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ngela.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性「惡」的根源在哪裏?

Angela.L
·
·
人心是善還是惡,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根本問題,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核心話題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主張「人之初,性本善」但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卻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人心的本體、本性無有善惡

人心是善還是惡,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根本問題,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核心話題

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主張「人之初,性本善」

但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卻說:「無善無噁心之體。」

意思是:人心的本體、本性無有善惡

佛門也認為:「佛性非善非不善」、「善惡雖殊,本性無二」(《六祖壇經》)

佛陀在《金剛經》中也說:「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道德經》中也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佛家、道家都對人性的善惡沒有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結論

六祖慧能儘管說的是「佛性非善非不善」

但他其實講的是人的本性,或者叫人的自性

他說過:「本性是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六祖壇經》)

他說「佛性非善非不善」,就是說人的根本屬性無有善惡

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

並沒有把人的本性貼上「善」、「惡」的標籤

Hello, 大家好, 我是娃娃

曾子在《大學》中講過「至善」

孟子也講過「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他們對人的本性的評價

是否就是我們常人理解的「善」呢?

這個問題我們留在後面再說

我們先從王陽明的話和六祖慧能的話,以及《道德經》的話出發

以「人心之本體無有善惡」為原點,來探討一下「善」、「惡」的起源問題

其實,「惡」的起源問題探討清楚了,「善」的起源問題也就在其中

因為這是一對概念

所以,我們先從「惡」的起源開始

"「惡」的起源"

講「惡」的起源,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聖經·舊約》中關於人的原罪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猶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的經典

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

上帝造出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以後

便把他們留在了伊甸園中,無憂無慮的活著

有一天,上帝不在,蛇唆使夏娃吃了伊甸園當中一顆智慧樹上的果子

這顆果子也叫禁果,因為上帝交代過亞當和夏娃

告訴他們不能吃這棵智慧樹上的果子,吃了會死

所以,這種果子也叫禁果

夏娃不僅自己吃了,還慫恿她的丈夫亞當也吃了

吃了以後,他們得到的實際利益就是變得聰明了

未吃禁果之前,他們兩人一絲不掛,但不覺羞恥,不覺得有甚麼不妥

而吃了禁果以後,卻頓覺羞恥,立馬覺得很不自在,內心不安

所以,所謂的智慧就是讓人明白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

也就是產生了分別心,有了「我」和「你」的概念和區別

說白一點,就是「有我」了

所以,《聖經》其實講得很深刻

它認為「自我意識」的產生是人的原罪,是「惡」的根源

那反過來說,「無我」就是「善」

所以,《聖經》認為:

人的「善」、「惡」的區別就在於你「有我」還是「無我」

「無我」為「善」,「有我」為「惡」

我們可以不贊成這些觀點

但信奉《聖經·舊約》的猶太民族幾千年來對世界的影響和他們自身的卓越表現

卻是全世界其他各個民族都不得不讚嘆的

全世界所有的民族,猶太民族得諾貝爾獎的總人數是排在第一的

也就是說,這個只有2000多萬人口的民族

對世界科技創新的貢獻是舉世公認的

猶太人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猶太人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信仰的純粹性,和民族習慣的傳承性

是他們無論在世界哪個國家、哪個角落,都始終如一得到堅守的

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民族

他們的信仰對這個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和生存,以及對全世界的影響

都起到了絕對的支配作用

所以,《聖經》的故事當中談「有我」、「無我」的問題

不值得我們去小看,而值得我們好好地品味和思索:

「無我」的時候,人為甚麼就是「善」的呢?

因為亞當、夏娃未吃禁果之前,兩人赤身裸體,但卻沒有羞恥感

是因為彼此沒有一個「我」和「你」的概念

看著對方就像看自己的一部分一樣

人看自己,哪怕赤身裸體,也不會有羞恥感的

所以,看甚麼東西都把它視為與自己一體的,這就是「無我」的狀態

這種狀態當然就是「善」的,因為你不會害自己呀,你會愛自己

我們把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視為自己的延續,我們就會愛孩子

我們把父母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視為自己的來源,我們就會愛父母

我們把員工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視為同舟共濟的事業夥伴,我們就會愛員工

我們把客戶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視為自己的經濟來源,我們就會愛客戶

我們把戰友視為自己的一部分,視為生死與共的兄弟,我們就會愛戰友

所以,把周圍的一切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你的心就不會是「惡」

「惡」從何來呢?從你把自己和別人分開來看開始

你把自己和孩子分開來看,認為自己的快樂比孩子的成長還重要

你就會整天吃喝玩樂,而不關心孩子的學習

當然,你也希望孩子成績好,但要為此而犧牲自己的享受

你就會欺騙自己說:「孩子的學習要靠自己,別家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一個根本經不住推敲的自編的謊言,就能讓你掉在自得其樂的狀態下不能自拔

