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陆生:我是学生,不是政治牌 | 陆生赴台就读被停
过去几个月,不少计划赴台读书的陆生一直在关注台湾的大学的招生信息,等待COVID-19疫情缓解时相关申请重新开放。没想到,4月9日凌晨教育部官网发文,宣布:
综合考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决定暂停2020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升读工作。
无论是教育部发布的187个字的文章,还是新华社对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采访稿,都没有说明“陆生赴台就读”明年是否恢复,教育部对此将有什么安排。不少人担心,这将和大陆暂停赴台自由行一样,是暂无限期的暂停。“陆生即将成为历史”,已经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了。
受这项举措影响最大的群体,应该是一批“准陆生”。Ta们当中不少人已经有心怡的台湾学校选择,为此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做准备,已经把台湾念书作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如今港澳及海外的留学申请截止时间已经陆续关闭,国内考研也早已结束。这条突如其来的信息,无疑把他们抛出了既定的人生规划之外。
2011年台湾政府开放陆生赴台自费就读,两年后开放省份从六个增加到八个。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申请赴台就读陆生数达到了4939人。过去三年,总申请数都在3600人以上。
陈新是计划今年申请赴台就读的同学之一。2017年本科毕业的她已经规划好自己的读书计划,但如今一切都被打乱了。教育部宣布相关举措的第二天,陈新就向教育部发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暂停”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发文字号,说明重新开放时间,以及教育部通知上下文关联性。
在申请信中,陈新提到受此措施影响的人达到数百人。我们联系了陈新,向她询问相关情况,并了解准陆生及陆生这一类少数群体的故事,以及Ta们的期待。
准陆生的选择与忧虑
Q:可以介绍下你现在的状况吗?例如正处在哪个求学阶段?
A:我是2017年本科毕业,已工作一段时间,是在去年2019年12月底的时候知道了台湾招生的情况,有在台湾念书的朋友推荐了一些系所,我当时蛮感兴趣,希望继续深造,且语言没有障碍、花费较低,所以打算申请看看。这几个月来因为疫情原因申请一直没有开放,但我们也一直在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准备研究材料这些。然后昨天突然听说了陆生招生暂停这个消息。
Q:请问为什么想到台湾求学呢?现在的两岸关系比以往更紧张,大部分舆论都集中在好奇想去台湾留学深造的理由是什么。
A:除了上面问题回答的语言跟花费以外,还有就是我个人想念的科系是社科领域相关(性别研究),这类专业在大陆的研究水平就没有台湾那么好,系所设置亦不够全面。所以从这几点来看去台湾读书是比较有利的环境。尽管现在两岸政府会大声互呛,但是这个大的国际背景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现象,具体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的同学师长如何与你交往是非常不一样的,是因人而异、具体而微的事情。说实话我不担心相处问题,我之前也有接触一些台湾朋友,我觉得他们人都很好。
Q:你如何理解这项政策呢?当下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A:我觉得它和之前暂停自由行的政策很相似,出来的方式都是突然的、没有正规红头档、没有记者发布会也没有接受新闻采访的。再来就是他们可能都一时半会无法恢复(陆生赴台与自由行)。而最担心的自然就是之后不会再有陆生,两岸之间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完全终止。以及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本来已经至少规划了未来一两年的事情,突然就不能做了。那我要不要找新的工作呢?就会一直在想这些问题。
Q:可以具体聊聊您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呢?
A:主要是准备申请材料,例如自传、研究计划等。已经写好几份了。
Q:据你了解,受这份文件影响的人多吗?你们之间有没有一些交流呢?
A:应该是挺多的,光看前两年每年陆生的招生人数都有一两千人的样子。今年我也有加一些准备申请赴台的群组,看里面的人也有上千人。所以我们会在群组里讨论这些事情,私下的话(我)没有。
Q:那这份档出来的时候,群里反应大吗?
A:大家的反应各种各样,总的来说是震惊与失望,整体感觉很低落,各种杂七杂八的讨论都有。还有人会觉得很“认命”,两岸关系如此,再加上疫情,陆生结局如此也很无奈。
作为个体行动者的实践
Q:那想请问信息公开对你或者对其他赴台学子而言,有什么比较重要的意义呢?
A:一开始会想到这个管道是因为这是合法合规的与政府沟通的方式,我们国家有一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照着办就行了。也不会有人说你是添乱、搞事情,就是一个比较没有风险的举动吧。对我而言,马上去追问信息公开是我那个当下可以想到的可以做的事情;对于教育部这方面而言,也希望这也是一种监督与追责,想知道一种政策制定出来的考虑是什么;对于其他陆生而言,实际上我没有期待这个信息公开的结果会有多么让人满意,但我认为这个行为是一种行动,关注一个看上去是突然的、拍脑袋的政策,监督政府、并表达合理要求。
Q: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教育部需在15个工作日内对您的提问做出回应,若回应中没有回答完整你的问题,后续会怎么做呢?
A:行政复议吧(笑),如果真的回得乱七八糟,复议或者起诉是在法律上唯一的办法吧。但是在法律上走下一个程序是一方面,另外还是希望有更多社会上的人关注这件事,不光是陆生而已。如果大家关注度比较高,而且比较积极,那么这件事应该会得到重视吧。
Q:那么假设响应完全,且结果确定无法改变,你有近期人生的Plan B吗?
A:人生Plan B其实还没有开始想,就是觉得……会继续工作吧,就暂时不能继续念书了。但我也没有打算去其他国家念书,因为准备成本特别高。
Q:现在这段等待的时间,你有什么打算吗?
A:您说等待回复的这十五个工作日吗?还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关注,能有更多的陆生一起沟通,保持联结。
Q:除了这份信息公开的要求,你期待两岸的教育部门对即将赴台的陆生群体,能有什么更具体的计划与支持呢?
A:我觉得两岸政府一直以来都将陆生当成一张政治牌来打,两岸关系好的时候就开放名额多一些、陆生待遇好一些,关系破裂的时候就缩减名额、待遇特别差,比如疫情期间限制回台等等。我比较总体的期待是接下来两岸可以将陆生当一群要学习的学生来对待,而不是当做政治牌打来打去。
后续:
4月11日,钱永祥与端传媒主编何欣洁在在线沙龙对谈时,也谈到了陆生停招的政策,“我认为陆生是中国大陆一股健康的力量,这些年轻人愿意来台湾,虽然不见得都认同台湾社会的实际状况,但至少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看到之后能够产生判断,看到社会里的一些缺点不希望被复制,也可能看到一些优点,希望在自己的原生社会里培育。陆生能够来台湾跟我们沟通、对话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所以我认为让两岸增加了解、善意的管道是非常重要的”。
钱永祥老师道,“而停止陆生来台这件事是很大的损失,这比停掉两岸经贸来往更令我觉得惋惜!”
今年发生在这些“政治牌”身上的故事与声音,比起其他社会议题而言,远远缺乏两岸社会的关注。而台湾教育部以防控疫情为由封锁陆生来台,大陆教育部再以防控疫情为因禁止陆生赴台,“希望能够被当做要学习的学生来对待”这般最基础的要求,不知何时能够安稳落地:当环境无人问津时,你我皆荒草丛生。
注:陈新为化名
我们是一家非营利性质的独立媒体,我们关注环境、教育、性/别、精神健康等公共议题,为公众提供负责的纪实性内容。
点击链接可订阅我们的精选邮件:https://jinshuju.net/f/sGicEk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