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大树kik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难改变?

大树kiki
·
我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信息,以确认他们已有的信念或假设。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有了第一印象后,我们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只看到那些支持我们最初看法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讲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1.

在古希腊,有一个名叫忒修斯的人,他曾经乘坐一艘船前往传说中的克里特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项任务使的他举世闻名,成为了一个人们心中的英雄。

且它乘坐的这艘船也因为他的缘故而名闻天下。

世人称忒修斯之船。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艘船开始老化。

船上的木板也因为长期暴露在海水和恶劣天气中而逐渐腐朽。

为了保持船只的可用性,人们开始对损坏的木板进行逐一替换。

每次都是将老旧的木板取下,换上一块新的、与原木板一模一样的替代品。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最终,船上所有的原始木板都被新的木板所取代。

尽管,这艘船看起来和最初一样,所有的功能也都正常,但是它已经没有一块最初的木板了。

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来了,这艘完全由新木板构成的船还是忒修斯当年乘坐的那艘船吗?

我个人认为它拥有的只是当初的一个名字,以及人们对它的集体记忆。

当然,这是我的答案,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答案。

2.

同样,我们也知道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在七年内都会被更新一次。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旧细胞都将被新的细胞所替换,实现一次完整的身体细胞更迭。

那么我的第二个问题来了,当你的全身细胞被更换后,从生物学的角度你还是七年前的你吗?

我的答案同样还是和上边一样,在细胞层面上,你已经不再是原本的你了。

由于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经历了更新,因此,七年前与七年后的你完全不同。

那么为什么我们觉得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呢?

答案很简单,身体细胞虽然经历了全面的更新,但一个人之所以被认为仍然是同一个人,关键在于其心理状态(记忆、信念、欲望和个性)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这些心理特征构成了个体身份的核心,使得我们能够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自我认同。

换句话说,如果将一个人在七年后的心理状态,移植到另一个身体中,那么这个新的身体将被认为是该个体的真实自我。

3.

从上边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推论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认识更多的依赖心理层面。

这些心理层面的连续性是我们识别和重新连接自己记忆的关键。

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和朋友在一起,更不可能一直延续对他人认识的这种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的中断,在我们脑海里造成了第一印象(当初)和现在的误差。

这是有我们的生理结构造成的,要改变这种误差,对我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是很反人性的。

这种反人性,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确认偏误:我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信息,以确认他们已有的信念或假设。

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有了第一印象后,我们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只看到那些支持我们最初看法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惰性思维:我们往往不愿意改变已经形成的观点,因为改变观点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

这种惰性思维使得我们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是重新评估和更新他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

记忆的重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记忆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能会重构过去的事件,使得第一印象与后来的记忆相一致。

这种记忆的重构过程可能会加强原有的印象,而不是改变它。

注意力偏差: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符合我们预期的信息,而忽略或忘记那些不符合预期的信息。

这种选择性注意力会导致第一印象更加根深蒂固,因为我们更多地记住了支持第一印象的信息。

所以,当我们长达数年没有接触到一个朋友时,我们应该把他当作一个陌生人,重新去认识他,并且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边界感。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此他非他。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