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由羽禾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畫話接力|課本塗鴉之詩情畫意:王安石。脫離社畜人生前,先來寫一首詩吧!

由羽禾
·
·
閱讀王安石的詩句和人生經歷,他想脫離社畜人生,先來寫一首詩吧!而我只想脫離社畜人生和來塗鴉。

王安石

  • 介甫,晚號半山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生於真宗天禧五年(一〇八六),年六十六。
由羽禾翻拍,圖片出自1992年,中國古文明大圖集第五部社稷。臺北: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安石聰明穎悟,學識淵博,仁宗慶曆二年(一〇四二),擢進士第,嘉祐三年(一〇五八),即慷慨昂然,有嬌世變俗的志向,上「萬言書」,剖析時弊,條陳富國強兵之策。神宗熙寧二年(一〇六九),任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議行新法。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力推行新法。此後在變化與反變法的政爭中一再霸相、起用。九年,以體力就衰,讒謗交集,辭去相位,退居金陵(今南京),不問政事。

圖片出自1992年,中國古文明大圖集第五部社稷。臺北: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由羽禾翻拍,


元豐元年(一〇七八),封舒國公。三年,改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故又稱王文公

  • 王安石在北宋是一位斜槓青年,他是著名的政治家、經學家、文學家。

主張為文須有補於世,其文簡潔精練,結構嚴謹,風格峭拔,氣勢遒健,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的風格
  • 早年輕修辭,重議論。
  • 中年傾心杜甫,講究技巧。
  • 晚年轉為清空淡雅,其詩歌體制風格後人又稱為「荊公體」

著作:《臨川先生文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原由羽禾課本圖插畫:江正一、潘丁榮。


1.泊船瓜洲:船停靠於瓜洲渡口。泊,船靠岸。瓜洲,又名瓜埠洲,在今江蘇邗江縣南,大運河入長江處。為南北水運的交通要衝,是著名的古渡口。
2.京口:在今江蘇鎮江,與瓜洲隔江相望。
3.鍾山:又名北山、蔣山、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東。
4.水:為長江。

  • 「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之「綠」字,乃經屢修改而來,作者著「綠」字,江南春意乃進生矣。
  • 本篇為七言絕句,乃王安石再度出任宰相,離開鍾山所作。
詩句解析

再度拜相入京的安石,內心並沒有歡喜新躍之情,反而可能充滿了複雜而難以言傳的況味。回想過去推行新法的阻力如此之大,反對者如此之多,政局的變化又如此詭譎,誰如此番再出,究能成就多少功績呢?如果能遂己志,獻身朝廷,則京口瓜州鍾山江南山水美景,殆無緣再相親近;如果又遭挫折,則落寞以歸,又是何種難堪景象?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宛轉曲折的蘊寓了如此隱微的心情。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便恐怕不僅是實景,更隱喻了自我「再度」被用,一展長才的期待。


三重稻江一水間,草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臺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由羽禾書寫改作

1.草山

臺灣臺北地區的陽明山原名草山
(臺羅:Tsháu-suann),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這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

清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

2.稻津
大稻埕(臺灣話:大稻埕,白話字:Tōa-tiū-tiâⁿ,臺羅:Tuā-tiū-tiânn,英語:Twatutia或Dadaocheng,日治時期為:Daitōtei),雅稱稻江、稻津 因鄰近淡水河又可稱淡江。

今日為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稻埕)而得名。

3.三重
新北市的三重區昔稱三重埔(臺灣話:Saⁿ-têng-po͘[2]),埔即平原之意。


臺灣北部的開發史是從淡水河沿岸開始。

在清領時期,整個臺北盆地對外連繫,倚賴淡水河及其支流所形成的水運系統,當時從中國福建一帶來往的船隻可直達新莊港埠進行貿易,甚至遠至內陸至今日臺北三峽地區。

由新莊登陸的閩粵移民,逐步往北拓墾,並以傳統對河岸沙洲平原的慣稱「埔」命名。第一個平原稱為「頭重埔」(屬新莊區),今稱「頭前」;第二個平原稱為「二重埔」(屬三重區),今略稱「二重」;第三個平原即為「三重埔」,略稱三重。

過去在臺北開發史上,淡水河上游逐漸泥沙堆積之下,開發的重心逐漸往下游的二重埔、三重埔地區。其中三重埔因具地利之便,藉由淡水河東岸的大稻埕取代上游新莊和艋舺的地位,以三重的橋頭港與大稻埕的大橋町渡為兩地往來的重要渡口。

兩地貿易往來密切下,在清領時期時,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的台北新竹段鐵路,該段鐵路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正式動工,1889年(光緒十五年)8月,跨河木橋完工,連結了三重埔(今三重區)與臺北大稻埕埠頭,也是至今的台北大橋的前身。



現今,新北市淡水區的淡水碼頭可以搭船之外,也有台北市大同區的大稻埕碼頭也能搭船遊淡水河,船班的觀光水路路線,可以一覽淡水河景象,悠閒的坐在遊艇內看臺北的轉變。

我聯想著詩人王安石,如果住在現今的台北地區的情景,而選擇三重、大稻埕地點原因是熟悉的臺北地區和歷史、地理結合,原本一開始地點是以萬華為發想,更換士林又轉變大稻埕的主因是大稻埕的碼頭至今還有運作,也鮮少人搭船遊淡水河。

假設王安石穿越時空,在退休屆齡56年歲下,寫詩的心境和搭乘臺北觀光船遊覽淡水河。他在平日請特休假的期間,十分愜意的欣賞淡水河風光,思慮著工作如何在確切的時機點,遞離職信離開社畜人生,別再參與這波政治江湖。或許,他還承受不了夏天的天氣過於炎熱而選擇穿起了海灘褲和花襯衫以及藍白拖鞋。

課本塗鴉改圖,由羽禾繪製





  • 參考資料:

1.台北市藍色水路微旅行官網:https://river-fun.taipei/route.jsp

2.文字參考,取自維基百科內容:三重、大稻埕、台北橋、陽明山

3.王安石的介紹與詩的解釋,參考自《普通高級中學6》,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圖插畫:江正一、潘丁榮。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