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Uncommons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新的乌托邦的想象:一个借助区块链力量实现的反竞争社会

Uncommons
·
·
Jordan Hall 是 mp3.com 早期员工,后创立了 divex、Civium Project、Game B 等公司,在科技行业有 30 年的经验。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通过几十年的连续创业者的角色,积累了很多对协作的理解,并且在 Web 3 是如何作为一个杠杆撬动更多合作、降低系统性风险,支持公共产品,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一方面有独特的理解。
嘉宾很喜欢讲他的思维方式,喜欢讲上下文,作为一个只想要答案的读者,是很难有耐心去听他这么多罗里吧嗦的心路历程的。

我喜欢边听边记录感受,这是我刚开始听这期播客的时候写的。

随后我又记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戳,每个时间戳后面都是“这里其实有些听不太懂”,每次看到飞书妙计里的“说话人”,都想大声呐喊,别说话人说话人了,说人话吧。他真的很绕,绕来绕去,我要不停地想,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这算是我对 Jordan 的第一印象吧,有点啰嗦,然后,说话可太绕了。

整理的过程挺崩溃的,但整个痛苦的过程居然没有劝退我,我甚至觉得这种表达方式莫名让我感到很亲切。

然后我听到了他为什么要去做 Game A(Game A 应该是一个社会文明模拟类的游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模拟来找一些答案。他想通过这一方式来弄明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货币这个非自然态、人为创造的的东西能持续这么久?货币又是如何运作的?文明是如何运行的?心理学、文化、科技的关系是什么?

(其实我们人类现在所处的社会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大型模拟。)

我就觉得这老哥挺牛逼的,人家创业是为了赚钱,他创业是为了解决困扰着自己的一个问题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还把 Game A 干到了 Game B,升了级。

然后听他聊意识不意识(conscious、unconscious)的问题(我觉得这和涌现还有自由意志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听他聊马斯克马老板。

很有意思,他觉得马老板个人能力很强,但他所创造的这些成果并没有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另一个维度层面的跨越。这是一种通过加剧竞争推动社会向前的方式。拿区块链举个例子,像是区块链里,大家都在设计怎么让 TPS 变得很高,但我觉得这种加剧竞争其实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反而是对另一个维度问题的忽视。少了一种缺少善于发现的智慧。

什么是善于发现的智慧?

Balancer 的 LBP 抗抢跑的方式就是善于发现的智慧用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这种很小学生的数学来解决密钥分割的问题是善于发现的智慧

然后老哥还聊了反竞争,我个人觉得,反竞争是公共物品某一维度的最高意识形态的了。老哥认为的最终社会意识形态是借助区块链这个协作工具,作为杠杆,让整个社会过渡到一个反竞争的社会形态。通过工具,来让社会不再充斥着竞争和争夺。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但社会中已经出现这样的一个个微小的具体例子,比如将书籍这个物理层面的竞争资源将其 pdf 化,共享至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反竞争化。可能未来不仅是单一物品的反竞争化,会慢慢进化为渠道层面的东西反竞争化,再到最后可能是一些能力层面的反竞争化、智慧层面的反竞争化。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不让大家竞争,需要绞劲脑汁把大家真正想争夺的资源抽象出来,然后再绞劲脑汁去想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有机会获得这个资源。这是一种带有很高善意的追求。

再然后,等我把播客全部听完,再回过头来看我前面写的东西的时候,我把嘉宾这两个词全部换成了 Jordan。

Jordan 是一个很爱探寻为什么的一个人,希望探寻到很多东西的最底层,这些东西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在听博客的时候很多内容无法理解,究其原因在于这里存在着冲突。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 Jordan 那里并不是如此,他会将其进一步深挖。这是数以年计的思维,非常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加上艰深的思考,很多时候是无法一下子去理解 Jordan 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 web3 的人会对复杂科学感兴趣。这是一种很 crypto native 的思维模式。crypto 想解决一些宏大的命题,但宏大问题的背后,丝丝缕缕牵连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会缩放到每一个个体。这不是解决某一个表面现象或表面问题就万事大吉了,这需要顺着这些丝丝缕缕的线,潜入海底的最深处。

