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許毓仁立委:你為台灣指錯路囉!
這篇是區塊勢的免費公開文章,原文刊登日期為 2018 年 6 月 22 日。轉貼到 Matters 是希望可以藉社群對公共政策的討論,為台灣找到較可行的區塊鏈國家發展戰略。
https://blocktrend.today/06-22-2018-to-jason-hsu-legislator-misleading
今天討論立法委員許毓仁這幾天刊出的文章,原文標題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下一步:區塊鏈》。
---------------------------------------------------------
台灣有兩位立委特別關心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分別是國民黨籍的許毓仁,和民進黨籍的余宛如。
他們陸續成立了產業自律組織、召開產業發展公聽會,之前我們討論過這些都是有助於區塊鏈發展的好開頭,雖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實質效益,仍應給予鼓勵。
不過,許毓仁在最新的文章裡,為台灣政府明確指出區塊鏈發展的三大方向,我認為很有問題。分別是:
- 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 以 ICO 國債取代傳統金援外交
- 在區塊鏈技術上,建立全球性數位身份(Taiwan Global ID)
如果政府部門真的按照許毓仁指的方向投入研究資源,恐怕是被誤導了。今天我們逐項討論這三大方向的可行性。
國家級加密貨幣目前不可行
根據許毓仁的敘述:
我認為台灣可以將自己定位為加密貨幣公國(Crypto Nation),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
我們先從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是否可行討論起,再回頭看將台灣定位為「加密貨幣公國」是否恰當。接下來我會將國家級加密貨幣,視為用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位新台幣。
上週我們剛討論過,你可以簡單的把區塊鏈視為數位貨幣的防偽技術,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比特幣(BTC)。因此,如果央行想要發行數位新台幣的話,當然也可以直接將區塊鏈拿來作為數位新台幣背後的防偽技術。
但是,為什麼非得要用區塊鏈發行數位新台幣?什麼,你說安全性比較高。
最近有好幾個小型的區塊鏈遭受 51% 攻擊,換句話說,在沒有足夠多礦工支持的情況下,區塊鏈並不安全。
比特幣(Bitcoin)現在之所以能成功抵擋駭客入侵,是因為它透過挖礦的賞金制度,吸引到全球近萬個節點用彼此的電腦運算能力築起一道高牆,為區塊鏈提供安全保障。現在再來看數位新台幣,我認為央行不會遷就於數位新台幣的防偽特性,而設計一套類似比特幣的挖礦賞金制度,來吸引礦工維護區塊鏈安全。
簡單來說,發行數位新台幣有很多種可替代的技術,區塊鏈既不是唯一選擇,也不會是最划算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再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是否應該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
央行如果決定以區塊鏈發行數位新台幣,肯定會希望全體國民都會使用。但是,實際情況是現在懂得管理私鑰(private key)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並不知道如何安全地保存那一串長得很像亂數的私鑰。
不會管理私鑰就要買賣數位資產,就好像沒有駕照就要開車上路一樣,風險極高。而且別忘了,弄丟私鑰是不能再去政府機關補辦或止付,所以資產也就一去不復返。這就像是你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保險箱以及獨一無二的鑰匙,弄丟鑰匙之後,保險箱裡面的資產就再也拿不回來了。
我認為要推行國家級加密貨幣之前,還有一大段市場教育的鴻溝得補足,否則肯定會有許多人的資產因此遺失或被竊。
總結來看,我認為無論從政府角度對安全性的考量,或是從使用者角度對易用性的考量,用區塊鏈發行的數位新台幣都不是一時之選,因此就更難理解許毓仁認為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的必要性在哪裡。或者,這只是話題性的政治考量。
除此之外,許毓仁還提出用 ICO 發行國債做金援外交,以及用區塊鏈發給外國人數位身份(Taiwan Global ID)。
拿著榔頭,看什麼都像釘子
根據許毓仁的敘述:
以 ICO(首次代幣發行)國債取代傳統金援外交,解決困擾台灣已久的國庫黑洞;此外,我國也可以在區塊鏈技術上建立全球性數位身份(Taiwan Global ID)吸引科技移民,有了全球科技人才的進駐,相信會為我國帶來經濟奇蹟。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 ICO 當成是籌資的方法,運作道理就像是群眾募資,只不過贊助者換到的不是商品而是幣。因此,許毓仁不只希望用區塊鏈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一種數位貨幣,還希望發行另外一種稱為國債的數位貨幣。
同樣的問題,如果政府要發行國債,把錢拿去做金援外交。為什麼不按照傳統方式直接發行國債就好,而需要用 ICO 發行國債呢?
