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in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旅居初体验,在萨拉热窝的日子

Yinn
·

2023年2月25日,我和家属乘坐flixbus从布拉格出发,途径一些匈牙利、克罗地亚小镇,一路驶往萨拉热窝。那天下着连当地人也觉得震惊的大雪,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的,一觉醒来整座城市已被白雪覆盖。由于我们的大巴比预计的时间早到了两个小时,不得不在大雪中等待房东从睡梦中醒来,盼望她能够早点过来接我们。

为了找个地方取取暖,我们走进了离我们最近的一家咖啡店,简陋但一应俱全。看了看菜单以后,反复确认结算货币到底是马克还是欧元,许多东西只需要一两马克,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就算是欧元也够便宜的。

半小时后,我们等到了房东。这是一个戴着黑色头巾的女人,面容姣好且精致,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她热情地帮我们把行李箱放到小车的后备箱里,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交通,以及她自己。她是一名local, 在萨拉热窝上的大学,后来一直在这座城市,目前的工作是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这样的工作似乎决定了只有足够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的人才能做,随后,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到达了我们的公寓,我们发现这比图片上还要美,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书、植物、台灯等有序地摆放着,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房东精心设计的痕迹。她像教小朋友一般地告诉我们所有家电的使用细节,并帮我们准备好了所有生活必需品,我们不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且留下一句如果我们还需要任何东西请告诉她,她会带过来。粉色调的厨房看起来好温馨。我从书架上发现一些熟悉的作者,即便是用波斯尼亚语写的,我能认出一些欧文亚隆、米兰昆德拉的书。

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就这样从房东和公寓开始了。我们的楼下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超市,比我在布拉格逛过的任何超市都要大不少,人们可以在这家超市买到几乎任何他们想要的。再瞅一瞅物价,我们再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早就听闻过这里的低物价,但也没有想到许多商品能和中国三线城市几乎一个价位。在布拉格过惯了随便买一点东西就几百克朗(二十欧左右)的生活,看到这物价不禁感叹生活成本要降下来了。又一次顿生好感。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到萨拉热窝的那天,我从谷歌地图上搜到了附近一家麦当劳,显示open并标记了营业时间。可没过几天这家麦当劳就被标记为“永久关闭”,我立即搜索了相关新闻,一些报道说,明明前些日子还在装修和设计产品呢,突然就关了。

再说说萨拉热窝的大街,我们得出的启示是千万不要在雪天和雨天出门。因为街道坑坑洼洼,并且许多脏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到地面上,如稍不注意,乌黑乌黑的脏水可能溅到鞋或裤子上。公共交通也对外国人十分不友好,谷歌地图上查不到线路,而只能使用一款叫做Moovit的小众地图,但经过实践后,我发现这款地图也不是那么准确。每个站都没有站牌,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站,是否该在这里上车。这座城市的建筑,无论怎么看,也像一座废墟中的城市,许多弹孔仍然在各种楼房上留下重重一记。

这是一座没有中超和亚超的城市。我和家属走在街上,往往会被投以好奇的目光,不过好在也是友善的目光。但奇怪的是,就如同这座城市的凋敝一般,这座城市的年轻人不多,更多的是老年人。据说这里的小孩长大后会去德国务工。总总一切,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是“迟暮的老人”,相比布拉格是“浪漫少女”,柏林则是“酷青年”。

后来我通过facebook结交了一位在这里居住了十年之久的英国朋友,十分了解这里的历史,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并随时有战争风险。这似乎也解释了麦当劳的撤退。这是一个多个民族“凑合”到一块儿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存在明显的割裂,他们使用不同的国旗,选举各自的总统,成立各自的政府,整个国家并不互通,这也解释了这座城市发展的缓慢和分裂、战争的风险。

骑着共享单车nextbike在城市穿行,一边感受这座城市的破落和悲伤,一边又感受着从我们内心深处直往上涌的喜悦和放松。这是我第一次过这样的生活,在一个互联网自由、常常有阳光和好天气的城市,过一种忘记时间、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确存在有无限可能性的生活。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