而在路上会遇见什么,是否能真的潜入最深处,潜入后能否再回到岸上,能否真的产生一些变化,甚至能否激起一丝浪花,谁也不知道。而且就算真的找到了那一条路,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每一步都非常艰难。甚至下脚都很难,因为你不知道前面究竟是什么,又有多大的阻力。Jordan 说,如果你想改变一件事情,至少至少需要达到和那件事情同等的力量。这个简单的道理只要是做过跷跷板的人,都知道。但是,让整个世界shift,走入另一个维度,无数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甚至是被剥削的人的惯性,都足以让人颤抖。我不知道是因为 Jordan 是一个很乐观的人,还是真是如此,Jordan 认为,借助区块链实现的协作的力量是能够撬动的。

这应该是这期播客最让人感到振奋的地方吧。听到这些,你会觉得,欸,好像光还是能顺着某些缝隙照进来的。

在整理这些播客内容的时候,顺着这些话语,你好像已经不是一个听众,而是一个见证者,见证着这些想法的诞生、见证着思考的深入、见证着想法是如何从一个问题,变成无数的问题,最终形成了这一切的一切。这就是播客的魅力,播客是有属于它独特的温度的。

Jordan 不是web3的创业者,他是一个游戏的创业者,但你从他为什么想做这个游戏,就可以感觉到,最后他一定会和 web3 相遇的,殊途同归。

这是一个值得反复听很多遍的一期播客,这当中其实还有很多内容,笔者听了很多遍也没听懂 Jordan 想要表达什么。笔者的总结(翻译)也只是从笔者个人角度出发,对于播客内容的理解。


嘉賓

Jordan Hallmp3.com 早期员工,后创立了 divex、Civium Project、Game B 等公司,在科技行业有 30 年的经验。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通过几十年的连续创业者的角色,积累了很多对协作的理解,并且在 Web 3 是如何作为一个杠杆撬动更多合作、降低系统性风险,支持公共产品,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一方面有独特的理解。

Jordan 参与过资本、风投、上市、还曾与社区建立联系,这让他对于更底层的东西——货币是如何运作的,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认为,在可能产生巨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当更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而不是进行 IPO 或风险投资。金融危机让货币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果按照老学究式的货币研究方法,只能窥得面纱,而 Jordan 想探寻在“第一个区块”产生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Jordan 是从 Bitcoin Talk 中开始积累对比特币的了解的,Bitcoin Talk 中的很多讨论都很有意思,里头有很多关于底层原理的独特理解。

Game B 是降低人性系统性风险的游戏,该游戏试图想用一种更和谐的、能赋予主权的方式将无数个体联系在一起。

Jordan 不满意于金钱是如何塑造人们做选择的方式以及人们做事的方式。从底层改变金钱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本期赏金丨$225.00
课代表 | TiTi
审阅 |yihan
排版 |豚


🗣️ Q&A 

Q:你希望通过金钱改变什么?或者说你为什么会创立 Game B ?最近有关于 Game B 的新发现么?

J:前面其实有提到货币的本质,我想明白为什么货币能持续。往深处挖,货币是如何运作的?文明是如何运行的?心理学、文化、科技的关系是什么?

一层一层往下剥,最主要的问题是,你认为现在的状况需要被改变么?或者说你想要改变现状么?并且你需要分析你要去哪儿?目前所处的位置又是在哪儿?从现实的角度,最可能实现的又是什么?

从底层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些问题,最终,一个关于 Game A~~(通过游戏模拟社会文明)~~的想法在 2010 年形成了。是的,在 Game B 之前还有 Game A。所有文明其实都是类似的。也许文明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实际是一些列底层特质(characteristic)的外在表现。而 Game A 是具有某些保守的 characteristic 的社会文明。

回到我们在哪儿这一问题(where we are),整个文明的发展其实已经快要结束了。当你试图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观察到这些问题是由一系列底层的动态现象(dynamics) 导致的,即一系列的表象问题都是某一些底层问题导致的。如果不去解决这些底层问题,那么或早或晚,这些问题还是会重复出现。

在 Game A 中,一系列最基本的 characteristic 导致一系列的 dynamics,而这些 dynamics 又会导致某种终局。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Game B 开始反向找答案——这些 characteristic 是什么?在尝试了多次实验后,大约在 2012 年,Game A 不可阻挡地,自行停止了。

为什么能实现从 Game A 到 Game B 的进化?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问题着手:

1、新世界的风景究竟是什么样的?新的山峰是什么?(能够实现的具象化的美好蓝图是什么?)

