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張子房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鬧“姐姐”、無膠紙、狂分單:全港郵局郵局邊一間最唔肯幫人?

張子房
·
·
奇葩開箱文,到底全香港郵局哪一家最親民?
「啲客唔知要點做,你一定要話比佢哋知。」


錦田郵局來了個滿臉胡子的新人,熱情郵差大叔精細且用心地帶領他,對客人的態度,機器的操作,甚至收錢時左手和右手的動作都一一指導。

熱心是很熱心,仔細也足夠仔細,但有時太過仔細了,會讓人覺得一舉一動都非得按照他指示行動。新人會嫌棄吧!?

作為普通人則是佷開心,每次來到都能夠得到充足資訊。郵件怎麼寄較便宜,包裝該如何處理才適合。不會白跑好跑趟。

某日帶了個大小差三倍的包裹,熱情大叔說:「光用膠帶把兩件黏在一起不合規格喎,好容易遺失其中一件。分開寄又會好貴,你先去元朗買個大箱。我們這邊細局,資源少,要去元朗買。」

元朗郵局?不了,我寧願去荃灣寄。

過去兩年機緣之下,幾乎在全港郵局都寄過郵件。寄出了一點點心得。 同為政府部門,同樣服務,不同郵局提供的也可以差天共地。

以下點評純粹個人感受,不存在任何參考價值。看看就好。看完就算。

元朗(炮仗坊)

「No ar No ar. Every one late now. No message no letter.」記得是第一波疫情剛結束,當其時元朗郵局尚在炮仗坊。

一位外傭姐姐拿着一張便條紙跑到郵局窗口,她續期的證件掛號到戶,卻沒收到。算算日子,證件快到期了,她焦急地向櫃枱查詢,央求幫她查看郵件是否在局裡。

元朗郵局的郵差大姐隔着玻璃窗大吼:「No ar, come back next week la. All mail delay 14 days. Many people are waiting.」

確實,局裡輪候的人流比起區議會投票要多好幾倍。又要量體溫,又要潔手。兩邊門只開一邊,出入門要分開,路線極端複雜狹窄,搞到局裡上下心煩氣燥。

輪到我時,郵差大姐幾乎用兒子考試零蛋的態度退回小包:「你無封口。返去封完再過嚟。」

我一呆,那拳頭大小的包裹她封一封就好啦。看她態度我也不敢開口,問:「這邊有膠帶?我封完再來。」

「隔離窗買!搞掂先啦。」

不幫忙封就算了。膠紙要自己掏錢買?

堅尼地城

郵局幫忙封膠帶的印象來自某日和meme同事去堅尼地城郵局寄信的認知。

meme同事小小一隻,150高,講到「我」字,永遠以me代替。2019年我們寄送40份訂閱禮物,提兩大箱包裹到堅尼地城郵局。

40個箱子全部是最小號的郵局紙箱。我負責由公司抽去郵局,meme同事負責付款。她一盒一盒,彎腰挺胸抬手舉盒過腮至窗前。我們不知規矩,以為蓋上小盒子就行,全部沒有膠帶封口。

郵差叔叔默默地磅重,在大紅膠紙座撕出長度恰好的膠帶,單手一封,再貼上郵費標籤,相當利落。

郵局在西環,常有學生攤開個行李喼,直接買郵局紙箱裝箱磅重,偶爾帶着廣東話翻譯同來,但完全沒有必要,郵差們的兩文三語達國際水平。恐怕比中環總局還要平均一些,要說其中有人懂法文、日文也不奇怪。

郵差有時會問我們小包裡是甚麼,meme同事不懂形容,會讓他打開。可以的話,他會幫忙讓郵費由14元變13.7元。然後默默封箱。

由2019寄到2022,meme同事居然把手肘抵在窗口,靜待郵差叔叔處理郵件。

我驚訝:「嗯?你長高了?」

「嘖。me高咗3cm,你依家先發覺?」

Covid -19 有無限可能。

九龍城

每次寄件數量頗多,卻又未至於100件能大量郵寄。20件到30件左右。相同重量規格郵件,熟練職員會這樣子處理:

.小型郵件 x 20件

然而部份職員不放心,考慮到一旦郵費差幾毛錢會被追究責任,單憑便會逐件逐件磅重,收據便會變成:

.小型郵件 x 1件
.小型郵件 x 1件
.小型郵件 x 1件
.小型郵件 x 1件
.小型郵件 x 1件
.小型郵件 x 1件⋯⋯

龍崗道郵差叔叔人很好,有點年紀了,頂着大肚子。他是其中不放心的一位。20件郵件逐一處理,使得收據超過一張A4紙長度,導致會計人員的怨憎怒罵。

既不趕時間,後面又沒有人,他最穩委的方式執行。分單囉,分兩張三張都無所謂,郵差叔叔毫無壓力。位處九龍城卻是鄉郊郵局的悠閒感。

粉嶺、美孚

粉嶺、美乎郵局倒是出乎意料人多,職員鍛練出一身極速好功夫。甚至快過中央郵局。

郵政總局往往會問好多,問得好仔細:「要唔要掛號?普通寄無追蹤喎?想點樣開單?」才開始行動。中央郵局還分兩層,下層處理大量郵件,上層處理散客。

粉嶺美孚則不會,普通寄,不掛號,幾多份?完成,出單。郵局地段都不好找。一家在綜合大樓,一家窩在華明邨角落,美孚名義上在港鐵站出口,卻是出口和出口之間,橋底,垃圾站附近。

