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讀書筆記》讀後心得:閱讀涵養的內外功夫
如果我分享的讀書筆記是小學生寒假作業的程度,那麼這次要跟你分享的這本《牧羊人讀書筆記》,大概就是大學研究生論文等級的程度。曾有讀者向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說:「讀了這種讀書筆記,才知道什麼是超級高手寫的讀書筆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本精彩的讀書筆記集。
這本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牧羊人讀書筆記》的作者是經濟學家和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他曾於 2016~2019 年擔任中華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派駐瑞士日內瓦的三年期間廣讀超過 300 本書,並且為每本書寫下百餘字到八千字不等的書評,還將文字寄給 WTO 駐團的所有同仁一起賞析。
這本書裡集結了 25 篇作者精彩的讀書筆記,涵蓋思想、歷史、經濟、政治、貿易、生物、科技和中國研究等廣泛的主題。讓我最感震撼的是,作者對每本書中的要旨和脈絡掌握得相當清楚,還可以將日常生活的議題和學術理論連結起來。
全書讀來充滿了批判性思考,以及針對時局的討論和批評。再加上,作者給予的褒貶評價都非常直接,完全不拐彎抹角,沒有什麼客套話或語帶保留,讀來十分過癮。如果你也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這本書可以提升你對讀書筆記的認知,讀完會有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感!
讀書是否該帶有目的?
作者在說明「外交官的涵養與應變」時,探討「讀書是否該帶有目的」這個問題。
外交官不只是應對進退、談吐作答之類的互動。更深層的是有布局主題、有戰略方向的對談。他必須對自己國家和交涉對象國家之間的關係有深刻的瞭解,也必須有對於世界正經歷史局勢的豐富背景知識。
作者認為,讀書不是為了「有用」而讀,至少 事前不知道有什麼用;但是我們越是不執著於其應用,就越能自然而然地找到應用的方向。不帶有特定目的讀書,就自然而然能夠孕育涵養。 而涵養,能夠幫助我們看到「問題背後的問題」,進而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應變。
在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中美的 5G 通訊之爭,為什麼美國處心積慮要處理中國的「華為」?我們可以從讀「小說」去嗅出一些蛛絲馬跡。
在《Ghost Fleet》這部描寫未來美中軍事戰爭的小說裡面,劇情牽涉了電子偵測、飛彈導引、衛星偵察的科技戰。其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中國在開戰之前十幾年,已經透過各種外包機會,將間諜晶片植入美國的衛星、通訊等各種電子設備。導致戰爭開打時,美國的作戰系統瞬間被癱瘓,只有挨打的份。這對於理解美中之間針對「華為」和 5G 的激烈鬥爭就很大的幫助。
在真實世界裡,2017 年習近平赴香港參加「香港回歸二十週年」慶典,當局為了因應愈來愈激烈的民主自由抗爭行動,採取了許多防衛措施。在習近平訪港期間,香港所有的無人機都無法升空。對,它們「同時」無法起飛。無人機必備的網路通訊和 GPS 定位功能,需要經過無數個基地台和網路分享器,只要癱瘓其中一個關鍵環節,無人機就飛不起來了。這種功能在平常時候不會被啟用,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刻呢?這也難怪其他國家對華為的基礎通訊設備有這麼強烈的反彈。
對我自己特別有感觸的是,除了我平常喜歡讀的商管類型書籍,有一些深刻的人生觀,往往是在閱讀「小說」之後得到意想不到啟發。像是讀完《人生複本》和《呼吸》之後,對於人生的重大「抉擇」,會試著從不同的「時間」和「平行時空」的維度去思考。讀完《月亮與六便士》之後,對於現實和夢想的看法,反而從「二元對立」演變成「相輔相成」。
如果是為了培養全面性的「涵養」,讀書就不要追求特定目的而讀。
批判性思考的實例
我覺得讀這本書的時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他在評論書籍的時候,不會被作者「牽著鼻子走」,而是能看到作者「沒說出口的」的事情,甚至能針對書籍的盲點、瑕疵做出點評。沒有一定底蘊的讀者,是很難做到這點的。書中有許多地方看得到這種批判性思考的影子,令我相當折服。
例如作者評《推力》這本書裡觀點過於窄、淺、簡化,表面上是透過行為經濟學的方法去引導「不理性」的人,背後的思想是以父母親的心態去指導已成年的人。這種表面上談人們選擇的「自由」,實則透過精心設計的手法「引導」行為,兩者之間實在大相逕庭。作者也在《推力》的章節,評論了現在許多過於窄化、簡化的學說,很難跟真正的「通識」類型著作相提並論。
作者也批評另一本廣受討論的《窮人的經濟學》,則是有研究倫理上的瑕疵,書中的研究方式把窮人隨機分組(領到真的鐵質 vs. 假的鐵質、分派到適任老師 vs. 不適任老師)。這本書的研究橫跨世界多國、大大小小的鄉鎮,雖然採樣廣泛,可是這種研究結果非常難被其他學者重複、也很難被其他人複製,更難以驗證或駁斥這本書的研究結果。退一步來想,《窮人的經濟學》這本書雖然讀來過癮,卻很難以被科學的角度再次檢驗。《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這本書的研究野心太小、無關大局,甚至在專文寫道:「經濟學家根本解決不了貧窮問題;也正因為他們解不了貧窮問題,所以他們才有那麼多『貧窮研究』可以做!」
