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問到對話—《日常對話》影評、觀後感
撰文:陳紹平
(撰寫於2022/8/29)
在觀賞《日常對話》的時候,我注意到許多埋藏影像中的細節,但比起「精細安排」、更像是靠真誠和情感堆疊出來細緻紋理。
片名雖為《日常對話》,但對導演和母親來說共同在餐桌上對話卻並非他們的日常,這本該是所有家庭的生活常態,卻成為關係疏離的直接體現。《日常對話》這個片名代表著各種缺席,美好童年的缺席、正常婚姻的缺席、親情的缺席、在對方生命中的缺席、溝通和理解的缺席,以及那些稀鬆日常的缺席,餐桌中間的空椅子好似少了什麼一般,沒人去坐、沒人去理會,只是靜靜的在畫面矗立,也像長久存在母女之間的隱形隔閡。
耗時18年完成,其實對於許多家庭,這樣的時間依然不足以改變一件事或關係,遑論從封閉到敞開談論過往傷痕。我其實極度佩服導演能鼓起勇氣面對家人和自己,跨出這樣的行動需要多大的勇氣,當提問回到自身,又有誰能夠誠實的面對自我?影片前半部都像是導演的主觀視角在不斷尋找母親的故事,但這樣的接近其實具有「強勢」的姿態,對於不完整童年的怨恨及親情的矛盾不斷驅使鏡頭逼近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往,這時候的發言是單向的,充其量只是一昧的提問;而當故事浮上水面、答案逐漸清晰,了解到那些童年的缺口實為逼不得已的選擇後,視角便從「單向提問」轉為「雙向對話」,餐桌上不再只有母親特寫,而是共同出現的畫面,影像中的權利轉為平等,理解和吐露也開始流通。
「該慶幸這樣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而非別人的生命中,唯有如此,故事才有機會被記錄下來。」或許拍紀錄片真的有實在的力量去改變現狀,鏡頭的存在會影響現實,而當這份力量關注一段關係時,或許事件就會在不同創作者的手裡產生質變,也幸好這樣的家庭裂痕發生在黃慧偵導演的生命中,我們才能從這對母女的故事尋見某些共通點、窺見某些議題,再回到彼此的生命中找到某些修復關係的可能性和希望。在這個連發表內心感受都得另開社群網站小帳的年代,我們極其幸運能遇見像黃慧偵導演這樣勇敢、堅強的創作者/女兒/女性,願意在作品中誠實且毫無遮掩的袒露情緒和感受,我想這一切真的是源自最單純的「想要和媽媽變好」的初心,因為如此她才願意在影像中讓自己和母親擁有相同的地位,因為在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永遠無法達成真正的理解和溝通。
其實導演大可以持續追尋母親的故事,完成一部包含家暴、傳統價值觀、同性戀、女性的多元議題電影,但她還是回到自己身上,畢竟這一切都是源於自身疑惑和不解,那些故事不過是理解的開端,真正的對話是吸收、感受、再回應之後發生的。《日常對話》的可貴之處不是在於那些震驚的過往、無奈的妥協、更不是社會觀念對個體的影響,而是一顆渴望解決問題的心。整部片不是為了探討任何議題,純粹出自於修復關係的渴望,也因此才使那些感受更真誠、深刻,也更能喚起觀者心中那些難以啟齒的回憶和難以協調的關係。「說愛太複雜,我只想好好處理母女關係。」—黃慧偵導演
即便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背景天差地遠,《日常對話》依然展現了那些在所有家庭中都可能出現的疑問和隔閡,而且是極為真誠的闡述,也正因如此,《日常對話》無疑是所有人都該嘗試和珍惜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