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yukanyumin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從我有一個夢- 簡談原民文化的坎坷

yukanyumin
·
·
如果我有一個夢,我想得到應有的平等...
我有一個夢
出處:攝影師 freestocks.org

此句經典名言,我深信大家並不陌生!
這是出於一位美國黑人牧師,同時也是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
沒錯,他的名字就叫:馬丁.路得.金恩

他致力於推動人權平等的議題,其中包含「黑人與白人能和平且平等共存」。
種族歧視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是非常嚴重的...

歷經金恩牧師及其他有志之士的努力下...
最終於1964和1965年通過《民權法案》和《投票權法案》。
將這些本該是生而為人的權利還給了黑人族群。

在迄今社會的發達及多元化包容下,雖沒有19世紀時那麼得毫無人權可言...
但依然還是充斥著一定的歧視聲浪。
今日黑人種族議題已然與昔日不盡相同,但對現代的黑人種族卻是新的挑戰。
如何的面對,也是新興一代的所要面對的課題。


從我有一個夢- 簡談原民文化的坎坷

前面講到黑人族群人權運動的血淚史...
從中可以看到議題推動的前期所遭遇的不順利;一直到爭取到應有的權利。
這過程從頭到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還牽扯到流血衝突。
不經讓尤仔想起過去原民文化傳承的辛酸...

強迫被禁止的時代 - 器物的隱藏

在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裏頭多多少少會有「大水」的這件事情,也因為這大水的緣故,使得他們進入到一座島上,那座島就是今天的臺灣,從此就在那座島上開始生活至今...

自從荷(荷蘭)西(西班牙)時代,直至清代,那時期的領導人與原住民除了透過交易所換取山上的資源外,幾乎沒有任何往來,倒是畫分了界限,不相往來,因為生怕衝突。(那時原住民還有馘首文化-->下次再用專題跟大家分享)

一直到日據時,那時的政府禁止原住民許多文化上的事情,包含了文面、馘首、口簧琴...等等,因為他們知道要瓦解一個部族,就需要從文化習慣下手,因為那是核心,如沒有文化你要如何談傳承?要如何證明你是誰?
不過,再先輩的冒死努力下,才得以保全一些文化的產物,使得大家認識原住民!

強迫被禁止的時代 - 語言&名字的隱藏

即便到了民國時代,為了可以更方便的管理原住民,而在戶政的資料蒐集上,隨意分配姓氏名給沒有尚未擁有漢名的族人,更在推行國語的政策下,禁止講方言,導致了後面原民學子不會說方言而導致文化傳承很慢。

汙名化的稱呼

原住民族是臺灣最早的居民,但受到外來政權輪番的統治,並被賦予不同的名稱,從清朝的「番」到日據時期的「高砂」在到民國時期的「山胞」,這些名詞都是帶有濃厚歧視涵義,是汙名化的象徵,是統治者自行決定的稱呼,原住民族沒有決定自我名稱的權利...

不過一切的一切都在1980年慢慢有了轉機。


從我有一個夢 ~夢想成真
引用:攝影師Life Matters,照片

雖那時的環境背景仍處於戒嚴時期,但隨著民主化進程與國際原住民運動的民族自決觀念,原住民的議題漸漸浮出檯面,讓許多原住民知識分子紛紛加入社會運動的行列...

因為這場社運活動,使得遍地開花,雖然又歷經些許時日,到最後終於在1997年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這是一個大轉折,值得被記得的一天。

有因此,推動原住民文化之路,不再是坎坷,雖然還是有部分的不解而導致的衝突或問題,但尤仔深信,只要不斷地修正與正面的了解,一定有解決的選擇途徑。


結語

不論是馬丁.路得.金恩的我有一個夢所提倡的黑人運動,又或者是臺灣原住民的民族運動,都有一個共通點,「我們其實都在努力被看見」,為的就是追求平等,有如金恩博士與托馬斯·傑弗遜曾所說過的一段話:「人皆生而平等」,不應該要有區分不應該有歧視更不應該有仇恨。

尤仔確信,這天不遠了,但還需要時間來努力,期盼,願人人都能擁有瞭解的心志。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