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白的嬉隱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的鄉村樂回顧與後記

小白的嬉隱肆
·
·
德州奧斯汀的 Austin–Bergstrom 機場一隅

Willie Nelson,這個月我聽最多的鄉村藝人之一,他的巨幅相片懸掛在奧斯汀 Austin–Bergstrom 機場內牆上,象徵的德州人的驕傲,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因工作之故去了德州數次,但直到本月前,我都還未能深切感受德州之於鄉村樂界的影響力,甚至連鄉村音樂本身是圓是方都僅具模糊概念,當時只對機場中滿佈的音樂裝飾與演唱會廣告印象深刻。所以在去年聽了整個月的藍調後,一直想說要不也來個鄉村大挑戰,趁機熟悉鄉村樂。但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不熟易生成見,總覺那是既土又淺的音樂,心底不斷拉鋸。

卻說披頭是我靈魂之愛,老鷹則是肉體最愛,是 Eagles 讓我越來越愛鄉村樂,或說我想像中類似 Eagles 那樣的鄉村-搖滾樂。此外,我喜歡已久的《Sweetheart of the Rodeo》、Gram Parsons、Jackson Browne 全都算是鄉搖掛,真正的鄉村樂於我仍是底氣不足的。然後這兩年不斷讓小米唱的那句「我只是聽太多鄉村音樂了」給縈繞心頭,終於在上個月最後一天看完《Crazy Heart》後,下定決心來好好爬梳鄉村經典。

每天聽兩張,28 天聽完 56 張唱片(事實上不只,我自行補聽了幾張不在我歌單上的唱片),比起去年藍調 70 張算是小蛋糕。不過這份碟單我越聽越覺不甚滿意,因為傳奇前輩數量不足,反而九〇年代後興起的鄉村流行天后宮數量太多;我心目中真正的鄉村天后是 Emmylou Harris、Dolly Parton,而非 Taylor Swift、Shania Twain。另外,我的碟單中有數名藝人的多張作品入選,我也按照經典性同一人最多取兩張。因此月中開始改弦易徹,空出來的名額就補以傳奇前輩的精選輯。

我參考讀了四年前買的老書,楊嘉譯的《鄉村音樂》,取各鄉村子類型中最具代表性的藝人一兩位,再調查他們最具口碑的選集。這本書出版於民國 67 年(1978 年),在二手書店買到後我還特地去請教馬世芳此楊嘉是否即彼楊嘉,答曰是,所以她譯此書時才 22 歲。

妙的是,彼時台灣尚無版權觀念,此書既無任何版權相關訊息,連原書名和作者是誰都沒標明,我到現在仍不曉得原著是哪本。不過內容極其厲害,雖然只把鄉村樂的歷史寫到六〇年代中期,但剛好補足我碟單上欠缺的部分。從二〇年代 Jimmie RodgersThe Carter Family 的山地歌曲,至三四〇年代的西部搖擺、牛仔歌曲,再到五〇年代的酒館音樂,無縫接軌至我碟單主力的六〇年代納許維爾之聲、七〇年代叛道鄉村、八〇年代新傳統運動乃至近代的流行融合風格,鄉村音樂歷史脈絡已然在我胸懷。今次重看此書時更按圖索驥佐上相應音樂,效果奇佳。

最終這份碟單的 56 張唱片中 Apple Music 有其 49,其餘部分,一張從 Bandcamp 聽,兩張從 YouTube 聽,四張是自行編輯的 Apple Music 播放列表。

這本書最後寫到:「鄉村音樂的未來如何?它會生存下去嗎?⋯⋯我們所憂慮的是這種音樂正面臨消失的危險。『鄉村』一詞原本代表的是一種特殊的音樂風格,但它的意義很快就會消失不見,因為『鄉村』本身已不存在了⋯⋯為了要適應這個都市化的社會並且保持人們的興趣,鄉村音樂必須改變形式。」

我們都知道,在作者(不論你是誰)寫下這段結語的六十年後,鄉村音樂不但沒有滅亡,即便一路顛躓但它還是磕磕碰碰行了過來,因為總有先行者不斷在因循陳習中救亡圖存,開拓新路、延續火種。畢竟,就像藍調音樂一樣,「是關於日常現實的音樂」,「生命會終結,悲傷是必然的,痛苦無可避免。當你在唱、在聽藍調音樂的時候,你就已經在改變了,你覺得生命無比真實。」鄉村音樂也是,偉大的 Jimmie Rodgers 讓我在這種音樂中感受到藍調裡也有的那種溫暖與不向命運低頭的毅力。無論鄉村或藍調,都是俗民的音樂、土地的聲音,美國音樂的兩大基柱,如今我終了然於胸。

生祥樂隊的筆手、詩人鍾永豐說過,他從搖滾發現藍調,進而尋回自己客家文化的根。我正走著和他相似的路,用聆聽音樂的經驗讓自己回頭認識家鄉、擁抱土地。即使音樂的表現語言及形式因地而異,可土地的情懷是普世的,只要你願意去傾聽,終會有相同的感動。接納多元,才更能讓本質延續恆久。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