2、如何才能跨越峡谷到达彼岸?(如何实现?)

Q:可以给一个具体的案例吗?在 Game A 系统中,具体是如何不可避免地发生灾难最后导致自我终止这一结果的?

J:罗马帝国是个很好的例子。这里的帝国通指通过强制的手段达到融合或统一的这么一个文化。强制手段有非常多种形式,军事武装是其中的一种强制手段,货币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强行进行文化融合的强制手段。促使 Game A 文明运行的很底层的一个特质就是这个。如果将帝国这一剧本延续下去,理论上来说,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陷入困境。你要么变成原料,成为其他人的午餐,要么你也需要玩一个相似的游戏。

如今,正是因为帝国之间存在冲突,美帝国、俄罗斯帝国、中国帝国之间存在边界,世界才能够建立。

但想想其蕴含的深意,比如用强制手段的这种观念。如果有一群喜欢使用强制力量的群体,这些群体的天性是互相争夺资源。假设他们现在在通过武力进行争夺。问题在于,通过武力争夺的方式能走多远。

我们处于某种暂时的平衡态中,这是由帝国扩张的能力、目前科技的能力、科技的防御能力等形成的平衡态。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如果发生任何改变,纳什均衡就会被打破,接着武装力量可能就会介入,社会开始过渡(shift)。这就是这种 dynamic 的最终状态。

如果把时钟往前拨,最终状态前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是军事。武装力量其实暗含了很多东西。战争会加速科技发展。如果处于冲突不断升级的武装军事竞争之中,只要在这个环境中丢入任意一种冲突,这个冲突就会像辐射一样开始扩散,直到未来的某一个点,文明终止。

补充一些关于环境的想法。有三种类型的环境:物理环境、文化、个人的内心世界。这其实是三个不同的层级。向环境投入外部因素其实就是在向环境中投入冲突。游戏最终走向了毁灭,三个不同层级的环境对应的毁灭形式分别是生态毁灭(这不免让人想到玛雅帝国),内战(通过战争这种强制方式进行文化融合),个人心理层面的崩溃(内部无法维持正常运转,也无法与外部进行交互)。由于个体永远处于关系之中,不同的个体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环境,因此失败的方式可能会有很多形式。

Q:你希望通过金钱改变什么?或者说你为什么会创立 Game B ?最近有关于 Game B 的新发现么?

J:联系非常紧密。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重要节点的尾声,后果其实非常剧烈。我们如何才能继续往前走?运用什么作为翘板才能继续往前走?我想回到我们之前说的货币。这其实是我们谈论货币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货币有意识(conscious)。直到最近,几乎所有人开始对货币有所感知,包括在货币体系内的那些人,比如说 fed。货币就像宇宙设计的我们必须参与其中的一个功能,就像是天会下雨一样,但我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被刻意设计出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是参与 crypto 的那一群人,可能对此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很显然,是人类设计了货币(crypto guy的认知)。它的术语可以被称为代币经济学(Tokenomics)。并且它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范。我们不应当只去思考如何设计代币经济学,而是应当去思考如何更精妙地设计代币经济学。我将其称为炼金(alchemy)——有意识地去设计能够指导群体作出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社会科技系统。

如果去看我之前在讨论游戏时对历史的描述,很多的诱因其实都是无意识的(unconsious),是这些无意识的诱因导致了终结。但如果我们开始变得有意识(conscious),如果我们能弄明白问题的背后究竟代表什么,并认真进行决策,这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这就是 Game B 的本质,意识到我们是能设计自己的蓝图。

Q:听上去好像这些问题的代理人(agency)是人性的重要转折点,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有意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在联储工作的,不是每个人能成为这些问题的代理人,能在能触及到这些问题的机构工作,也许我们现在有了开源的可编程的货币,能够将自己认同的价值编程进自己的货币中,但这里的有意识到底指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创建一个更加 Game B 的系统呢?

J:两点:

1. 每个人都有代理人。

2. 你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有可能去思考如何设计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更加重要,我们需要有代理人来设计我们的蓝图(landscapes)。第二种模式其实是,这是什么?(自己未来的风景/蓝图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如何着手做这件事?代币经济在整个设计之中充当的角色又是什么?

