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茶產業,因面臨時代的變遷與生產成本逐漸高昇狀況下,使得茶葉的產值逐年在遞減中,部份茶農不堪負荷,且隨著科學園區的發展,年青人嚮往科技產業工作,造成人口離農,於是紛紛棄守茶園或改種其他農作物。如何以茶養地才可以不讓農地變成工廠與建物,儼然已成現今的課題。
有記憶以來,茶是貴客到訪時最佳的招待方式,在重要的社交場所奉茶成為一種不可缺席的禮儀,茶不僅是解渴的飲品,更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早期臺灣農村社會,農忙田間多半會放一壺茶水作為農暇時的解渴飲品,飯後也會來上一壺茶。現代人不論是聚會、節慶、還是下午茶,在許多的場合也會飲茶,喝茶儼然成為臺灣人的傳統生活習慣。而民間交際應酬、送禮也都離不開茶,茶在無形中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因而促使消費者更關注健康飲食生活。面對後疫情時代,市場消費需求的改變,茶飲已成為趨動消費行為和市場創新的一股新力量。公司成長需要從異業結盟中尋求創造新機會,引進新的觀念與活力,導入跨縣市、鄉鎮、合作行銷方式,因而促使我們水之漾商行積極開發新產品,以順應消費者需求,讓茶飲之相關市場逐漸擴大。
改善『茶農』與『消費者』現有問題
近年來消費者對安全衛生茶品的注重,亦對於生態環境保護議題日趨重視。因此特別關注愛護友善環境生長的茶飲品,我們水之漾商行與龍潭百大青農產銷班合作從種植茶葉生產到銷售管道,建立茶產業合作鏈,維持銷售管道,茶農能多一份推廣通路,繼續成長與實踐其種植專業能力,藉由合作,互相補足專業所長,讓消費者透過購買茶葉的行為,便能安心飲用茶品,同時來支持環境友善農業。讓茶產業融入更多元素,讓一切都能產生新的可能性。
我們能如何改善問題?
提到茶,一般人幾乎想到的畫面都是種植在高山坡地上,但高山坡地保育不當容易造成崩塌、滑落、土石流產生破壞與災害,且從種茶開始的茶園管理、到茶菁採收、再到製成茶,每個環節皆需要許多的人力,但因茶產業勞動力老齡化、採茶工缺乏,還有工商業發展所帶來的開發,導致茶園逐漸萎縮。茶菁來源不足產量相對短少,如何有效鼓勵茶農擴大茶樹種植,運用機械採收茶菁節省人力,來徹底解決勞動力不足所帶來的困擾並開發多元產品,達到永續經營,增加茶農收益,讓茶園不再荒廢已成首要問題。
目前茶改場推廣茶樹種植將重點將放在平地,希望克服地形推動大規模生產,並運用智慧化系統管理茶園,配合機械採收,提高生產效率,未來能夠替代部分商用進口茶葉。在這樣的思維下桃園市政府在2016年開始推動「平地茶園」計畫,希望將茶葉發展成「綠金」,平地茶園具有生產期長、產量大、機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等優點,因此桃園市政府希望透過該計畫讓桃園的茶產業能有重大突破、更上層樓。
計畫第一步必須先獎勵茶農將茶園復耕,或是做茶園更新重新種植。以前種茶的茶農因為年紀大了體力上無法負荷,且茶樹也老了,茶菁產量少,且每況愈下,到後面老茶農就都放棄不想耕種了。若要鼓勵茶農擴大種茶,先要解決人力需求問題並提供能夠替代勞務的方案,而機械化的耕作,可以節省很多人力和體力。且配合採茶機械化,更可以減緩人工的需求。因此推廣平地茶園的茶葉不僅可以克服在山坡地上耕種的困境,還可透過烘焙技術,讓茶的風味及品質固定,也不受冬茶、春茶或氣候的影響。
目標執行方式:
一、『以茶養地』:
工商業的發展使得開發案大增,如現在的科學園區、遊樂場、高爾夫球場,以前都是茶園,所以導致茶區的耕種面積逐年的減少。配合政府獎勵茶農將茶園復耕計劃,並開發多元產品,達到永續經營,來增加茶農收益,運用與茶農的夥伴關係,讓茶農安心照顧土地友善的維護環境生態,種出安全健康的茶樹。而茶農租地至少12年,可以不讓農地變成工廠與建物。
二、『平地茶園~機械化』:
從種茶開始的茶園管理、到採收茶菁、再到製茶,每個環節皆需要許多的人力,但因茶產業勞動力老齡化、採茶工缺乏,導致茶園逐漸萎縮。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落實茶園管理,提高茶品之安全與品質。機械化與規模化之生產的茶葉,不僅節省人力亦可降低生產成本,茶葉在市場販售價格上具有競爭力,增加茶農收益,吸引更多青年及新茶農加入從農行列。
三、『友善夥伴~擴大茶產業規模』:
結合產銷班人員,採茶、製茶分工、勞務分攤、成品分享的新思維。
四、『茶飲共好~提升社會價值』:
從產地到消費者,提供大眾選擇,也歡迎企業合作。讓茶葉購買的選擇與行動,帶來更多社會價值,故此一專案『公益回饋機制為:唯消費者贎買金萱紅烏龍茶系列產品1000元,同時將回饋「20%」到石虎協會。』讓石虎的生存掠食生態鏈永續守護,讓消費者能了解『飲茶選擇』背後所觸及的社會影響與環境影響。藉由飲茶來融入大眾的生活中,用『茶葉』支持背後所能達到的環境效益,讓飲茶意識與正向社會影響力提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