書中有更多關於不同書籍和議題的批判與討論,包含了兩岸地緣政治的重新思考、稅制改革和經濟學說的關聯、中國的政治與國際貿易的脈絡。作者對這些困難的議題做出的精采論述,讓我見識到一位充滿閱讀涵養的讀者,是如何做出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並且帶有社會和人文關懷的批判性思考。
讀書卻不加思考,如同吃東西不經消化。
英國政治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產業政策和自由貿易
作者對於產業政策和自由貿易有著獨到的看法。
他將「產業政策」譬喻為內功,是對國內制定產業策略、厚植產業實力、提高技術能量的做法。內功底蘊深厚的人,會讓只學的淺薄外功的人討不到便宜。但是,要練成內功非常不容易。
他將「自由貿易」譬喻成外功,是跟其他國家談自由化、國際化、以及簽訂貿易協定。外功的招式清楚明白,只要找到突破點,就可以快速攻入對手破綻。但是,如果內功不紮實,反而會落得傷筋錯骨。
一個國家要練成絕世武功,必須內外兼修。以紐西蘭為例,他們針對奇異果做出精密的品種篩選,培養出甜美又快熟的果子,然後修正育種並且大量種植。這是累積深厚的內功。接著,他們跟各國廣簽 FTA,把奇異果等農畜產品大量輸出。這是透過外功破敵。
反觀台灣有許多政府官員極力推崇貿易的「國際化」和「自由化」,認為只要「尊重市場機能、開放市場經濟就會好」。但是在台灣和各國平均關稅已經不到 1.5% 的情況下,貿易的自由度並不是最大的瓶頸。反而是大舉開放之後,我們的內功紮實了嗎?會不會傷到更多原本弱勢的產業?作者給出了一個精妙的比喻:「自由化和國際化不能算是經濟政策,就像『放牛吃草』不能算是教育政策一樣。」產業政策和自由貿易不該淪為是非題,它是需要從長計議的申論題。
我回想到最近讀完的另一本書《價格烽火效應》,談的是當世界原物料的「價格」完完全全交給金融市場去「自由決定」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導致已經在墜落邊緣的國家,出現更多的分配不均、爭鬥與混亂。當時在《價格烽火效應》的讀書心得留言區,有一位讀者推薦了提倡自由經濟的學者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選擇的自由》這本書給我。而恰巧的是,朱敬一在書中呼籲不要對「自由放任市場」太過於盲從,再加上他對於產業政策和自由貿易的評論,提醒了我對於這個學派,要持有一些保留態度,而非全然盡信。
這種感覺就很像在練功的時候,有師傅在身旁給自己提點。
後記:邁向內外兼修
我在閱讀《牧羊人讀書筆記》的一開頭,讀到作者「讀書不該有目的」的觀點之時,不免令我感到有點挫折,因為我讀書很喜歡找「有用」的書來讀。我認為,如果是為了解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對的問題,就是追求特定目的而讀書。讀懂一本書的作者的思想,採納實用的建議,採取真實的行動。
後來,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對於讀書目的的看法調整成了「不是全有,或是全無」,而是一個「比例」問題。對於一位想擁抱閱讀樂趣的人而言,在接觸閱讀的過程中,會經歷初學者到高手的階段。舉「內功」和「外功」來做為譬喻。
不帶有目的讀書,就像是練就一身「內功」。 透過廣泛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理解、累積更多的通識,之後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就有機會從看似意想不到的地方,提取真正「有用」的資訊出來。這種內功的成長很緩慢、而且不顯眼,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就練內功,可能會練了一年半載都還練不出個名堂。
帶有目的讀書,就像是練就一身「外功」。 直接去解決你眼前遇到的問題。像是如何閱讀、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指導團隊、如何增進親子關係,這類型的主題,大多能從書中找到實戰技巧來快速運用。對於初學者來說,從「外功」開始練,會感受到明顯的進步,進而強化自己持續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在初學者到高手階段的路上,都有自己不同的步調。初學的時候可以接觸多一點「外功」,帶有明確目的的閱讀,快速提升自己、加快自己學習的步伐。隨著程度逐漸提升,就可以提高「內功」的比例,加入不帶目的的閱讀,學習更廣泛的知識領域,進而提升自己整體的閱讀涵養。
最後,推薦這本書給每一位走在這條「邁向內外兼修」道路上的讀者,透過作者犀利的眼睛,領略高手眼中的風景。
閱讀的人在臨終前經歷了一千種人生,從來不閱讀的人只經歷了一種人生。
《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George RR Martin)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疫苗商戰》讀後心得: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 《價格烽火效應》讀後心得:世界混亂出自同一根源?
- 《反智》讀後心得:找回人類最重要的批判思考能力
- 《雜訊》讀後心得:決策判斷的隱形缺陷和解決方法
- 《思考外包的陷阱》心得重點: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
若喜歡《牧羊人讀書筆記》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原文連結閱讀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