Game A 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而 Game B 则是主动式的, Game B 是开始意识到可以参与到设计当中。我觉得 web 3 的决定性时刻是,web 3 的个体以及群体开始意识到什么才是酷的,什么时候能将这些东西具象化。

我们不应该只是盲目地去探索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代币,对吗?追求获得更多数量的代币这一行为是 Game A 追求的,且这是我们崇高追求的一种退步。我们到底在干嘛??shift(迁移到下一个世界)的本质是为了获得更多代币??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知道科技是以曲线在加速,如果你去看新自由主义的后期,你要知道有些东西是很难去纠正的,有很多惯性(所以,越早纠正,在纠正过程中受的惯性的阻力也就越小),并且世界上还有各种力量在拉扯。

如果你想要纠正,你需要至少有同样多的力量,甚至更多。其实有点像是后全球化的隐喻。全球的新自由主义从 20 世纪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它们具有一定的力量和沉淀,如果想要改变或推翻,至少需要同样大的力量。而科技的力量尤其是搭载了区块链的科技是有这一的力量的。科技中蕴含的协作的力量,这是目前的现实环境所无法实现的。目前的科技环境(或者说科技的作用)更像是一个传真机,只是将现实世界搬进数字世界。这其实和官僚主义使用email 没什么两样,只是数字化了而已。但将现实世界传完全数字化是蕴含力量的,它所蕴含的力量大概可能是 10:100 这种级别吧,这个级别已经足以让事情推动下去了。

我们现实情况是还没有实现现实世界完全数字化,如果真的有能力创造一个能完全将现实世界搬到数字世界的东西,那其实是一个跃升,因为这些基础设施本身暗藏着巨大力量。更重要、同时也是 web 3 更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意识进行设计。你可以去思考到底我们设计这些数字化的东西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想达成什么,它的价值应该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现实世界的照搬)

Web 3 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钱,创造更多的钱甚至不是最终目的的模糊形象。最终形态应该是设计一个让人们能够共同协作的基础设施。这里头暗藏的跃迁的能量是远超纯军事力量级别的力量的。且如果这是在一个有意识的设计的话,那就是一个新纪元了,一个 Game B 级别的纪元。

Q:当你看 web3 的时候,人们真的在做正确的事情吗?现在好像充斥着 NFT?你对此的一些观察是什么?我们怎么才能让 builder 更加的有 Game B 思维呢?

J: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处于 unconscious 的模式。或者换句话说,只是在革新式地探索。从脏乱差探索到代币层面,再探索到 DeFi,就像是刚刚摸到地面的感觉,然后开始向上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这没什么好惊讶的。

我认为很有希望的是,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在朝着探索更深层次的、更底层的基本 characteristic 去的。这让人感觉对未来充满希望。以 NFT  non fungible token为例。NFT 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NFT 很大程度是无意识驱动成长的。

命名这一行为其实蕴含了很多。we are backwards in our thinking fundemantally ,我们在思考上是逆向的。我们对token 进行区分,分为了同质化的 token 和非同质化的 token(NFT)。但我想说的其实是,应当是反过来的。

在一个健康的有思考力的宇宙,看到 token 的第一印象的很直觉的反应应当就是不可拆分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可拆分性这个 characteristic 是不常用的 characteristic。这意味着什么?下面这个例子可能很奇怪,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展现我想表达什么。

如果你去看 token 这个词的词源。(题外话,我觉得从命名当中就可以品出很多韵味。就像 ethereum,这个词听上去就很外太空,这就是一个只有内行人才懂的词。)一样的,token 应该算是有些神圣意味的单词之一了。是很盎格鲁-撒克逊的、超级抓马的词,想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一个萨满教的人,将一个很神圣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送去了现实世界。人类会把任何他能感知到的东西拿来命名,神或者说是自然时间,就好像这是人的天性。我们看到树,把树取名为树,看到橡树,把橡树取名为橡树。

我们通过发出一些声音,一些和现实世界的树完全联系不到一起的声音,却将这两者关联起来。给一个东西命名应该是很神圣的,对吗?但是命名为 token 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本来可以有更能抓住本质的、更好的命名的。

