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創作由來與自我聆聽感想
欣賞古典音樂20幾年,但這一闕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 Violin Concerto No. 1卻是2016年底才被我發現,雖相見恨晚卻又覺得機緣適巧...
為什麼呢?如果早10年被我發現這一曲目,那時的我懵懂無知、經驗缺乏,不但無法體會它的美感,也感受不到它深邃精神所在。
樂曲本質
蕭士塔高維契並不特別使用空靈無調性的現代作曲法讓人難以捉摸,但他的獨特性會讓人在抓不到頭緒時又萌生親切,要失去耐性時又喚醒我們的熱情,時而沉靜憂鬱,時而詼諧瘋癲。
若接觸古典音樂不久的朋友,會覺得蕭士塔高維契很難懂,作品不是那麼好消化,但他的音樂就像一本意境頗深的小說,留白布局能融入了,他要展現的美好就會傾洩而出了。
蕭士塔高維契的作曲法用比較專業的說法,即是融合後浪漫主義和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同時具有現代的不協調音色揉合的手法。
樂曲歷史
蕭士塔高維契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約創作於1948年,作品77 (Violin Concerto No. 1, Op. 77),題獻給小提琴家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
但這時蕭士塔高維契被共產黨批判他的作品具形式主義,與當時主張藝術作品應該要更社會主義化的論調不同,以至於作品被禁演。
這類似的事情蕭士塔高維契已是第二次遇到了,學者稱此事件為蕭士塔高維契「第二次譴責」。所以此作品一直拖延到1955年底才首演,由歐伊斯特拉夫獨奏,穆拉汶斯基指揮列寧格勒管弦樂團演出。
蕭士塔高維契是一位愛國作曲家,曲風蘊含俄國民族風情及歷史感慨,深沉悲壯卻又堅強,優美動人卻又鼓舞亢奮,聽蕭士塔高維契相當過癮,津津有味。
個人感受
此闕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自從這兩年發現之後,它就經常在我的手機撥放清單裡了,這兩年聽了十幾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動。
我把我自己聽到的感想匯集如下,只是個人聆聽之後最原始直覺的想法,沒有考證比對原作。分享給大家。
第一樂章:沉秘幽靜的黯然詭異的憂傷氣氛,直絞入心中,這的確是蕭士塔高維契的慣用手法,沉痛又哀傷,卻又淒美沁入人心。
第二樂章:有些戲謔的快板,感覺是輕快的,但本質似是苦中作樂...,中段之後卻好像脫離了苦中作樂,朝自己所想的樂園方向前進了,第二樂章後半段完全是喜樂的,雀躍的內心世界隨之起舞。
第三樂章開頭﹝後來得知此曲是四個樂章,只是第三樂章和第四樂章是不間斷演奏。﹞,希望的樂聲響起,彷彿城門開啟,迎接曙光的溫暖樂音響起,心靈漸漸的平靜,重燃光明的火苗。
戰爭後的祖國終於要甦醒了,陽光照耀著,小提琴奏出滿是溫度的音符。
樂章中段亦是陷入思考,掉入沉靜,奏出很長一段獨白,很明顯的是在自我回憶,想像這些日子如何變成這樣的,這是如何顛沛流離人生啊!樂章結尾,該開始振作了!不能老是故步自封,顧影自憐!
奮起的腳步聲越來越激昂,追隨者的腳步聲也此起彼落響起! 隨著燦爛的結尾結束全曲。
封面圖片是Hilary Hahn 小提琴 / Mariss Jansons 指揮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版本。
以下的第一段影片是此版本的片段,可感受一下第四樂章的快板樂段。
第二段影片是此版本的全曲(約40分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個寧靜的空閒,好好的享受一番。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