每到下午三點三十後總是大排長龍,人滿成患,排完一個又一個,生怕慢了一步郵局關門。門口守護「安心出行」的人員來不及攔截,唯有上前一一檢查。檢查完提醒社交距離,隊型一下子散亂。

幸好指令直接簡單:「每單十年上限,超過重新排隊。繳費上前,八達通現金?」即使十人八人在前面,不需十分鐘就輪到我。

荃灣

「你唔拎出嚟比我啲同事睇吓?呢件唔係包裹,係小型郵件。你要係我呢到寄都得,幫你睇下幾錢。啦,呢到寄就190,嗰邊寄就119。你係呢到寄就填表,你係嗰邊寄就搵張白紙,寫係盒面。你自己唸啦!」

某日在荃灣郵局買了個M1箱,包裝妥、封好箱,拿到包裹處,竟然被唸了兩三分鐘。我差點想駁嘴:「嗰箱你同事賣比我㗎!」

荃灣郵局窗口很多,每條人數最多也就五六個,但不知為何要排二十分鐘隊。應當放滿表格的透明格子,也常常缺紙。

排了二十分鐘買到M1箱,包裝封條填報關紙,按照指示排了十分鐘左右。卻落得這樣的搶白。

以往多數在石圍角寄EMS,一來那邊沒人,不用等。二來每周寄兩次,寄多了,郵差叔叔一見我就了解,好快完成。公司距離石圍角二十分鐘路,來回走一走,順便做運動。

疫情後公司皇恩浩蕩,願意給外出工作同事申領交通津貼,便改去荃灣,順便買下午茶。說起來公司並非不近人情,怎麼交通津貼都不發給大家呢?因為有公司車,原則上大家可預約司機載出載入。

只不過我入職後不久老闆就炒了司機魷魚。

政府機關的大門口常備職員指引你要辦的事情該去幾號窗口。尤其是大郵局常是十個窗口,每個只處理一兩項業務,而且不知道何解窗口上的名稱都很難理解。小型信件包裹郵用文具⋯⋯紙箱算不算文具?

等我再排一次四號窗又叫我回包裹那邊後,一氣之下搭車去油麻地。無人排隊,超爽。三分鐘就寄出了。

九龍中央郵局

這一家常來。在對面書局盤點後到這邊寄禮品,或寄完再去盤點。也是同樣寄三十至五十件。

十件以上,一百件以下的相同郵件是很尷尬的數量。無法利用大量郵寄,一次過完成。需要逐件逐件磅重、量厚度、印標籤、貼郵費、放落郵袋、打單出收據⋯⋯

「信你喎,全部一模一樣重。一張單過?」

「係呀,可唔可以三個ITEM?每個10件?」

「得!我磅三次。拎上嚟。」

這裡的郵差很麻利,無論數量幾多,都能一張單完成。只不過窗口只有一個人,光是三十份就要處理五分鐘了。如果後面有客,會給郵差帶來麻煩 — — 香港人等三十秒就會投訴。

寄了幾回之後,郵差也認得我了。協議說:「我哋一人貼一半標籤。」我欣然答應,畢竟既能加快速度,我也應該分擔自己的工作。最緊要工作順利。

最重要一點,不知何故,作為九龍中央的郵局,這邊長期沒人排隊。可能我都下午茶時間抵達。買紙箱也好,寄小型郵件也好,買郵票也好。可能只是幸運。

不過這邊就沒人幫忙封箱貼包裹。原子筆常缺,寫張報關紙都要等。最近寄大陸開始要電子報關,沒有教學,問多了,郵差偶爾會不爽。加上他們發明了紙本告示,確定郵包裡不含違禁品,隊到客人鼻尖。

大佬,我簽埋切結書好唔好?

其他郵局

「你在找甚麼?」黃埔花園的郵務人員進門便跟我講普通話,我一楞,說着要買箱,她發現我是香港人,滿臉抱歉。

其實我無所謂,小事。當我買完箱後,借用局內文具,按慣常方式封口。她熱情地走過來:「唔係咁㗎。等我嚟。」

執起膠紙把空氣有可能進出箱子的地方全部完封。整卷膠帶少了三份之一。她自豪說:「得啦,寄得。」我尷尷尬尬地道謝。

年初印了明信片,為了儲齊特別郵戳,灣仔機場等等不同郵局巡遍了。這些郵箱都不太好找,全香港、係全香港就只有灣仔郵局明確指引令我找到郵箱。

雲咸道郵局全程講英文的體驗也是唯一一次。他們不是瞧不起你或故意留難,前後都是老外,大家非常自然就以英文對答。

即使同樣政府單位,同樣的業務,光是局裡有沒有膠紙就差很遠。職員願意多解釋一句,便少跑一趟,郵件就能更快寄出。不常寄信,不熟悉,每次只講一個問題,試過跑兩三趟才總算成功寄出一件郵件,非常折磨。

而我那日總算買到一個箱子,又回到錦田寄信。早上十點,新人好像已經獨當一面,一個人在櫃枱處理郵件。我把箱子呈上,他說:「唔符合規定喎。你搵個膠袋包住佢,如果唔係會跌出嚟。」

吓?咩話?我呆了呆,秋熱,去7-11買了支檸檬茶。算,出九龍,順便睇場戲。


==============================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
突破點對點的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eetnwal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eet.walk/
🅿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eetnalk
🌐|https://meetnwalk.wordpress.com/
Others|https://linktr.ee/housescheung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