當你把自己和父母分開來看,你能找出一千個理由來不去孝順爹媽

但其本質是你認為爹媽是爹媽,你是你

直到爹媽大病了,死去了,你才會真正地心痛

因為你的心會告訴你,他是你的源頭,你是他的延續

他不僅僅是他,你也不僅僅是你

但等你內心把你和他重新粘到一起的時候,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這就叫「子欲養而父不待」

你就等著一輩子去接受內心的折磨吧!

不論你有多成功、多能耐,這種折磨都能讓你活在地獄裏

總之,把自己和別人分開來看,好像是事實,也好像對自己更有利

但無論從幾千年前的《聖經》,還是生活當中的事實來看

果報都是擺在那裏的,不增不減

但現實生活當中那些處處為人著想的人

也的確未必就活得很好,也未必就讓別人活得很好

好心沒好報的現象,甚至好心未必做就好事的現象,真是比比皆是

恐怕這個問題比「好心」還重要

這恐怕就是中國文化,無論是王陽明強調心之本體無善無惡

還是六祖慧能強調「佛性非善非不善」

以及《道德經》強調「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的原因

明明人心之本體,也即人心之本來

就像亞當、夏娃未吃禁果之前

他們是把自己和周圍的一切看成一個整體

是「無我」的,是「善」的

但聖賢們卻偏偏要說個「無善無惡」,這是何意呢?

當然,從邏輯上來講,「善」和「惡」是一對相依相成的概念

沒有「惡」,也就不存在「善」

「善」是相對於「惡」的

所以,《道德經》才說: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意思是,從概念上來講,善惡就是成雙成對地出現

沒有「惡」,當然也沒有「善」

所以,這樣從邏輯上解心之本體的「無善無惡」是解得通的

但這對我們沒有太大幫助,只解決了我們的認識問題

而沒有解決我們的實踐問題,也即行動問題

所以,還需要對「無善無惡,心之本體」更深刻地領悟

才能避免掉在「作惡遭報應,好心沒好報」這樣一個悖論當中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惡」的起源再探索開始

《聖經》講了「惡」的起源是「人我有別」,也就是我們講的分別心

但這個「有別」的方式究竟是甚麼呢?

《道德經》裏有一句話講得很透

他的原話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所以,人我有別也罷,萬物有別也罷,都是從一個「名」開始的

「無名」,天地萬物渾然一體,哪有分別?

當然,無分別不代表都一樣

對面走過來兩個人,一高一矮

你當然不會把他們當成一個人看,你也不會認為他們高矮一樣

但你不會去分別它,因為你壓根兒就不會在意這件事

我們走在大街上,與各不相同的人擦肩而過

我們會去分別這些各不相同的人嗎?

除非他們當中有人非常的另類

否則,這些人對你來講,就沒有甚麼區別

因為它們的區別對你沒有意義,你也不會在意這種區別

你心裏對他們這些區別不會留下任何印象

你會把它們打包成一類:行人

你不會給他們冠以這樣那樣的名稱或概念

假若你給這些行人一個一個取一些名字,或者叫一些概念

那你一定是一個很無聊的人,或者有某種特殊目的

這就叫:「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也就是說,由渾然一體,變得各具特色,千差萬別

是從你在內心把他們用名字和概念加上去開始的

在它們之上加上各種各樣的「名」,也就是概念

才是我們把他們真正分別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

「名」是從表象上來說的,「念」是從心理活動上來說的

總之,「名」和「念」才是我們分別世界的第一個動作

「有我」、「無我」,或者說「善」和「惡」真正也是從這裏開始產生的

這才是「惡」的根源

所以,六祖慧能才在《六祖壇經》中說「無念為宗」這句話

這就充分表明了「念」、「概念」才是「惡」的根源

概念的作用,把彼此相互依存的、渾然一體的世界變成了各自分開的世界

讓我們眼中和思維中的世界離開了它的本來面目

《聖經》把這稱之為「原罪」一點都不為過

因為它同時讓我們活在了虛擬的世界中

這也就是《道德經》講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意思是:概念的世界、語言的世界、思維的世界是非真實的世界。那我們是否要回到不用語言、不去思維、沒有念頭的狀態中呢?