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并且它是独特的,要说属性的话,应当属于非同质化的范畴。Oak 是一个指代,且是唯一的指代,而这唯一的一个词却要拿来指代一个事物的本质。用 notion 来指代 mind 就很好,很本质,很柏拉图。对于 token 这个词,亦是如此。我们识别出其在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特质,并将这个独一无二的标签——token运用到我们日常交流中。

独特性和非同质化是一样的。就像橡树和杨树是不一样的,其本质是非同质化。

同质化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同质化就像是,我需要假装他们都是一样的,我需要从质量模式(qualitative mode)转换到量化模式(quantitative mode)。就比如说,当我开始问有多少橡树,那其实代表着开始忽略每一个橡树的独特性。

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只有在想要最大化一个东西的时候才会将其从非同质化变为同质化。情境是一种无限整体性下的个体,被通过token的方式赋予独特性,这才是更本质的也是更 game b 的。

让事物变得更加同质化是 Game A 的底层 characteristic,其实是有些流于表面的。但我也并不是想表达这就很糟糕,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就是天性。一个循环的过程,热力学熵循环。确实,我们是在探索 NFT。但我们其实是在同质化的逻辑下在玩,这意味着我们试图想要货币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它更底层,我们也只能看到很本质的东西,有点草率不是吗?因为有共鸣,所以被吸引。共鸣是很美的。共鸣并不由本质驱动但最后却会通向本质。通过共鸣,我们是在重新自我发现,再度自我觉醒。很多人说这实际是一种中世纪的思维,一种神话的思维模式,与“存在”是一种很刚刚好的关系。

这很好,不是吗?所以我提议,我们为什么不进入意识 conscious 的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得更清楚一些呢?我们应该更认真地去想我们到底在干嘛!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并且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效率。

# 反竞争&公共物品

而且这其实和公共物品是有联系的。竞争、非竞争、反竞争物品间是存在区别的。公共物品属于非竞争或反竞争类的。举个例子,拿一本书来举例。(这本书的名字是 war in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by manuel delanda)

这本书,这个实物是属于竞争型的,因为我有这本书而你没有。如果我在书上泼了咖啡、或者我把这本书烧了,它就不存在了。这个实验有两个主要的 characteristics,一个是除非将这本书进行物理转移,不然这书是无法分享的;二是一旦它消失了就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但如果我将它看作是公共物品的话,那它的竞争性就消失了。比如把它放到图书馆里,那么所有人都可以有机会获得它。这件物品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可用性。

反竞争则是另一个维度。如果将书的内容放到 pdf 中,这个内容就可以被广泛地分享。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这本书,没有任何限制。

如果我们将自己置身于反竞争的 characteristics 中,构建起一个能够共同协作一起反竞争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轨道了。

为什么我要举这个例子,这就是 consciousness 的概念,需要从最底层进行战略布局,需要有足够多的思考。(才能找到真正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将其去竞争化)

如果只是一本书,那么书的内容是本质的东西。我想了解这本书所传授的内容是什么。这本物理的实体的书并不是我在意的。但当我去思考这本书想传授的是什么内容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还有更底层的东西。它让我去思考思维的媒介究竟是什么。这就像,我可以给你一条鱼,我可以教你如何钓鱼,我可以教你如何自学钓鱼。

重要的是元学习 meta learning,当我处于一个情景中的时,我能与该情形建立联系,学习到该情形下的 characteristic。(总结为抓住当下所处环境下的核心点),这才是真正的主权 sovereignty。

# 协作

竞争主义可以让一个人优于另一个人,但协作的力量是优于任何一个独立个体的力量的。马斯克马老板就是很典型的例子,spaceX、Tesla、等等,它很喜欢突然出现在一个领域,开始研究这个领域的 characteristic,识别出一些很本质的东西。这能做出一些改变,但不是革命性的东西,不是能让人进化的东西。他的设计并不是属于 consciousness 的范畴之内的。他还只是停留在打败竞争对手这个层面。

个体参与到协作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在初期,协作的力量一定是较低的,会比个体的力量更低。因为协作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彼此熟悉的。但如果我们学会了彼此合作,协作的力量将远超个人。

协作的智慧是由大量的节点组成的,每一个节点其自身能呈现出其最大的能力,并且在协作之中也能呈现出其最大的能力(这是两个特征)。有了这两个特征,就会实现最大的可能性。这才是 Game B 最终想探索的。这是这个世界的最终形态。

