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去盔甲小系列(3): 兒子回信了
前言
<<為自己出征>> (The Knight in Rusty Armor),是一本輕薄短小的小說,出版於1987年,作者是美國很有名的一位百老匯舞台劇作家Robert Fisher。我在二十幾年前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得到極大的啟發。舉凡自認為自我關係疏離、或是想要更多認識自己的人,我都非常推薦這本書。
小說的內容是關於一位武士,在一襲盔甲之下,英姿煥發、神勇無比,贏得許多的掌聲與肯定,使得他越來越喜歡穿著這身盔甲,等到有一天必須要脫下來的時候,才發現這身盔甲已經卡死脫不下來了。
我自己在2020年走了一趟尋找真實的生命之旅,有莫大的突破,在庚子辛丑交替之際,想再走一次脫去盔甲之旅,邀請對於自我探索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檢視一下,咱們是否也是穿著一身盔甲的武士,也許可以有一個要繼續穿著還是勇敢缷下的新選擇,期待每個人都可以用一個嶄新的生命氣象迎接新年的到來。
第3回 兒子回信了
上回說到,武士終於找到梅林大師了,還來來回回產生了一些發人深省極富哲理的對話。尤其是梅林不經意說到,武士之所以穿上這身盔甲,是因為害怕...武士當時又飢又渴,沒有繼續追問,現在他想起了這段對話,他想要跟梅林澄清一下,
他說:「我穿盔甲是保護自己,因為我要出去打仗。。」
梅林問他:「誰說你一定要去打仗呢?」
武士:「我要證明我是個心地好、善良、充滿愛的武士。」
梅林:「如果你真的是心地好、善良、充滿愛,為什麼還需要去證明呢?」
武士心裡覺得這根本是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但就是啞口無言,張著嘴卻一句話也達不上來。第二天早上醒過來的時候,心裡突然閃過一個想法,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心地也不好、人也不善良、又沒有愛呢?他決定去問梅林。
沒想到梅林聽了他的問題後不答反問:「你說呢?」
武士沒好氣地說:「你為什麼老用問題來回答問題啊?」
梅林回答得更妙:「那你為什麼總是要從別人那裡得到問題的答案呢?」
哈哈梅林果然有他的斤兩。
過了一些時日之後,武士感覺他再待下去也不會有什麼進展,眼看盔甲卸除無望,開始想要回家了。他跟梅林說:「我老婆孩子已經孤單太久了,我要回去照顧他們。」
梅林:「你連自己都還不能照顧,怎麼照顧他們呢?」
武士:「可是我真的好想念他們,就算要面對最糟的情況,我也想回去。」
梅林:「沒有什麼情況是比你回去的時候依然還穿著盔甲更糟的吧。」
武士很哀傷的看著梅林:「我不想等到盔甲脫掉再回去了,我現在就要回去,我想重新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梅林點點頭,了解他在說什麼。
他對武士說:「要回去把自己給出去,的確是一件很美的禮物。不過呢,禮物必須被接受才是禮物,對吧?!要不然只會變成雙方的負擔。」
武士大驚:「你是說他們不想要我回家嗎?不會吧...我是全國最優秀的武士耶!」
梅林聽了這句話,淡淡地:「看來你的盔甲比外表看起來還要厚。」
武士好像沒聽到這句話似的繼續說,「就算茱利亞不想要我回去,兒子一定會要爸爸回去的。」
梅林給了他一個建議,「那就捎個信給兒子,你覺得如何?」
武士想了想,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點子,「問題是,要怎樣才能把信送到兒子的手中呢?」 梅林指著正停留在他肩膀上的鴿子說 :「Rebecca可以。」就這樣,武士很高興地匆匆寫了一封給兒子的簡信,想問他希不希望爸爸快快回去陪他,寫完了就交給Rebecca銜在嘴裡向外飛去。
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中,武士可難熬了,每天從天沒亮等到夜已黑,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瑞貝卡回來。終於在第七天,一陣鳥鳴聲驚動了所有的動物,Rebecca終於回來了,口中銜著一張紙條,從空中飛了下來,在噗噗拍翅中落在梅林的肩上。梅林順勢把紙條從鴿子的嘴裡取了下來,他低頭看了一眼之後,神情嚴肅地告訴武士,那的確是克里斯的回信。武士萬分驚喜,迫不及待的把信搶了過來,期待信上傳來好消息。可是當他看了紙條後立刻情不自禁地大叫著:
「怎麼是空白的?怎麼會這樣?這是什麼意思?」
梅林很溫和地對他說:「這表示你兒子對你的了解不夠,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武士完全呆住了,跌坐在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穿著閃亮盔甲的武士是不哭的,所以他強忍著在眼睛裡打轉的淚水,可是無盡的悲傷讓眼淚狂湧而出,他再也忍不住了!