首先,這是做不到的

其實,這也是有害的

有的修行人採取了這樣的方式

完全活成了自然人的狀態,不說話、不思考

這種修法是反文明的,人活成了動物

哪怕解脫了,那也沒有意義,對不起人的生命

所以,儘管名詞、概念、思維是「萬惡之源」

但它同時也是人類的「萬善之源」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就曾經說過:「意識是最大的善,也是最大的惡。」

王陽明也講過:「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思是人的思維意識活動帶來了善惡

不知道「惡」從何而來是錯的,知道「惡」從思維意識活動來

而試圖徹底地摒棄人類的思維意識活動,回到原始的自然人狀態

這種反文明的舉動,即便能讓人的內心得到寧靜,也是不會成為社會主流的

這樣的個案在歷史上各種門派的宗教裏頭都出現過

但一直不成為任何一種有影響力的宗教的主流形式

因為它是懦弱的

人類進化到今天,有了善惡等等有分別的思維意識活動

就不可能回到完全無意識的狀態裏頭去了

而只能前行,走出「有善有惡」的困境

怎麼走呢?

王陽明教的方法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意思是:有善有惡,我們是沒有辦法的

因為只要有意識活動在,善惡你就避免不掉

哪怕你只是想「善」,「惡」也會到來

因為有了「善」的概念,就一定會有「惡」的概念

你只要把某些事、某些人定為「善」的

你就一定已經把另外一些事、另外一些人定為「惡」的

你就有了對立面,有了對立的心就是「惡」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弄了個「行善」的心,就種了個「惡」的因

因為你這「行善」的概念起來時,你的內心就已經樹了一些對立面了

你就一定會把這些對立面召感到你的身邊

有了對立,就有煩惱,也必然會給你的對立面帶來煩惱

自己痛苦,身邊的人也未必好過,這不是「惡」是甚麼呢?

很多好心沒好報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吧!

這些人幫了周圍的很多人,但往往同時也傷害了周圍的很多人

因為他們在「行善」的同時,用自己的「善」的眼光和標準

也發現了周圍很多人身上的一些問題和毛病

他們用自己的善意,努力地去試圖影響、改變周圍人身上的毛病

結果好事做了不少,得罪人也不少,傷害人也不少

這筆果報的善惡帳誰又算得清呢?

所以,惡人遭報應,好心未必有好報,也就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所以,意識到自己善念背後的「惡」

即分別心本身就隱含著惡,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這就是王陽明講的「知善知惡是良知」的意思

因為你不可能完全沒有分別心

你的善念起來就是一個分別心,你想幫人是善念

但你幫他也意味著你內心認為他比你差

你對他的否定性評價一定會讓他不舒服,甚至一定會傷害他,這就是「惡」

「善」中有「惡」,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不去行善是錯的

你的這種知道就會讓自己的這種「惡」受到收斂

讓自己「行善」時不至於那麼趾高氣揚、高高在上

照顧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尊重別人的權利和選擇

讓自己的善舉成為真正的「至善」

王陽明講良知,是把良知當成「對善惡的知」

意思是善時知善,惡時知惡,就是良知

不要因為「善」而一意孤行,而酣暢淋漓,而大義凜然

時刻保持對「善」當中的「惡」的知,才是要害

具體怎麼做呢?

其實,我們任何一個念頭起來本身並不是大問題

我們看到一朵鮮花,喜歡它,這個念頭是正常的

但我們接下來會產生把它從樹上摘下來的念頭,這就有問題了

所以,問題雖然是從「喜歡」開始的

因為沒有「喜歡」,當然也就不會有後面的破壞的動作

但真正的問題並不出在這裏。分別心只是問題的開始

因為「喜歡」和「厭惡」就是在把事情做分別

但我們可以不讓這種分別對我們造成危害

那就是不要跟著「喜歡」的念頭往下走

「喜歡」而止於「喜歡」,事情就會有轉機,分別也未必帶來危害

「善」就不會演變成「惡」

生活中的人不分別就沒法正常生活了,何況我們還要做那麼多的事

但不跟著思維的慣性走,卻是明智的,有必要的

思維的慣性就是一個念頭引出下一個念頭,形成念頭的鏈條

這才是念頭的真正危害之處

就像我們產生了喜歡的念頭,就跟著產生了佔有的念頭一樣

「愛美」就變成了「惡」

對美醜無動於衷的人,當然不可能生出佔有的「惡」了

但這是聖人,對常人沒有意義

常人一定有愛美之心,那麼,對常人有意義的是「愛美」

僅限於「愛美」,而不是要順著思維的慣性

由「愛美」的念頭延續成「佔有」的念頭

所以,常人的「無念為宗」也不是甚麼念頭沒有,而是不要念念相續

其實,這才是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中講的「無念為宗」的本意

六祖惠能的解釋是:「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意思是:不要讓後面的念頭跟著前面的念頭跑

不要對著前面的念頭又生出後面的念頭,念頭中間要能斷得開,這才是功夫

常人的錯不出在他的「善」上

而是出在他所有的念頭都一個接一個地跟著那個所謂的「善」上

你起初動的念頭是「善」的,你就執意要求別人聽你的

別人不聽,你就難受,你就責怪別人,這還是「善」嗎?

