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大福分站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教束》政治從來在身邊

大福分站
·
·
《教束》的海報不吸引,但劇情香港人很有共鳴。(圖片來自:岑珈其Facebook)

最近看到當權者一直針對學生、老師的新聞,「真理部」無處不在,多到有點麻木…就算早已離開校園很久,還是心有戚戚然,「廢中」只能在鍵盤面前乾著急,自問真的很廢耶…看到這群年輕的學生及老師,佩服他們精神及能力強大,撫心自問,如果換轉是當年的我,能否跟他們一樣呢?

然後為了嘗試了解當下的學生心情,終於打開面書專頁上很多人推薦的viu港劇《教束》!講直資,講學生會組閣,講考大學…全部都貌似已經與我無關的話題,繼續看下去之後,卻發現大有關係!或者換個說法:有人就有政治,政治從來在身邊。以前以為無關,因為我們放棄了參與的權利而已。

《教束》是2019年的viu港劇(而非大台TVB),在風雨飄搖的6月首播,現在看來充滿政治喻意——男主角盧文達(劉俊謙)面對隨時被削去教席的危機,被迫為一班學術水平和操行差的學生做指導老師,幫助他們參選學生會內閣,故事還涉及各類型的老師生態、校務內運作的政治鬥爭,甚至出現了「膳食自煮(諧音『自主』)」等口號…一切都似曾相識,原來政治從來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覺而已。

飾演學生群的演員都很年輕清新,特別是飾演「不老騎士」內閣會長的岑珈其,小伙子感覺很有前途;老戲骨如廖啟智、陳秀雯很令人安心,而男主角劉俊謙很有大將之風,無論是最初的怕事縮骨,到後來慢慢找回教育的初心,轉變過程自然動人,加上長相有書卷味的帥氣,會否成為香港演藝界的新領軍人物?不過個人最受觸動的,還是想到當年「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

現在的學生會的衝勁是「不老騎士」,令廢中如我汗顏。(圖片來自:岑珈其Facebook)

溫水煮蛙太天真

廢中是一名80後,雖然中學時代也有學生會,可是完全感受不到大人們的較勁,只沉醉於個人糜爛(?)的校園生活。畢竟那個年代的學生,不是追星就是追動漫,有運動細胞的就參加ball team,染髮、食煙就被認為是壞孩子,有機會就去結識異性…到了上大學之後,就多了賺外快的選項,就算是搞學會上莊,關心的也是將來的CV是否夠「好看」,身邊就算有留意時事、意見多多的同學,真正會走出來搞運動的,幾乎沒有。

的確,記得有不少同學因為「害怕1997」移民外地,但回歸後又看到他們回流,甚至學習說普通話,很熱切地「中港兩邊走」到大陸賺錢,當年就覺得「為什麼要走?還不是要回來?」縱觀主流80後在這廿年的生活,就是一邊嘴炮地批評港共政府,一邊在盤算投資賺錢的機會、享受生活,甚至是移民的可能性。

實在沒資格批評曾經或者現在為了下一代移民的同輩,但看到這一代跟現在勇武地抗爭的00後、10後(純印象,90後跟80後普遍比較相似),就一直在思考,究竟是否我們早就放棄了追求「自主」的權利,才落得今時今日的遭遇?

就像學生會組閣只是高材生權利,當選之後他們要收會費什麼,我們也沒有異議,因為學校的規矩嘛!學生會成員安排我們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會質疑,最重要是考大學,或者校園的享樂生活!這樣的心態一直持續下去,造就現在究竟是誰在追求BN(O)平權呢?要知道1997年出生之後就沒有資格拿BN(O),而現在港共政權針對的,就是這群97後…

「溫水煮蛙」,或者就是這樣煮,就煮滾了;然而就算滾了,那些蛙還妄想可以跳出水煲,究竟是太天真,還是活該被「煲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