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梵林亦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草堂笔记(九)—开学季聊聊教育

梵林亦
·
·
疫情阴影下的开学季,聊聊关于教育的话题,包括某著名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批判性教育的实践,教育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等。

中国在疫情的阴影下又迎来了一年的开学季,很多地方的老师和学生都要在检测的陪伴下开始学习,比如上海就要求教师要前3天2检核酸,每日一检两测(一次核酸,两次体温),某些学校的学生也要每天测核酸。现在上海一般要求是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有效,看来政府对学生的重视还是远远大于农民工啊。希望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疫情中平安顺利吧。

最近看现代学校的起源,原来这是普鲁士为了打造理想公民、建立国家期许的某种社会秩序而建立的,普鲁士崛起之后,这种模式迅速在欧洲乃至世界风行。哲学家傅科就评价说:学校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把下一代整容成国家需要的样子。而反过来,学校的教育塑造出来的国民,也会反向影响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

比如某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个人意见不重要,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才重要,那么学生就会形成简单的对错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要压抑个人意见才能获得心理安全感,这种模式内化后,未来社会上也会形成服从权威、不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非黑即白的风气。

所以教育的问题是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触及太多的利益而且容错率低,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选择按部就班。那些有想法、有能力又有机会去尝试教育改革的人少之又少。北大附中的前校长王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文章:最具争议的北大附中校长下课:是功臣,还是罪人?】

链接:https://www.sohu.com/a/515467996_119570

看这篇文章之前,都不知道北大附中有过这样特殊的改革尝试,很感慨校长王峥这样一个有着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家,对他的评价不能用简单的功臣或罪人的二分法来定性,而应该放到更宏大的背景下、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教育到底是应该教育好一个人,还是教育好一个能高考得高分的考生?

走班、书院制、鼓励恋爱、高考是一场游戏等等标签都是王峥校长曾经的尝试,他的很多具体做法可能激进或者操作不良,但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这样尝试,他本人以及支持他这么久的北大系统还是很值得人尊敬的。可惜在高考为核心的现行教育体系下,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只有两种学校:衡水中学和衡水中学的变种。

王峥在一次毕业典礼上的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以后我们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但是我想它只会变成一种工具,它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它只是被我们用来选择和运用的。我们将会面对更广阔、更有意义、更多的道路和途径……经过了12年基础教育的磨练,是不是应该,也可以摆脱考试的束缚,走入我们更加丰富的人生呢?”

不知道王峥的下一步会到哪里,下一个王峥又会在哪里。

【播客:新闻实验室-怎样在这个时代做批判性思维教育?】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e004ca92f0689a31f50842?utm_campaign=新闻实验室&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Revue newsletter

这期是对两位C计划创始人的访谈,C计划是国内主要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一家机构,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他们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访谈中,两位创始人讲述了他们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实践中的经历和思考,能认真听下来会大有裨益。

比如两位创始人讲了他们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和现行的教育体系结合起来的实践,如何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小说,教他们超出“非黑即白”的局限。

两位创始人分享的一个事实很令人意外:学习批判性思维的人,从性别上来说,有七八成都是女性。

这显然是一种不寻常的性别比例,它和知识付费的整体市场情况并不一致,而C计划的课程也显然不是亲子、健康、情感等传统意义上女性更关注的领域,反倒是思辨、逻辑等在刻板印象中更”男性化“的内容。那么,为什么来学批判性思维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呢?难道是女性天生更爱思考、更爱辩论?

两位创始人给出了她们的分析:其实,批判性思维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反思自我——你需要时时警惕自己接收的信息是否准确,自己推理的逻辑是否成立,自己的思维还有什么漏洞,要怎样才能调整那些有误差的观点和有漏洞的推理。

而“反思自我”这件事,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去做——但这并不是因为女性天生如此,而是因为女性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性别。在一个社会里面,强势群体是有不反思自我的特权的,他们制定规则,很少受到质疑和挑战;而弱势群体则习惯于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习惯于改变自己去迁就他人。

C计划也曾与知识付费领域的某头部平台接触过,但聊下来,对方的判断是:C计划的内容大概不会是他们的受众喜欢的。这个平台的用户大多是男性“成功人士”,他们乐于学习别人帮忙总结的知识点,以做到“快速学习”,但并不想听反思类的内容。

这个案例揭示出的反思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性。由此也可以想到,在舆论场上,十几年前媒体还时常呼吁政府要反思政策问题,但如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见了。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一些人还将呼吁反思的人称为“反思怪”,毫不犹豫地提倡一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反思”的观点。其实这背后也是一种权力关系的此消彼长,一种权力的愈发傲慢:不允许质疑,不需要反思。

【影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232339/

关于教育的经典影视很多,比如《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等等,很多都是讲述一个不同寻常的教育者,尊敬孩子、积极地探索。这部台湾电视剧却并非如此,用5个小故事,以有些科幻和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在一个追逐分数、严重内卷的教育体制下,家庭中紧张而扭曲的亲子关系。

比如第一个故事里,妈妈对孩子控诉的台词:“妈妈是为你好,你怎么不听呢?”,“花这么多钱供你上私立学校,你为什么要让我失望?”“画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即使没有听过原话,同样意思的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现实中父母没有能控制孩子的有形的遥控器,但却有无形的,不止是台湾,日本也有一项调查显示,70%的孩子都认为父母是控制狂。

电视剧里也展示了其他阶层家庭的故事,用尽了各种浮夸的想象,充满五花八门的结局。

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来自于纪伯伦的散文诗《致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歌曲:Radwimps 《正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7411R7MD/?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c88351c9583c3e2ceae830abc39ece56

很多非常火的歌手或者歌曲,我都是在已经火了很久之后才第一次听说,比如Radwimps。知道他们的歌是在2016年新海诚的动画《你的名字》里,那时候他们出道已经15年了。这个乐队的名字翻译过来应该是“英勇的胆小鬼”,一个有些纠结和矛盾的名字,但是创作能力真是一流,既有《いいんですか?》这样甜甜的情歌,也有《洗脑》之类讽刺意味很强的歌曲,很多歌都兼具音乐性和传唱度。

今天想推荐的,是被称为“最强毕业歌”的《正解》。学校生活结束,学习并没有结束,我们将在社会继续接受教育。歌词表达出毕业时的感受和心情,我们都应该珍惜青春的岁月里的回忆,哪怕是开心、难过的;我们学了太多有答案的问题,但未来的人生,教科书的答案已不太重要,未来要怎么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只有你自己才能推出属于你自己人生的正确答案。

一直以來只練習了 那些有固定解答的題目 但從明天開始
就出發去尋找只屬於自己的答案吧 直到我們重逢的那天為止
請在下列空格中 填入適當的文字
這是最後的題目了
「沒有你的 明天過後的每一天裡
我一定會 □□□□□□□□□□□□□□□□□□」
作答時間是 你今後的人生
答案卷是 你今後的人生
對答案的時候 我已經不在了
所以 給分標準是 你今後的人生
「預備—、開始」


这次先写到这里,希望你有安详愉悦又有收获的生活。

如果喜欢这个newsletter,也欢迎将它转发或推荐给朋友!

如果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接回复或者发到yangfan0129@gmail.com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