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劳工研究|王江松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学之二:阶级分化与阶级矛盾

劳工研究|王江松
·

《王江松文集》(1~4卷)

卷一|中国社会民主主义论纲 

https://www.amazon.com/s?k=中国社会民主主义论纲&ref=nb_sb_noss

卷二|当代中国的劳工意识 https://www.amazon.com/s?k=劳动文化学&ref=nb_sb_noss

卷三|当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 https://www.amazon.com/s?k=致敬底层&ref=nb_sb_noss

卷四@A|广东工人运动考察报告 https://www.amazon.com/s?k=广东工人运动考察报告&ref=nb_sb_noss

谷歌:https://play.google.com/store/search?q=王江松&c=books


阶级分化与阶级矛盾

    一、阶级划分和阶层划分的依据

    1、阶级与阶层

    从个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基本预设出发,自由主义的社会学是否认阶级存在的,而只承认阶层的存在,并且认为阶层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而处于不断的上升与下降的流动过程之中。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而且是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富有阶级与贫穷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阶层只是阶级内部的不同层次以及阶级之间的过渡层次,如奴隶主阶级包括大、中、小奴隶主,贵族地主阶级包括大、中、小贵族地主,资产阶级包括大、中、小资本家,与此相反,奴隶阶级、农奴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若干阶层;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存在自由民,贵族地主阶级与农奴农民阶级之间存在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小业主和自由职业者。当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阶级最终应当被消灭,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学处于两者之间,一方面承认在很长历史时期存在着阶级的划分以及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另一方面,又承认个体差别和竞争的永恒性以及形成一定阶层分化的必然性,不指望人类的终点或理想是无层次的、均匀的个人自由状态;一方面,阶级的确具有鲜明的界线和对抗性,另一方面,阶级也不是从来就有,而是从阶层演化而来,并将重新回归到阶层。社会民主主义不以个人分析、阶层分析替代阶级分析,也不以阶级分析替代个人分析、阶层分析,而是同时承认阶级分析、阶层分析、个人分析的有效性,既正视现实存在的阶级差别、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又承认阶级之间通过个人和阶层而实现的共通性与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可能性。

阶级分析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在马克思之前、之外、之后,都有人承认阶级的存在,区别在于,马克思过于强调阶级分析而相对忽视了个人的、家庭的、阶层的、性别的、民族的等其他角度和层次的分析,而列斯毛主义则把阶级分析夸大成为唯一的社会分析方法,以阶级性取代个性、阶层性和人类共性,并进一步将阶级性上升为党性。社会民主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则在个人、阶层、阶级、社会、人类的递进结构中确认阶级的存在、阶级的历史性和阶级分析的重要性。每一个人,既是一个个体,也是家庭成员,社区、社群、阶层成员,阶级成员,社会、民族、国家成员,人类成员,阶级归属曾经在个人的多种身份、多种角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但不是其唯一的存在方式,他的各种存在方式是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

    2、阶级和阶层的划分依据于多种因素的组合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流派,最初仅仅以是否拥有和拥有多少生产资料即严格意义上的财产,作为划分阶级和阶层的唯一标准,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一标准后来被其他社会学流派放宽了,首先是劳动能力、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技术等其他直接生产要素,即“市场能力”、“职业”以及相应的“收入”,和财产一样也是“经济资源”,也是阶级和阶层划分的依据;随后,权力、政治地位、社会网络等“政治资源”,声望、教育程度、知识生产力等“文化资源”,也被列入到阶级和阶层划分的依据之中。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分层方法,不是单一因素的一元论,也不是多种因素并列的多元论,而是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在内的多因素组合论,不是一个因素决定阶级的构成,而是一簇因素决定阶级的构成,其中哪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二、阶级和阶层结构的演化

1、古代社会的等级:以政治资源为主要依据的垂直的阶级构成

在原始古代,人的本性,包括善性与恶性、生物性与创造性、个体性与社会性,都处在未展开的状态,人们高度依赖于自然界所直接提供的食物来源,采集和狩猎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对土地以及附着于其上的自然资源的共同占有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血缘集团内部还没有出现阶级的分化。进入农业和畜牧业时代,对自然界提供的直接生活资料的依赖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加工改造程度提高了,生产工具和个人劳动能力的作用提高了,如果人性本善,那么随着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理应出现以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占有为依据的社会分层,然而,由于人性之恶也被释放出来了,暴力和诈力也加入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于是出现了以暴力、诈力、权力支配经济生活的垂直社会分层,这时候的阶级,史称等级。

