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疫情下的童言童語
昨日全台的本土確診個案已經來到了3766例,相比去年的百例就造成恐慌又停班停課的狀況又顯得更加嚴峻,不過政府目前的政策是往放寬標準的方向去走。全世界都已經被疫情折磨到失業的失業、停工的停工、轉行的轉行,還有一群因為疫情被封禁在家不能出門的人,不僅是威脅到身體健康本身,連人類日常的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
近來發生兩歲幼兒染疫而導致重症死亡的個案,震驚了全國也讓家裡有嬰幼兒的父母非常擔憂,即便開放了兒童注射疫苗,這些嬰幼兒仍然沒有疫苗可打,更不用說就算疫苗引起之後也多數家長不想讓孩子施打,原因是擔心打疫苗之後所產生的後遺症(例如心肌炎等),許許多多的兩難跟疑慮都讓人深感困擾。
在臉書社團或是Line群陸續有一些家長徵詢意見是否要讓孩子請假在家?這個問題若是在一年前發問,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先請假在家比較安全,但如今染疫人數已經是十倍之多,家長的反應則是大不同,大部分還是選擇讓孩子去上學,原因是高峰尚未來臨,若是現在就請假,不知道要請到何時?還有另一點考量是家長需要上班,即便白天有人照料也是對家長體力、耐性上的大考驗,最終還是選擇維持去上學的作息,除非宣布停課。
回想去年因為停課關在家兩個月的生活,當時連公園都沒有開放,小孩只能整天在狹小的生活空間裡生活,當時還買了跳床、玩具,最後忍不住到頂樓放風吹泡泡,當時的感受是小孩在家特別容易跌倒受傷(我們家小孩從剛學走路就很少跌倒),後來還發生撞破頭送急診的意外,現在想來真的覺得疫情之下的生活使大家的身心都到達臨界點,但也是不得不的狀況。
如今,全世界都朝與病毒共存的目標前進,南韓也全面解除社交距離措施,並且下週將推動6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4劑疫苗,我認為台灣倘若也要邁向開放之路,還是有必要讓年長者及免疫不全者的疫苗覆蓋率盡量提升到八成以上,雖然Omicron多為無症狀或輕症,但仍舊有中重症的機率,不可不慎。
我想,對於多數人而言,已經沒有人可以忍受每天關在家了,唯一我們能做的就是口罩戴好戴滿,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盡量減少多人聚會,出遊盡量到戶外空曠的地方,去餐廳用餐也盡量選擇有隔板的座位,對於小孩的防疫教育也是不斷加強宣導洗手的重要,只要看到小孩摸眼睛、口鼻一定要立即再次宣導,我也告訴四歲半的女兒關於兩歲幼兒染疫身亡的新聞事件,不是要嚇小孩,而是用很嚴肅的態度告訴她病毒的威力足以讓人致死,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自己並且多吃營養的食物、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抵抗力。
前幾天女兒問我:「沒有生小孩的爸爸媽媽平常都在做什麼呢?」我好奇詢問女兒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她回答我:「因為那個兩歲的弟弟死掉了,他的爸爸媽媽怎麼辦?」我只能回答她:「兩歲的弟弟還有一個姊姊,他們的爸爸媽媽還有小孩,不用擔心。」
童言童語有時候總是說出令人爆笑的話,但時常也是貼心早熟的令人訝異,願疫情之下的的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