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腦筋急轉彎2

呆丸
·
·
IPFS
·
皮克斯動畫經典 IP 續集,這次新增了成長後多出的情緒,也強調了過往記憶如何塑造一個人的人格。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皮克斯的經典作品帶著更多的情緒強勢回歸,情緒百百種,如果每個情緒都擬人化,那這個系列應該可以長長久久。

雖然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集,或許是這九年間心態有些轉變吧,不過以故事內容與意涵來說,第二集仍然是個很棒的作品。也許真的像某些人說的一樣:「皮克斯回來了。」


【以下涉及劇情】


不過其實「皮克斯回來了」對我來說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大概是每個人心中對於「皮克斯動畫」的想像都不同吧。對我來說皮克斯動畫有個揮之不去的標籤,是「給大人看的動畫」,當然不是指甚麼深夜動畫之類,而是他們工作室出產的作品,劇情中包含的寓意通常都要稍微有點歷練的人比較容易被觸動,而作品的走向通常還是以比較溫暖的敘事方式引導觀眾走向他們想傳達的正面結局,這些正面結局其實對它的受眾來說多半早就聽過無數次,甚至是陳腔濫調,但皮克斯動畫可以用它的劇情給成人觀眾們稍微不同的角度來重新認識這些概念。對我來說,這是皮克斯動畫的特點,而動畫劇情能打動我幾分就是評斷喜不喜歡這一次動畫的標準。

所以對我來說,皮克斯從來沒有離開過。近幾年的《靈魂急轉彎》、《青春養成記》,都有讓我印象深刻被深深打動的片段,甚至去年的《元素方城市》都還能算水準之作。微妙的是,回頭看看《腦筋急轉彎》第一集時的景況,對照它前幾年的作品評價,略帶調侃的說,也許當年也曾有人喊過:「皮克斯回來了」吧。

這次的第二集仍舊是好作品,但對我來說就是少了一個「關鍵時刻」。第一集小彬彬犧牲自己讓樂樂逃出垃圾場的那一幕讓我淚流不止,樂樂在經歷一切後認知到應該要接納所有情緒並且與憂憂攜手合作也很令人感動,這一點也很好的承接了第二集一開始當新情緒出現時,樂樂有試圖與他們溝通並合作,是很棒的延續。但整體來說第二集的大致架構還是與第一集頗為相似,最終都是樂樂放下獨斷的決定,學會接納,第一集是接納情緒,第二集是接納記憶。理解並接納各種情緒,人才更能在世界上活得舒服自在;而正是過往的所有回憶塑造出今日的我們。人生本來就很複雜,充滿情緒與各種過去交織出每個人的獨特人格,成長不只是外在體型變高變寬,也是內在思緒不斷調整的過程。

這次有趣的是增加了四種新情緒。突然覺得很妙,第一集的情緒名稱都是疊字,樂樂、憂憂、怒怒、厭厭、驚驚,為什麼第二集就變成阿焦、阿慕、阿羞、阿廢的阿字輩了?不過這四種情緒一般都會歸類為負面情緒-焦慮、倦怠、嫉妒、窘迫-中文譯名有稍微美化,可是英文都是偏負面的字眼,連帶也讓這次的對抗感比第一集強,好像更有種出現反派需要擊退、打倒他們的樣子。不過隨劇情發展,我倒是很喜歡編導的處理方式,當萊莉的核心信念成為「是我不夠好」的悲觀心態時,阿焦瞬間感到自己好像做錯了甚麼事情,她不想讓萊莉長成這樣的人,所以更加拚了命的想要補救,雖然是越弄越糟。實際上,大家都生長在這個地方,沒有人會真心想把這個地方搞爛,每個人都是用他們的方式在試圖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好,也許方式有爭議,也許路走歪,但基本的初衷都是一樣的想讓生活的地方、讓萊莉變好。故事由樂樂伸出援手,藉著新舊情緒、正負面情緒的合作來接納彼此,讓萊莉接納自己,不也在暗示同搭一條船的人,要合作才能讓船航行得更遠更久嗎?

整部片我最喜歡的時刻,是當風暴過去,萊莉的核心信念重新生成,控制台選擇了樂樂當主控者的那一幕。也許人生中就是有這麼一刻,或可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這樣的一瞬間,當人陷入混亂紛沓衝擊的情緒記憶風暴時,那時所選擇的主要情緒將會決定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是怎樣的人。而雖然也許萊莉媽在決定時刻選擇了憂傷,萊莉爸選擇了憤怒,但他們的各種情緒還是彼此合作融洽,萊莉媽的焦慮也依舊有時會出來探個頭,但「好久不見」這句話也表示媽媽情緒控管得很好。阿焦主控的那段時間,萊莉差點從此成為消極悲觀的人,也顯示了當情緒調節失衡時將會造成如何危險的後果。

要成為正向陽光到令旁人覺得厭煩無趣的人;或成為被負面情緒操控,整天怨天哀地的人;或是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讓它們彼此合作的人,最終都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真心喜歡的那種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