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

Tuya
·
·
IPFS
忘了第几

春秋末期,鲁哀公拜孔子为师,留下不少问政的篇章,哀公本人后来的世界观与周围人出现明显不同,左传的最后一页有一段,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

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

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对曰

臣无由知之

三问,卒辞不对

之后,

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逊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这就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对鲁国的最后记载。有没有从越国借到兵我就不知道了

(施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好像不知道也没什么要紧 )(有山有陉)


昭公比较有名,昭公元年有一出社交的名场面

不过我在看二十八年 (昭公流亡集团流亡在外,颠沛流离,齐国晋国,齐国晋国)

春秋三传的元朝编者在二十八年处有两句案语:

昭公失国之后,其往来居处,圣人书之特详,所以系鲁国臣民之望,而深诛季氏之无君也。胡氏宁以为全罪昭公者,误矣。

春秋微言大义的文字写法,让后世不同的历史流派间产生了争议,产生了滋生争议的温床,因为大家对礼的理解太钻牛角尖了,产生了不同的逻辑关系

三桓,季氏,还是很强势的,所谓政在私门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uya每懷靡及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