早就變成「惡」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所以,不要用「善」的一個念頭去編織一長串的念頭出來

編出來的一定是「惡」

所以,佛門才講「活在當下」

那一長串的念頭,它會跟哪個當下相應呢?

哪個當下都相應不了

最初那一念善的當下滅掉了,後面的念頭由前面的念頭衍生出來

與後續的當下怎麼可能相應?

所以,過於理性的、邏輯化的、喋喋不休的思維和語言

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一定是「惡」的

所以,好心沒好報的人,只要學會「無語」這一招,就會討人喜歡得多

好心能得到好報的機會也會多得多

這你就理解《論語》裏面孔子為甚麼講:「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少說話,或者不說話,又去做善事,這叫「無語」

做完以後,也別老想它,這叫「無思」

「無語」加「無思」,再加一個「無所謂」的心態

不求結果的心態,你就到了「無理」的境界

因為,你這樣做是不合常理的,別人那樣對你,也不合常理

你跳出了理性的邏輯,你就肯定只有「善」,沒有「惡」了

你還有「惡」,說明你還是在按照一個邏輯在行事

「善有善報」就是個邏輯,就是一個理性的思考

你要真正的達到「至善」(曾子語)的境界

你就要連「善有善報」的邏輯都要跳出來

任何邏輯、任何理性,在人心的善惡問題上都屬於「惡」

因為邏輯和理性都不是「當下」的概念

但矛盾的是:常人離開理性和邏輯,在世俗生活當中就一定會是個失敗者

因為,世俗的很多談不上善惡的事情,是一定要靠理性和邏輯來應對的

學生解一個數理化題目,沒有理性和邏輯,怎麼解?

工人造一台電視機,離開理性和邏輯,怎麼造?

所以,修身養性、行善積德和我們日常按部就班做事的原則,還真不能劃等號

所以,老子的思想,佛陀的思想

也不要成為我們做數學題、造電視機的指導思想

要是那樣,這個世界就會回到自然人的狀態

自然界它本身是萬物相應的整體,不需要人的思考

地球都會圍繞著太陽轉,而且轉得很好

一年四季,萬物並作,井然有序,與人的理性和思維無關

我們的身體內部如此的精密和協調,也只能用妙不可言來形容

老子把它稱之為「眾妙之門」

面對如此美妙的大自然

我們的理性思維和邏輯除了向它學習以外,還能做甚麼呢?

所以,人在回歸自然的狀態中當然是非理性的、非邏輯的、無我的、無為的

這裏並不表示大自然是混亂不堪的,而是表示大自然的井然有序

不需要人的理性、邏輯、「我」等等力量的介入

相反,人只有放下這一切,才能在大自然中活得更好

因為大自然本身的有序和規律就是「理性」的,「邏輯」的

人再加上自己的理性和邏輯,是多餘而有害的

但我們回到社會生活當中,面對的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社會生活是必須要靠我們的理性、邏輯等等去規範、去約束的

它不會像純粹的大自然一樣,自然而然地井然有序地發生

人類創造的科技成果,也正是靠我們的理性對自然規律的掌握來達成的

這一切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做一個社會人,既要能夠讓自己的心在本質上回歸「自然人」的狀態

與一切相應,又要能夠讓自己在做事上

擁有理性的思考能力,擁有自我的主見和擔當

在「有我」、「無我」之間穿梭,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間穿梭

在「對事」和「對人」上穿梭,在「做事」和「修行」上穿梭

最終做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境界

如果社會本身不具備以理性為基礎

以公平、正義為標誌的規則和機制

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絞盡腦汁地為自我打拼,他們將只相信自己的邏輯和觀念

他們表面上很理性,但這種理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每個人的理性都各不相同,社會是無理性的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讓人「無我利他」,只有獨善其身的意義

不可能成為人們主流的取向,自我的邏輯肯定會主導人們的行為

理想必須堅持,現實必須面對,這是兩難,但兩難中的穿梭正是修行!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支持的朋友可以給予LIKE,歡迎於YT頻道留言討論。

謝謝大家的支持。

更多Angela.L娃娃的視頻可點此前往觀看。

用聽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