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D0|唯一的自由是寫作
1.
從一八年註冊Matters,到現在也有六年了。最開始發現這個平台的時候,開心了一段時間,想著可以好好寫寫東西。但人在國內,翻牆始終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麼剛買的梯子登陸總是不流暢,要麼到期之後帳號就不能續用了。我這種技術白痴,受限於這一點,還是習慣於在國內的平台上發東西。
除了最初貼了幾篇文章,之後我就沒有動力繼續更新了。再加上,人在網絡平台的使用上,總是有很強的路徑依賴,
對不起Matters,我一下子就消失了好幾年。偶爾還是會想起這裡,過來看看,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心思發文章。我倒是一直斷斷續續在寫東西,雖然不多,但基本都放在公號和豆瓣上了。
這些年,從北京搬家到了上海,又暫時蝸居在海外。也算經歷了很多國內的風波,在七日書的文章中我多少有提過。很多事情,現在想來,就像電影畫面一樣閃過,自己如果不認真紀錄,就會像煙霧一樣,輕輕散掉了。事後,也會懊悔自己的懶惰,總是不能持之以恆地寫作。
2.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是會感慨,祖輩的人見證了那麼多歷史的演變,而我們這代人似乎活在一個歷史的空洞中。當然事實並非如此,歷史不是沒有,而是我看不看得見。
就像這些年經歷的事,我已然活在一個巨大的歷史變動中,究竟會滑向何處,現在還不好說。整個世界也在以一種詭異的速度沉降,泛起的泡沫免不了也會濺到我們。只不過有的人躲得遠,覺得事不關己,有的人已經被拖拽下去了。
想起清理低端人口時的憤怒,生怕某一天突然就回不去家了。
想起聽到香港的街頭大合唱時,自己忍不住掉下的眼淚。
想起春天疫情爆發時的害怕,站在路口看著搶購口罩的人群。
想起看《四月之聲》時,自己一個人抱著被子默默哭了很久。
想起隔離在家時,半夜驚醒,看到核酸碼沒有出來時的恐懼。
想起兩年前,自己聽了一場Live而被隔離在家中,但很快一週後政策就調整了。
⋯⋯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瞬間。每件事一過,生活瞬間就恢復到了如常的樣子。在國內生活,就是要學會事情過去了,依然可以笑意盈盈面對一切。不然,還能怎麼樣?
3.
這片土地上有太多自己無法忍受的地方。只是,在我出生的一瞬間,幾乎注定了有很多牽連是無法切斷的。我的語言、我的胃口、我的興趣⋯⋯這些也只能在這篇土地上才能獲得釋釋放的空間。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注定是一個回也回不去、離也離不開的人,就像一個永遠懸浮的氣球,無法離開也無法落地。
在這樣一個處境裡,唯一能讓自己得到一點寬慰的,似乎只有寫東西了,文字無言,也只屬於自己。
不過,這些年,在國內的平台發東西越來越讓人惱火,經常寫完,要麼發不出去,要麼發出去之後,沒過多久,就被消失了,更甚者,帳號被關進小黑屋。「七日書」關於北京的那篇在豆瓣發了之後,我就被關了十五天禁閉,沒有任何理由。
我自己本身不算一個多激進的人,對很多事情,也只是抱持一定的遠觀態度。多數時候,無非是期望寫寫東西,能為自己保留一份記憶,得到一點自我的調適。即便如此,還是經常面臨這樣的後果。
4.
偶爾回看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轉發狀態,已經不知道是在因為什麼而憤怒了,轉發的原條目消失了,只剩一個空洞洞的情緒在上面。這個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很可笑。
其實,在國內平台寫東西,我已經習慣了自我審查再審查,一些知道會惹麻煩的詞,會有意避開,但問題是,這個「惹麻煩」的詞庫越來越大,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觸發這個機制。
在「七日書」這些天的寫作裡,自己又重新獲得了一些寫東西的快樂,可以任由思緒蔓延下去,不用顧慮太多。當然,要做到更沒有限制,依然需要做很多的努力,畢竟我已經在一個有限制的地方待了太久,無意識還是會寫得保守一些。
希望自己以後的寫作能更勤快一些,更自由一些。
2024年4月17日 K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