不知道哭了多久,終於在悲傷的淚水淹沒中沈沈睡去。
等到武士醒過來的時候,迷蒙中看見梅林正靜靜的坐在他身邊,覺得自己真是丟人現眼,跟梅林說:
「對不起,我一點都不像個武士,我的鬍子都濕透了。」
梅林:「 別說抱歉,你已經做了卸下盔甲的第一步」
「這是什麼意思?」武士不明白。
梅林站起身來說,「你會明白的,你該上路了。」
這話讓武士好生不安,他才剛開始喜歡上待在森林裡的感覺,他也開始喜歡跟梅林和其他動物相處在一起,而且現在老婆孩子都不想要他回家,他已經無處可去了。雖然很多國王會很歡迎他去擔任武士,可是到如今,這件事對他來說似乎已無意義。
梅林提醒他,「你現在新的目標是丟掉盔甲。」
武士垂頭喪氣的說,「有必要嗎?!茱莉亞和克里斯根本不在乎我能不能丟掉盔甲。」
梅林鼓勵他說,「你要為自己把盔甲脫下來,想想看,有多久了,在這身盔甲下,你無法真正感受到一個吻的溫暖、一朶花的香味,或是一首曲子的優美,有多久了?」武士聽了好難過,真的太久了,他對梅林說,
「你是對的,我一定要為自己缷下這身盔甲!」
我們隨著武士遠離家鄉,走進森林、找到梅林;武士從滿懷希望,到現在極度失望,他到底能否順利脫下盔甲呢?在繼續探索之前,先來整理一下,在武士這一回遭遇中,有沒有什麼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生命議題。
我們先來聊一個比較簡單的小議題,關於「禮物必須被接受才是禮物」。
當武士認為在森林裡這麼耗下去,似乎也不會有什麼進展的時候,開始心想不如歸去,他想要回家,重新做個好先生好爸爸。一個很好的想法,卻被梅林潑了一盆冷水。梅林說「禮物必須被接受才是禮物」。這句話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婚姻專家Gary Chapman所說的「愛之語」,他認為,愛意的表達和接收是透過五種基本語言,包括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實際的禮物、服務的行動、和身體的接觸,每個人最喜歡的愛之語都不一樣,而我們如果要表達心意,就應該按其所好,而不是給自所要;要給對方所喜愛的,而不是給自己所喜歡的,否則,很可能花了很大的代價給出去,卻送不到心崁兒裡,對於雙方都是一次失敗的體驗。如果武士就這麼回去,一身盔甲依然牢牢穿在身上,那可以想見,老婆應該會更火更怒,而兒子依然不認識自己的父親,恐怕是三敗俱傷吧。
這些年來,有很多機會幫助夫妻學習溝通的技巧,我發現的確有很多佳偶因為不了解配偶的愛之語是什麼,給兩人關係帶來緊張與摩擦;但其實更麻煩的是,很多人跟自己不太熟,連自己喜歡哪一種愛之語,都不一定清楚。
說起來有點丟臉,Minchelle就是這種人,只是我從來不相信自己就是這一款的,因為相較於普羅大眾,我自認是非常認識自己的人,所以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在親密關係中,我最喜歡的愛之語就是精心時刻,太清楚了!可是在結婚很多很多年之後,有一次因備課之需,我在整理教案的時候才赫然驚覺,其實我真正的愛之語是服務的行動,只是因為我們家先生在服務的行動上已經做到120分了,他給了我一整個沒有缺乏的滿足,使我誤以為我並不在意什麼服務的行動,完全錯認了自己的特質。
無論如何,此處的重點在於,當我們願意付出願意給予的時候,要把握重點,是針對對方所需所愛,而不是自己一廂情願的隨意給;變成了負擔的禮物也不算禮物了。
第二個更值得討論的是,在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當中,有沒有哪些是為了要證明自己而去做的?就像故事中的武士,他說他穿盔甲是因為要出去打仗,梅林說,「誰說你一定要去打仗呢?」武士說,因為我要證明我是個心地好、善良、充滿愛的武士,梅林說「如果你真的是心地好、善良、充滿愛,為什麼還需要去證明呢?」不知道大家有看懂這其中的邏輯嗎? 不管是武士打仗、或者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未必是我們非做不可的、也不一定是我們有興趣做的,而是出於一種信念或是一口氣,為了要證明自己而做的,也許是證明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也許是證明我有能力做得到。