我们要达到的并不是让个体变得更加智慧的集体合作。而是,在这个集体下,每一个参与到 Game B 中的个体都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价值生活。这是一种更主权的,让人更能够更放松表达的、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最好的对抗竞争风险的方法。

回到 Web 3 的话题,现在的问题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实践。理论已经到这儿了,问题是如何实现。我们如何能实现这样的能实践这些原则的协作架构?让个体能够滑向另一个轨道?我认为 Web 3 正在从一个没有太多意识的 NFT 的探索逐步变得更 conscious。web3 已经在开始思考,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创造?你懂的,问对问题很关键。

如何让每一个人上船这一点也很关键。这是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我们要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自我导航。因此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 UI 问题。我们需要教大家来辨别出新世界中的新的需求。

Q:这让我想起了这一理论:教育其实就是反脆弱。如果说越多人理解公共物品的重要性,更多人能去讨论它,其实也就是为世界上的公共物品构建了一定程度的反脆弱。但当我们完成了教人们如何学习,其他的我们可以关注的点是什么呢?

J:两个维度。我们想帮助人们从两个方面解放出来:一是能让人们不再浪费注意力,将其从中解救出来(被动地注意力浪费,比如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二是将人们从愚蠢浪费注意力中解救出来。比如花无数时间在 twitter 上滑啊滑就是在很愚蠢地浪费注意力。

如何使用你的注意力。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环境,我想找出最容易杠杆化注意力的个体,V 神的注意力应该要比普通个体更能起到杠杆效应。更进一步,我想在一个教育发展类的项目中和他们一起共事,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会更有效地去往这个地方。

# 反竞争主义的实践

punk 6529 的推特就是属于反竞争主义。他其实是在思考非常深层次的问题,并且用一种非常精确和清楚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用心良苦。以这种方式在公众平台向想认真听的人进行表达,这是一种很高级的 leverage。可以称得上是  public goods of public goods.

Q:有什么是我没有问到的,但你想表达的嘛?

J:我在这个领域已经很久了。我现在五十多岁。我从八九岁就进入科技领域了,观察不同的东西的周期运行。我的很深的感受是悲伤。我们错过了无数无数次的机会。(对于我个人而言的可能达到的赛博朋克的形态)

超奇怪的,直到最近,p.Mark 也开始关注这些了。他说,现在的赛博朋克和我小时候的也不一样了。我说,我听到你的心声了。我小时候的赛博朋克和现在所发展的也不一样。我想说的是:

let's not do that this time. Like, let's do that. Let's dial in.

我们现在正在朝着分裂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可以让这个发展方向就停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往回拉的话,那会是很棒的事情。

不管经历过多少次毫无意义,最重要的是等待,直到我们拥抱美好的那天。如果完成它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终的目标。

📝 后记 

本期播客最精华的应该是 Jordan 构建起的一个新的乌托邦的想象——一个通过借助区块链的技术力量实现反竞争的协作机器。为什么让人感到兴奋,因为这是在 web 3 现有愿景基础上的进一步解放。web 3 的目标之一是重新制定更加合理的分配机制,是规则的重新制定。而反竞争则将人们从分配争夺中解放出来。

对一本书来说,书的内容而非物理实体的书才是更是本质的东西。但当我去思考这本书想传授的是什么 内容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还有更底层的东西。它让我去思考思维的媒介究竟是什么。这就像,我可 以给你一条鱼,我可以教你如何钓鱼,我可以教你如何自学钓鱼。这才是真正的主权sovereignty。

播客中还有很多很值得回味的内容。比如,

帝国通指通过强制的手段达到融合或统一的这么一个文化 

强制文化的最后结局是消亡

此处的“帝国”是 Game A 中抽象出的文明的其中一个底层特质,而 Game A 透过其文明的自行终止向我们展示了”强制文化的最后结局是消亡“。

比如,贯穿了整个播客很重要的词——conscious:

货币就像宇宙设计的我们必须参与其中的一个功能,就像是天会下雨, 但我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被刻意设计出的东西。我们需要对货币有意识(conscious)。

这是播客中第一次提到 conscious。conscious 其中的一个含义是,是否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反常识,是否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有所觉知。比如是否意识到货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命名也是这一层面的。

