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很特別,當封面寫著「腦內探險隊」時我一臉狐疑,再翻開書裡竟然也沒有詳細介紹,直到看完了書再看看博客來網站的介紹時終於對作者有了一些認識,也從「腦內探險隊」的臉書看到了影片而有了更真實的感受。(醫師都蠻帥的)
作者簡介 腦內探險隊 透過Podcast分享故事的精神科醫師 「腦內探險隊」打著「年輕精神科醫師的真實精神科故事」的口號,一躍成為Podcast圈的新寵兒。 創立「腦內探險隊」的金志容、孫正賢、吳東勳、尹熙宇、許奎亨等五人,在延世大學醫學院結識,並依序於塞布蘭斯醫院完成精神科學業。秉持著從腳本、主持、演出、編輯全都一手包辦的「手工業」精神,正式開闢了「腦內探險隊」這個節目。推出不過一年,就已經成為Podcast愛好者心目中的最佳節目之一,二O一七年更在iTunes獲得全年下載數量第六名的佳績。
這本書收錄了五個精神分析的個案,作者帶我們抽絲剝繭關於這些個案的某些行為造成的原因,通常求診個案的問題乍看都不是大事,但有需要求助於精神科醫師勢必是對生活、健康、情緒產生了困擾,透過與精神科醫生多次的對談慢慢找到問題的癥結點。
想要避免「完成」某件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以我個人而言,會避免完成的狀況幾乎沒有,若真的要說頂多就是一部很好看的劇集捨不得一次看完,深怕看完後會突然少了一些期待,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不至於影響生活。
在這本書提到的個案是會下意識在工作進行很順利的時候突然自己喊停,或是在戀愛進行順利提到婚嫁的時候會感到莫名壓力而退縮,這種找藉口拖延暫停的行為讓個案感到困擾而前往求診。
其實「逃避」是人類心理的一種自然防衛機制,在我們遭遇困難或是威脅的時候會很自然地不想面對而逃跑,但這種逃避狀態若是只針對特定狀況而非全面性,那就不能斷然判定這是「迴避型人格」,而是要去探究引發內心衝突以至於逃避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我們或許也可以回想自己平時是否有類似的狀況?我們害怕的是事情完成後的負面評價抑或是害怕接踵而來做不完的工作呢?
為了保護自尊,不想努力做到最好
有人不想努力做到最好嗎?看似很不合乎邏輯,但如果你也聽過有些人總會習慣性先打「預防針」說其實自己並沒有卯足全力只是隨意做做,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替自己的自尊在鋪路,意思就是我已經先預告我沒有太認真,所以我的表現如果不好請別責怪我,這樣的性格也顯露出這樣的人很害怕失敗,也比較不能接受負面的評價,他們害怕一旦盡了全力努力的結果若無法盡如己意獲得好評,就很容易使他們陷入自我懷疑而感到難過。
不是因為我沒有才能才無法獲得好評,而是我沒有盡力做到最好。
這種性格的人就如同前面提到的會害怕完成一件事,因為他們對盡全力做到最好這件事感到不安,於是擔心無法獲得理想結果的擔憂便會導致下意識拖延事情,這其實是呈現有點消極又惡性循環的狀態,也難以真正達到正向的效果。
「情緒日記」釐清自己真正的情緒來源
書中提供了一個可以觀察自己情緒的方法即是寫「情緒日記」,找出一天當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寫下事情的發生經過、當下引發的情緒感受及情緒產生後自己所做的行為。
一般人通常不會刻意去解釋事件的意義,更不會去分析自己當下的情緒,用文字寫下來是很好的方式,也可以透過文字去發現未曾察覺的行為模式,也可以幫助釐清問題的核心進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
為什麼總是對那個人發火?
有些人外表看起來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但私底下卻很容易對特定親近的人生氣發火,其實原因就在於那些人是可以絕對包容他們且不會輕易離去的對象,至於發火的起因不見得是被發火的那個人,有時候是因為「移情作用」導致,書中有提到一位個案會對女兒施暴,原因竟然是童年沒有滿足被母親關愛而把氣出到女兒身上,大家或許聽了會感到不可思議,但當過媽媽的人大概都能體會,當自己已經被育兒折磨到身心俱疲而不得休息的時候,那個嚎啕大哭的嬰兒依舊對自己索取關愛與擁抱時,會突然感到一陣厭惡,因為自己也需要他人的關心與協助,我們自認是一個已經被掏空的人卻還要被無止盡地索取,在那個當下會感到憤怒與失落兩種情緒,而書中的個案是一直以來都被認為可以獨立自主懂事也不需要操心協助的孩子,長久壓抑累積對母親的憤怒移情到了女兒身上,於是總會不自覺把怒氣發洩在女兒身上,她認為自己從來沒有擁有過的關愛憑什麼女兒也要得到?於是在不斷的懊悔與自責中度過,但下一次又會無法控制地在女兒身上發洩怒氣。
這本書很詳盡地描繪了五位個案的諮商過程,每個人遇到的問題或許都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或周遭,也或許我們也討厭自己某部分的個性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透過這本書或許可以得到解答找到一些同理及撫慰,最重要的是若無法紓解情緒改善問題,還是需要求助於專業人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