您可能會問,這有什麼問題嗎?為了證明自己很認真、證明自己很有能力,所以我去做,這有什麼不好嗎?其實這個命題不是好或不好的問題,更值得一問的關鍵問題是:為什麼要證明自己呢?如果我並不是一個認真的人、不是一個很有能力,卻想透過某個事件的表象來告訴別人我很認真我很有能力,那我豈不是變成了一個說謊的人嗎?! 相反的,如果我本來就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怎麼會需要去證明呢? 說穿了,埋在底層的基本動機就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甚至是否定自己或鄙視自己。於是,在內心深處,一方面厭惡自己,一方面又必須活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設法「證明自己」的心理動機,當我證明了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時候,我就有活下去的「正當性」,又可藉以打破對自己的厭惡。經此剖析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我們週圍有這麼多人(也許還包括我們自己)會不惜一切為要證明自己。
簡單的說,當我們做某件事情的動機是為了要證明自己的時候,並不是這件事情或者這個「證明自己」的動機本身有什麼錯,而是在這個動機後面所代表的實際狀況,是不容忽忽以對的。因為當一個人不相信自我價值、覺得自己沒有用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生命動力是建構在恐懼之上,他不管怎麼做、不管做的有多優秀,都不會真的肯定自己的,就像我們在上一回所提到的「冒牌者症候群」就是這麼來的。
這位武士為什麼會想要證明自己是個很有價值的人,我們稍後就會明白。但是讀書真正的重點,並不在作者,也不在故事中的人物,而是在於身為讀者的我們。我們在故事中是否看見了自己?也許我們應該接受作者的邀請,停留下來省思一下自己:從小到大,我們讀書、工作,以及我們在每一個角色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有沒有什麼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或者我是一個優秀的人,而去做的呢? 若然,或即意味著,我們的心中一直處於一種唯恐自己沒有價值、害怕自己比別人差的處境,等於在不知不覺中讓恐懼成為我們的驅力。
如果要活得自由自在,活得心滿意足,必須以愛做為生命的養分,而不是恐懼。其實,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的時候,是在愛中創造的,上帝看你看我的眼光都是「甚好」,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輕看自己。
親愛的朋友們,不知道您看自己是如何?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見自己受造於愛中,是「甚好」的,不輕看自己;同時也用一個「甚好」的眼光看到別人的美善,就不會高看自己。但願我們也能和武士一樣,勇於面對,下定決心為自己摘除盔甲缷下面具。
至於武士是否能順利脫去這身盔甲呢?且待下回分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