文字很大程度上滞后于思考的。

我们看到苹果说,这个是苹果,看到橡树说这个是橡树,但很少去问为什么会这么命名。为什么命名很重要?命名是指代,是该事物的唯一指代,而这个指代理应是最本质的,因为命名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说话、写作、思考的最底层都是由无数的命名组成。无数命名以或碎片化或完整的形式浮现,形成了思考、文字和语言。命名是成为语言之前的我们周围一切事物情感的第一层表象化/意识化。

Jordan 对于 token 这一命名的看法是这样的:

在一个健康的有思考力的宇宙,看到 token 的第一印象的很直觉的反应应当就是不可拆分的。

“健康的有思考力”,这个词很值得玩味。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健康、没有思考力“。但这是必然结果不是嘛,如果底层的命名并不是本质的,甚至是与感觉相反的,那这背后实际是一种割裂和冲突。就像是有个人拿着刻着蓝色字体但却写着红色。而这样的割裂、加上对割裂的习以为常和不思考,长期是会损害一个人的思考力的。也就是说,我们可能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环境并且不自知。

Jordan 是在聊 NFT 的时候聊到命名的。他认为 NFT 的发展是一种无意识地朝着更底层方向发展的。他其实是认同 NFT 的。从表面上来看,NFT 好像很反逻辑,NFT 的价格也高得看似很不合理,但 NFT 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纠偏。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潜意识的纠偏。也就是说,unconscious 的背后其实是 subconscious。

NFT 实际是将 token 的特性拆分出来了,也许不是拆分,而是潜意识觉察到了 token 的不可拆分性,因此将不可拆分性分离了出来,或者找了回来。意识层面感觉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可拆分性,但却没有发觉这种分裂实际是由本质和指代词的不匹配所导致的。

现在的 NFT 还处于尚未意识到其存在原因的阶段,只是潜意识的爆发。”我们是在探索 nft,但我们其实是在同质化逻辑下在玩,这意味着我们试图想要货币化。“而当最底层的原因开始涌现,找到了那个存在的真正原因,也许 NFT 就会开启一个新纪元,一个可以反向带动区块链发展的新纪元。

而这也是 conscious 的第二层含义,需要清楚知道你要去哪儿,将未来蓝图具象化。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一个缓慢探索的过程,但在探索过程中多关注下一层,多问问题,问对问题,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出现保持开放的心态,这可能是无意识/潜意识对我们的提示。


我们在持续关注 GreenPill 加密思潮的最新动态。其中,《GreenPill》 这档播客节目由 Kevin Owocki 自己主理,同时也是 Bankless Youtube 的一档子栏目。持续跟踪和共学 《GreenPill》 播客,也是在跟上可再生加密思潮的最新前沿。

本期播客链接

订阅播客丨https://availableon.com/greenpill

The Network State 网站丨https://thenetworkstate.com/ (含书籍与播客资源)

与Chapman对谈进化型DAO

与 Vitalik 漫游 Public Goods 公共物品

与 Upala 创始人 Petr Porobov 一起讨论女巫抵抗(Sybil resistance)丨Green Pill 播客#36


作为在 Uncommons社区立项的 Workstream,《GreenPill播客共学》采用共创形式,鼓励更多人能够 Get involved。具体来说,我们招募以下角色:

课代表

  • 听播客,产出听后笔记并在Uncommons社区媒体账号发布。

  • 要的不是翻译!而是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总结。

  • 在共学会上分享自己的笔记以及理解。

  • 根据播客时长发放Bounty,每分钟 3 USDT。

排版员

  • 基于课代表产出内容、栏目信息进行排版。

  • 每篇 15 USDT。

如果你对以上角色感兴趣,欢迎到我们的 Dework 页面报名:
https://app.dework.xyz/greenpill

如果你对我们这个 Workstream 感兴趣,请复制打开我们的 Notion 页面:

https://greenpillcn.notion.site/GreenPill-62cbfc461cb44fd0a55f62a8104928bc

我们的相关输出内容将持续在Uncommons社区相关媒体平台上发布,请持续关注


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 是一群致力于公共物品建设的 Web3 爱好者、社会建设者和互联网公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社区,前身为GreenPill 中文社区。

Notion 社区协作文档 : https://uncommons.notion.site

Telegram 面对面数字花园 : https://t.me/theuncommons

Twitter Global Publicity︰https://twitter.com/Un__commons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