹

 湖南零陵依山傍水,寬暢寧靜,是培育抗戰工兵的搖籃。本總隊工兵同學廿七年初春按照行軍演習計劃,整隊開入了零陵城,進駐高山寺,展開了脫胎換骨的嚴格訓練。

 我在關帝廟周倉神前分得一席之地,周倉正義凜然,早晚相對,激勵良多。教室因陋就簡,三面有牆一面臨空,桌櫈借用板橋搭設,寬廿五公分,搖搖晃晃,用之必須正襟危坐,如履薄冰。我們在這橋板上學繪圖,學計算,老師教我們埋頭苦幹,這套設備恰如其分。

 由春天操場上的基本訓練,夏天沙灘上的渡河作業,秋天大雨泥濘中的陣地構築,冬天寒風凜冽中的夜間演習,我們鍛鍊的機警果敢,堅忍耐勞,由文弱變得英勇,具備了肩負抗日戰爭的技能和信心。

 那時在接踵連篇的辛苦鍛鍊之餘,我們仍能自尋話題,例如將工兵學校領頭人物形容為四大金剛八大怪等等,各抒己見,說說笑笑,做到了老師教導的“辛苦無比常有好容顏”,這陽明哲學的道理對工兵的“埋頭苦幹”確有潤滑調劑的作用。

 由北方初到南方的同學們,最不習慣的是吃飯;每餐四大碗米飯總覺不大抵事。穿了草鞋行走石頭路磕磕撞撞也顧慮多端。但經過四季磨練,埋頭苦幹,一切習之泰然,至於古人所謂的”披星戴月,櫛風沐雨“,尤其小事一樁。


2. 不輸前方

 零陵高山寺位於城東偏北的山頂上。翻出城牆有古寺露天庵。以露天庵為中心,眼前大片丘陵地帶,平時荒草野塚,無可欣賞;空襲時則成為軍民疏散避難的最佳所在。那天警報過後,一架敵機先穿城而過,隨後來了一排八架轟炸機,大模大樣在城中區投下了大批炸彈,大火蔓延,中區已成一片瓦礫。有塊炸彈破片飛越城牆數百公尺落在我身邊,搵之燙熱,令人憤恨難消,火和鐵前方後方並無不同。

 自從零陵首次被炸後,發現有未爆炸彈遺留民間,未爆彈處理我工兵責無旁貸。尤其是在工兵學校門前,工兵學校的青年軍官們奮勇當先,第一顆炸彈泥土裡挖出來約有二百磅重,決定先卸除引信,由爆破系首席助教邵秉仁兄操作扳手獨當其任。我等七,八人則後退支援。明知一旦失手全場將無一倖免,但我們倖免了。事後秉仁兄一身大汗,周圍人員也都張口結舌,學得一次寶貴的經驗。

 再從露天庵前望,越過山崗稻田,有村名響塘嶺。工兵學校設有小型工廠研製黑色火藥。宋光訓兄是這方面的專家,另有精煉工兵十餘人承辦其事。以硝石木炭硫磺土法製造火藥,處理疏忽照樣危險肇禍。所製成品則提供學校員生實習爆破之用,肩負責任不輸前方作戰。


3. 坡上歌聲

 “上坡,下坡,坡上坡下七層坡,七層坡像個雀子窩。”這是無名作家為工兵學校零陵七層坡單身教職員宿舍的即景即興之作,且聽:

“雀子窩裡鬧且歌,且鬧且歌哺小雀。”

“小雀羽毛長豐滿,高飛搬窩回紫金山!”

當然他辦到了,當時的歌聲嘈雜充溢著青少年的喜怒哀樂,僅就記憶所及的擇記數則如下:

“走啊向前向前走,走啊向前向前向前走......” 這歌聲出自管伯英兄,他一心向前走,果然他走前了。

 “In the gloaming,Oh my darling,think not bitterly of me......”(字句多有錯誤敬請原諒)

 這是張慕凱兄的歌,流暢優雅,動人心弦。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

 那是楊俊英兄,他已向前走了。

 有位小兵器教官,往床上一躺,張口就唱:

”A Spansh cavalier......If I be slain,you may seek in van,upon the battle field you will find me......“ 我忘了歌者的名字,有人記得嗎?

 有一次七層坡同仁自辦晚會,壓軸節目是多人合唱的”Long long ago“,餘音繞梁,令人懷念,於今白雲蒼狗,人事已非,那真的是“Long ago,long ago”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