等级,也属于广义的阶级范畴,比如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贵族领主阶级、农奴阶级,但它们主要不是依据经济资源标准划分的,而主要是依据政治资源标准划分的,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强制服从关系。建立在以血缘种族关系为主要纽带组成的暴力、诈力和权力集团控制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可以称为奴役等级制度,包括种姓制和奴隶制;建立在以个人结伙为主要纽带组成的暴力、诈力和权力集团控制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可以称为封建等级制度,包括领主封臣制和农奴制。两者都是上下尊卑不可移易的等级制度,只是统治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有所区别而已,一般而言,封建等级制度相对于奴役等级制度,无论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在对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上,都允许较多一点个性和自由的存在。

    2、工业社会的阶级:以经济资源为主要依据的横向的阶级构成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主要区别在于:

(1)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土地等自然资源因素)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人的因素(生产工具——本质上是人的科学技术的物化——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严重依赖于自然条件和动植物生长节律,产出少而且不稳定,工业生产则是对自然元素进行人工组合,不受自然条件的直接制约,产出量极大而且相当稳定,它依赖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依赖于人类主体性和人类自由的发展。

(2)在农业文明中,个人受到血缘、地方和政治共同体的严厉约束,即使个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和发展,也只能收到很低的回报和产出,工业文明的发展则要求和驱动个人的发展,促使个人做不厌其多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促使个人在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各个层次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它依赖于个体主体性和个人自由的发展。

(3)农业文明所得的产出和财富很有限,对有限的物质财富的争夺就十分激烈,暴力和诈力以及作为两者体制化的政治权力,就成为控制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力量,战争、抢劫、剥夺等非生产性的冒险活动所获得的报酬(历史学家吴思所说的血酬),高于生产性的劳动、经营、交换活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润和地租),这种情况在工业文明中得到根本改变,生产性活动、自由平等的市场竞争相对于带有强烈攻击性和破坏性的以命相搏,所冒的风险低得多而所得利益又高得多,而且生产性活动客观上创造了无限的财富,非生产性活动最多只不过是转移财富,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崇尚和平生产、反对暴力抢夺的经济文化观和经济价值观。

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农业文明和古代社会以政治资源为主要依据的垂直的阶级构成,就向工业文明和近现代社会以经济资源为主要依据的横向的阶级构成转变:

第一,新的阶级构成是以经济资源即以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交换为主要依据的,暴力、诈力、政治权力这一构成性因素依然存在,但不再占主导地位。

    第二,新的阶级构成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为前提、通过市场经济即独立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换实现的,虽然统治服从关系和奴役等级制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自愿交易关系和自由平等制度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三,新的阶级构成是围绕着资本和劳动这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关系横向展开的,虽然开始时,由于资本与经营管理要素或企业家才能以及科学技术要素绑定在一起,由于资产阶级垄断了企业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分配权,因而资本对于劳动还保留了垂直统治和控制的特征,但资本与劳动的结构性依存互补的关系,使得资本的单边垄断优势难以为继,劳动要素的联合对资本要素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促使劳资关系由垂直结构向横向、平行、对等结构转化,这种新的结构和趋势随着劳动者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劳动者的技能和人力资本的提高而得到巩固和加强。

    3、后工业社会的阶级结构开始向阶层结构转变

    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又叫做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社会,知识生产力、知识劳动力取代生产资料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这是经济社会向人本社会、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阶段,是阶级区别、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逐渐消亡的社会,取而代之的将是由不同范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组成的阶层社会。工业社会的阶级结构,尽管是横向竞争的、形式上和法律上自由平等的,但还是存在着各阶级在财富占有量、经济控制力、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上等方面的明显区别,存在着阶级之间明显的边界。由于经济必然性、经济决定论、经济价值观的惯性,最初,知识生产力的高低、知识劳动力所有权或知识产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物质财富、经济利益的分配,会形成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之间的兑换和聚合,会导致很严重的阶级分化。不过,随着需求和人格结构的重心由生存取向朝发展取向的转移,随着物质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的转换,随着知识的生产、精神文化的创造、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目的本身,一种更加自由和平等、更加多元和互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将会逐步形成。与物质生产和经济竞争不同,精神生产和文化创造,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容得下所有人个性的发展,不可能形成赢家通吃、输家全无、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每个人都可以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与社会背景上,在各自的位置和方向获得自己的成功和自我实现,形成“高文化阶级”、“中文化阶级”、“无文化阶级”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当“文化资源”终于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时,阶级的对抗性就消失了,阶级就转化为阶层了。

三、阶级斗争与阶级合作

    垂直的阶级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贯穿始终;阶级之间会有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会有妥协和休战,但不可能基于共同利益追求的合作;斗争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让位于新的阶级统治。与此不同,在横向的阶级结构中,固然存在着阶级斗争,但也存在着阶级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承认阶级斗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在马克思之前、之外、之后,也都有人承认阶级斗争,马克思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阶级斗争,而忽视了阶级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列斯毛主义则把阶级斗争夸大为社会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社会民主主义认为,单纯的阶级斗争,并不能消除长期困扰人类的奴役等级制度,并不能实现垂直的阶级结构向横向的阶级结构的转型,只有阶级斗争和阶级合作同时发力,只有斗争性合作和合作性斗争,才能够实现阶级之间的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向正和博弈的转化。