我看不出用 ICO 發行的好處在哪,而且用 ICO 發行國債只是讓購買國債的人,拿到另外一種形式的國債憑證。如同上一段所說,目前多數人並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管理私鑰,實在沒有必要化簡為繁刁難購買國債的人。況且,這也無法解決國庫黑洞問題,ICO 並非憑空創造出一筆錢的方法,而只是一種新的籌資方式。
最後,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數位身份的說法,也是很奇怪。去年我們分析過愛沙尼亞的 e-Residency 數位公民計畫:
數位公民計畫是在網路上建立一個虛擬國度,讓不是出生於當地甚至沒有到過愛沙尼亞的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成為愛沙尼亞的一員。不過,數位公民不像是普通公民可以直接入境、居留或工作,但可以在網路上設立公司、開立愛沙尼亞的銀行帳戶。
那時候我說這是一門好生意,除了申請者需要支付 100 歐元規費之外,設立公司後就必須開始繳稅給愛沙尼亞政府,所以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向外國人收稅。但是,外國人仍然無法「進駐」愛沙尼亞工作。
愛沙尼亞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為有的公司想要在歐盟設立公司、開戶,而愛沙尼亞的數位公民是最方便的管道,只要在網路上申請就可以完成。但是將同樣的經驗複製到台灣,就不一定是好策略。
愛沙尼亞的數位公民身份也不是建立在區塊鏈上,他們當時討論的是 ICO 的可行性,不過最近這項計畫被降級了。所以,數位身份並非得綁定區塊鏈才能實現,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類似的案例。
之前我們討論過蘭嶼的島民卡,就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數位身份。我認為這張島民卡的效力,和許毓仁提倡的全球性數位身份(Taiwan Global ID)幾乎一樣。
這些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數位身份畢竟不是官方核發的身分證也不是護照,所以外國人持有 Taiwan Global ID 既無法入境台灣,在國外也不被其他政府承認,頂多只能證明他對台灣的認同感而已。
那政府承認 Taiwan Global ID 的合法性,不就好了嗎?
不是的。如果要將 Taiwan Global ID 賦予目前身分證、護照或是工作簽證的效果,那就使用既有的資源就好。將數位身份建立在區塊鏈上除了聽起來比較潮之外,並沒有實質效益。
總結來說,我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政治人物希望跟上區塊鏈的話題,但是受限於他們對區塊鏈的理解不夠深入,誤將區塊鏈、數位貨幣或 ICO 視為萬靈丹(silver bullet)。
這與許多 ICO 詐騙案件的邏輯非常相似。都是宣稱目前產業內有某些問題,而使用區塊鏈的技術或是發行幣之後,就能讓一切回歸正義或帶來經濟奇蹟。
我們面對這種看起來像是特效藥的區塊鏈專案時,都得謹慎的確認他敘述的問題是否真實存在,而提出來的區塊鏈解法,是否確實有助於解決問題,或者只是套用區塊鏈來偷渡其它東西。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台灣在這波區塊鏈浪潮下,有什麼獨特優勢嗎?
技術應用是台灣在區塊鏈領域的強項
與其從幣的角度切入,我認為從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角度切入,才是台灣在區塊鏈領域的強項所在。
根據數位時代報導:
以太坊(Ethereum)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曾在 Twitter上說,他跑過世界上這麼多社群,台北以太坊社群活動的品質最高,「你很難在其他社群裡,看到如此專注在開發者文化的社群。」 … 負責開發以太坊基礎建設的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研究員,目前全球約有十幾名,光台灣就占了五名。
我們之前討論過區塊鏈的技術推進與企業不同,區塊鏈通常是由下而上的治理模式,而企業是由上而下。所以在區塊鏈領域,有活躍的開發者社群,比追溯某個區塊鏈的創辦人是來自哪個國家重要得多了。
比特幣就是很好的例子,沒人知道中本聰是誰,但是比特幣技術就是由活躍的開發者社群所推動。
以太坊是目前全球公認最成功的區塊鏈應用平台,負責基礎建設的研究員都是技術領域的佼佼者,而其中台灣人的比例佔了將近一半。又因為開源(open source)開發生態的影響,他們經常舉辦活動、樂於分享新知,跟傳統印象認為的技術精英很不一樣。
這是台灣的獨特競爭優勢。我不認為搶到全球第一個發行國家級加密貨幣的稱號有什麼實質意義,反而應該重視台灣目前擁有的這些人才資源,運用在市場教育或是跨產業應用,都會是比加密貨幣公國更穩健的區塊鏈國家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