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女兒
為什麼你還能在這樣的家庭待下去?
身為家暴受害者而持續隱忍,難道不是對加害者的一種放縱行為嗎?
專業人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要離開有毒的親人以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但多數人之所以很難做到的原因無非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羈絆,因為還存在著期待與渴望。
幸福和樂的家庭圖像太過璀璨動人,無奈每個人身上背負的壓力與痛苦都超出負荷,以致於無法用正面的態度去進行溝通,反而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轉為攻擊去傷害最親愛的家人。有些家庭成員深知再繼續下去無法從惡性循環的家庭氛圍中解脫而選擇早早離去,而盼望自己扮演救贖者角色的人則默默地留了下來,毫無畏懼旁人指責的眼光,也要堅守完整家庭的假象。
《車上的女兒》講述的即是血淋淋的家庭衝突現場,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苦衷與局限,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排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受到傷害也感到委屈,所以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理解彼此,於是放任認知差距逐漸擴大,終究造成無可救藥的困境。
作者宇佐見鈴想要透過這部小說來挑戰世人總是要我們逃離傷害自己對象的這種想法,藉由小說女主角佳佳的觀點來控訴世道的自私,她想表達的是每個人同時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即便理解父母應該擁有良好的EQ並善盡照顧孩子的責任,但他們其實也不是天生就會當父母,尤其故事中描寫到佳佳大考放榜那天,似乎在父母心中聽到幼兒的哭聲,彷彿他們才剛出世。
看到如此的描述讓我頗為震撼,原來這對於許多不懂得當父母的人而言,孩子考上第一志願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成長的開端,那萬一孩子名落孫山呢?是否就永遠在深淵中掙扎呢?
閱讀小說之所以有趣就在於我們可以深入到每個角色最深層的感受,以不帶批判的心情去理解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原來在我們眼中受困於家暴環境的人是還存有希望而自願選擇留下來的,反而為了自己而拋棄家庭的人才是自私又無情的。
無論讀者能不能體會作者筆下家暴受害者的心情,但以年僅23歲之姿就創作出這部既視感極強的小說無疑是非常令人激賞的,我認為相較於獲得第164屆芥川龍之介獎的《本命,燃燒》有更卓越的進步,是一位觀察細膩又早慧的天才型小說家,很值得推薦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