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 书是生活 嘈杂城市中的温馨角落
我和书是生活的缘分源于一次豆瓣上偶然的「遇见」。
提起郑州的独立书店,书是生活可能算资格「最老」的一家。从2008年的农业路开始,12年来搬家好多次(书店一直留存着当时农业路店址的门牌号)。2016年,我还在上大四,老宿舍及教学活动从当时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搬到了位于金水区的老校区。虽然老校区硬件设施比新校区差,但优点在于交通方便,市井氛围也比新校区更强烈。
到了大四自由时间多了起来,除了做毕业设计其他时间都是自由安排。有一天我在豆瓣同城活动看到了书是生活发布的观影活动,于是就打算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竟然就在书店当起了夜班店员。
我还记得当时放映活动之后,我和当时的店长「老孙」聊起来,才知道书店一直坚持周末24小时开放。我当时也没多想,张口就问老孙:
「你们还招夜班儿么?」
「招!一晚上50,来不?」
就这样,我成了书是生活的夜班店长。
说是夜班「店长」,但其实就我一人看店,当时书店位于党群服务站的二层,由于独立书店经济拮据,好不容易申请到了这样一个社区提供的空间,据说当时没有收取房租费用,但相应的要给社区提供一些文艺生活上的服务。因此书店每周五举行观影活动,时不时的也邀请一些人来书店做小型的分享会。
当时夜班看店其实挺辛苦的,一是有时候整夜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自己在书店的沙发上「窝一宿」。有时候有两三个人,看累了会在书店的书桌上趴着休息。二是起初值班那时候是冬天,书店没有暖气,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说靠吹空调取暖还是很冷,而且暖风很干。现在回想都不知道当时晚上怎么熬过来的,随手抓个薄毯子窝在沙发上,从书架上选一本书就看,困了就眯一会儿。
虽然辛苦,但我很感谢那段时间,我读完了龙应台的《野火集》和《目送》。《野火集》对我个人来说算是「公民意识」的启蒙作品,而《目送》则化解了我独自在外求学的苦闷,因远离家乡亲人而逐渐强烈的思乡之苦。至今当我想念父母时,还会想起书中那句话:「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书店夜班只在每周五、周六开放,我一般在周五下了课之后就骑单车去书店。时间一晃也快,到了春季店里就没那么冷了,晚上也不至于那么难熬。虽然气温上来了,但我仍记得自己的情绪却不像春天一样「春暖花开」,反而有些抑郁,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读余华的《活着》,后来又看了张艺谋根据小说拍的同名电影,心想小说里怎么会这么惨啊,这不就是地狱嘛?
那段时间反复读《活着》,一读就读到天亮。
书店每周五也会举办线下的观影会,一般周三会选定当周放映的电影,然后提前在豆瓣和微博等平台发布观影活动。当时书店白班除了老孙,还有和我同龄的女生,我叫她「男神」,但是大家千万别误以为她像一个「假小子」(注:非贬义),相反她是一个非常非常文艺的姑娘,爱看书,会弹琴,还懂电影(那段时间选片都是她来,观影会开始前她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事到如今我不记得「男神」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但她也就这样「欣然」接受了......当时我们三个一起撑着书店的运营,由于人手不足,每周五我会提早去布置一下观影场地,顺便和大家伙一起看电影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段时间看完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后来感觉没怎么看懂,和男神一起讨论「爱」是怎么一回事,当然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书店收入只能用「微薄」来形容,除了卖饮品有些收入,其次是会员卡。我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老孙教我如何做「蜂蜜柚子茶」:挖一勺蜂蜜柚子酱——兑满热水——搅拌一下,完工!5分钟「出师」。但有时候夜班只能卖出去一两杯,连我值夜班的工钱都挣不回来,因此饮品的利润根本不够覆盖书店的开销。
我在书店上了几个月的夜班,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夜班熬不下去了,当时还要忙毕业设计,就把夜班辞掉了。但有时白天会去书店自习,也会去帮忙打打杂。
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非常简单快乐,好像沉浸在一个世外桃源,说来也有些讽刺,呆了4年的象牙塔没能成为我的「避难所」,而几个月的书店却彻彻底底俘获了我的心。
如果有时光机让我回到过去,我第一秒就会选书店夜班那段日子,仅仅是因为,那段时光是我深刻认识到「生活」这件小事的开始。
现在书是生活书店已经搬离之前所在宋寨南街的党群服务站二层,目前挂靠在经六路的党群服务中心三楼。
不指望独立书店能有多么爆红,但求书是生活能一直在这个城市存在下去,作为一个见证,我们这一代人的见证。
(注:图片都是4年前用手机拍的,原图找不到了。质量欠佳,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