1、资本与劳动的平等竞争关系

资本与劳动的初始关系,也是一种对立大于统一的关系,那时,资本是资本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而劳动则是指直接生产的劳动者即典型意义上的产业工人、监领工人的劳动力,一种以运用体力和简单生产技能为主的劳动力。由于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的相对过剩,由于资本掌握着经营管理并支配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对于除了简单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而言,资产阶级占有强势和优势的地位,劳资冲突和阶级斗争自然就成为常态,而劳资双赢和阶级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则被遮蔽了。

然而,在工业文明中,资本与劳动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竞争而不是垂直榨取的关系,这与农业文明中土地与劳动的关系有本质的区别。诚然,土地和劳动也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双方谁也离不开谁,但双方只有一种最低限度的统一,这种统一是以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垂直控制和统治的方式实现的。首先,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而劳动只是对土地的简单加工,生产成果主要依赖于土地本身的自然产出率,两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客观地位是悬殊的;其次,农业的产出是很有限的,数千年间没有显著的增长,仅供全社会成员勉强维持生存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及其有限产出的争夺就变得极其激烈和凶狠,只有凭借暴力和诈力才能在这种争夺中获胜,于是奴役等级制度和垂直阶级结构就成为维持土地与劳动之间的最必要的依存关系的先决条件。

    工业文明的发展促使早期不平等的劳资关系向平等竞争的劳资关系转化,这是因为,第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土地生产要素的权重大大下降,而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的地位大大上升,在结构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运用先进生产工具的劳动力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之所以资本率先取得优势地位并控制和剥削劳动,那不是因为劳动不重要,而是因为掌握资本的少数人以组织成为企业的方式强化了资本的重要性,而只拥有劳动力的大多数人是分散的、无组织的,没有力量对资本形成反制并达到双方力量的均衡;第二,劳资力量的结构性失衡是无法持续的,因为资本是动产,是竞争性、扩张性和不断创新的,这不仅直接依赖于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依赖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否则整个工业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就会崩塌;第三,最为重要的是出现了资本与劳动各自向对方渗透和转化的趋势:

    (1)劳动向资本演变。劳动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向以复杂劳动为主,复杂劳动、知识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知识、技术、才能成为大部分新增产出、物质财富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技术、才能具有了资本的基本特征,并且对物质资本有日益强大的替代功能和替代效应。

(2)资本向劳动演变。由于知识、技术、才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经济价值,国家、企业、家庭和劳动者个人纷纷向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科技领域投资,于是,物质资本大规模地向劳动者身上转化。自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劳动者身上积累了巨量的人力资本。

(3)由于人力资本这一中间物的出现和壮大,劳动与资本由对立走向统一,两者结合为一个新历史合题、新的统一体:“劳动化的资本”或“资本化的劳动”。对于理解劳动与资本这种新的历史关系具有十分关键意义的环节是:复杂劳动、知识劳动就等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从劳动和资本不同的角度加以不同的称呼而已。

2、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可以把阶级对立性完全压倒阶级同一性、阶级斗争压倒阶级合作、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及其同归于尽的结局,称之为阶级之间的负和博弈,表现为数学公式就是1+1<2。历史上的确出现大量的负和博弈现象,比如在古代中国,每到王朝末年,必定会爆发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将对方赶尽杀绝的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文明大踏步倒退。

    可以把阶级对立性大于阶级同一性、阶级斗争大于阶级合作、一方之所得是另一方之所失的结局,称之为阶级之间的零和博弈,表现为数学公式就是1+1=2,就是说,博弈的结果没有出现增长,只是双方数量的简单相加,一方的多得来自于另一方的少得,而总和是不变的,比如1.5+0.5=2。在和平稳定时期的垂直型阶级结构中,通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阶级博弈,在早期的横向型阶级结构中,也会部分出现这样的阶级博弈。

    可以把阶级对立性与阶级同一性达至平衡状态、阶级斗争与阶级合作形成合理张力、双赢共荣的结局,称之为阶级之间的正和博弈或合作博弈,表现为数学公式就是1+1>2,博弈的结果不是双方数量的简单之和,而是出现系统大于要素的简单相加的乘法效应,一方多得另一方也按公平比例多得,总和则是不断增长的。在横向的并趋于自由平等的阶级结构中,这种博弈会成为常态。

    社会民主主义当然坚决反对和防止阶级之间的负和博弈,批评和限制阶级之间的零和博弈,主张和推动阶级之间的正和博弈。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