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報|2024NOV,為何要記錄
2️⃣0️⃣2️⃣4️⃣⏳✅✅✅✅✅✅✅✅✅✅✅☑️⌛️
這篇內容想說一下寫這系列內容的動機。
主要是關於我的想法是如何形成,想怎麼樣轉換在荒野創作上實踐,並把這些記錄當作一封信,與未來在荒野創作的創作者對話。因為荒野創作最遠的目的地,是一個由創作者組成的「數位園地」,希望藉由這封信,在未來遇見之前,能為未來的創作者心中種下一份既視感。
個人記錄
這系列文章除了寫下個人思考,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並梳理我人生中想要做甚麼,以及透過文字與不同時空的對話,連結理念相近的夥伴,共同追尋理想。
我並非善於文字表達的人,每次寫作,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在內容組織與表達上。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但我享受著思考過程中不斷突破的快感——那些豁然開朗的 Aha! moment 總能帶來滿足感。
我曾經討厭與文字打交道,在求學階段,閱讀和寫作對我來說就像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我清楚記得中學時期最害怕的作文課,要在90分鐘內完成800字的任務,我從來都不輕鬆地完成,其中有一次,當所有同學都完成離開後,我依然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裡,面對著一張空白的原稿紙,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教室裡埋頭苦干。
在過去一兩年,我發現自己對閱讀和寫作有些轉變,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和表達,不應該被框限在教條式的方法。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道巨大的認知鴻溝——當「不知道」的高牆矗立在面前時,我們無法想像牆後的世界。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穿透這道牆之後,原本的觀看角度將變得格外開闊,而這個穿透的利器是:純粹的興趣。
當我以興趣出發,單純地記錄所思所想時,文字如此自然地流淌而出,比起當年費力完成的800字作文順暢得多,也更加真實。我發現很多曾經的認知正在悄然瓦解,「我不知道為何閱讀和寫作」轉成了探索世界的工具。
現在,閱讀和寫作這兩項活動提供了我更多探索世界的視角,閱讀讓我探索未知的領域,窺見思想世界,寫作則幫助我表達內心的認知,不斷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
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對某些事物的抗拒,或是對「我能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類問題的困惑,往往源於自己對周遭世界的認知有關,只有不斷擴展視野,才能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間房間,那麼不願意探索房間之外的世界,就永遠無法想像城市的模樣。閱讀和寫作就像是打開這個房間的鑰匙。
正是這樣,推動我開始了荒野創作⋯⋯
荒野記錄
荒野創作最初並非從「數位園地」的概念開始,而是以數位影像創作為切入點。這個選擇源於兩個考量:首先,概念的研究和定義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探索和驗證;其次,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需要一個具體且可行的實踐方式。數位影像對我來說是最直接的表現形式,使我得以同時扮演創作者和研究者的雙重角色。
在實踐的初期,我將重點放在探索自動化方法以降低運營成本。理論上,這應該能釋放更多時間,然而現實卻未能獲得明顯的效益。回顧這段經歷,我認為問題出在事情安排的優先順序有誤,以及周遭雜訊的影響。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追求效率反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願景。
我開始質疑當前所做的一切:這些行動的意義何在?荒野要表達的概念需要如何敘述?在2023Q4,我認為可以透過外部的刺激來解答,於是我回到原點——以創作者為核心,建造一個由純粹興趣驅動的創作網絡。
回到原點後的第一個具體實踐,是一項關於澳門城市解讀的計劃:我作為創作者,從我對澳門這個城市的好奇而發起的計劃,以地圖為中介記錄城市中的移動,觀察者繪制地圖反饋對城市的感受。
當計劃結束或階段性結束,會成為一個節點,另其他計劃也會是一個節點,而每個節點將會成為一個創作網絡,以興趣而建構的網絡。
興趣→創作→發起計劃→延伸
每個行動計劃的記錄都是荒野創作的發展軌跡,同時也向創作者訴說著荒野是如何成長和演變的。
荒野創作不追求完美的成果,而是著重於重新詮釋創作的意義和實踐的過程。我們認為,創作應該是基於個人的自由表達而發生的一種行動,從無到有的重新發現與組合。希望創作者在過程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與他人產生共鳴和連結,持續成長和不斷演化。
記錄與連結
在網際網絡中,人與人的連結不再是同一時空下。今天的記錄,可能在未來某一刻觸動某個人的心弦。我在想,這系列內容會是認識未來創作者們的方式。
我認為需要有一段時間特地去認識這個世界,因為當我們對世界有新的看法,才有可能有新的想像,作出較優的判斷。
所以,這系列內容可能會更多地呈現我個人的思考,因為荒野創作本質上是源於我對世界的理解而產生的概念模型。儘管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但我始終保持著「正確的模糊方向」的信念。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不可能會有相同的想法,但我們可以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