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健康|如何知道自己的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經常有人無意中摸到身上某個地方長了個包塊,或者體檢時無意中發現某個部位長了腫塊或結節,就開始害怕擔心是不是自己長了腫瘤或得了癌症。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當身上長了包塊或結節,並不等於它就是腫瘤,也不能說它就是癌症。並不是所有的包塊都是腫瘤,比如炎性包塊,血腫,這都不是腫瘤,但以包塊的形式呈現。所以我們不能僅根據包塊就判斷它是不是腫瘤。
那如果是腫瘤,是不是就是癌症呢?當然不是,這兩者可不能劃等號。所謂腫瘤,就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數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而這種新生物的性質並不是一樣的,有的是良性,有的為惡性。
而其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點明顯不同,因而對機體的影響也不同。區別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對於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長方式:
良性腫瘤多見膨脹性和外生性生長,前者常有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動;惡性腫瘤為浸潤性和外生性生長,前者無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動,後者伴有浸潤性生長。
二、繼發改變:
良性腫瘤很少發生壞死和出血;惡性腫瘤常發生壞死、出血和潰瘍形成。
三、轉移:
良性腫瘤不轉移;惡性腫瘤常有轉移。
四、復發:
良性腫瘤手術後很少復發;惡性腫瘤手術等治療後經常復發。
五、對機體影響:
良性腫瘤較小,主要引起局部壓迫或阻塞,如發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嚴重後果;惡性腫瘤較大,除壓迫,阻塞外,還可以破壞原發處和轉移處的組織,引起壞死出血合併感染,甚至造成惡病質。
六、核分裂像:
良性腫瘤核分裂像無或稀少,不見病理核分裂像;惡性腫瘤核分裂像多見,並可見病理核分裂像。
七、生長速度:
良性腫瘤緩慢;惡性腫瘤較快。
但是如果長在體表的腫瘤肉眼觀察或肉眼看不到的身體內部腫瘤,一般通過CT等檢查去觀察它是否一直在長大,如果一直在長大,那麼它很大的可能是惡性腫瘤。
以上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分析判斷,並不是確診,是不是腫瘤,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最終要靠作病理來確診。
什麼是病理診斷?簡單說來,就是通過手段取得腫瘤的組織,然後病理科的醫生在顯微鏡下通過觀察腫瘤細胞的排列和形態,和它發源地的正常細胞相對,發生了哪些改變。
區別一:
在增長率的差異。良性的腫瘤生長速度是通常比較慢,會有一些良性病例逐漸減少或停止生長; 相對腫瘤生長速率是比較快的,即使在很短的時間變大,並且癌細胞非常快速的擴張速度。
區別二:
擴散性之間的區別。良性腫瘤發生的概率轉移或擴散相對較低,復發的手術切除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癌症是不同的,可能是早期的不擴散,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出現激增癌細胞,即使通過血液,癌症轉移的淋巴結困難周圍器官可以被轉移,會增加處理。
區別三:
聯繫與周圍組織。通常一個良性的增長擴張,一般籠罩,與周圍器官和組織有明顯的界限,而不是周圍組織粘連在一起,從而使相對較好的活性;和浸潤性腫瘤生長通常不塗,通常它違反了周圍組織,容易和組織粘連周圍在一起,所以相對較差的活性。
區別四:
症狀的區別。不太可能良性的腫瘤的轉移和擴散,消耗身體比較小,可能沒有症狀,或偶爾壓迫周圍器官或組織,並引起局部不適。彌漫性惡性腫瘤,他們可以轉移到其他器官,往往會導致消瘦,疼痛,貧血等症狀,會嚴重破壞人體內部的壞境。
共享家醫,權威醫答:
l 醫家醫權威名醫魏聰文副院長(台灣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台北北投健康管理學院副院長):健康勝於一切,沒時間健檢並非藉口,台灣的醫療尤其是健檢全球知名,在預防醫學的潮流下,健檢項目也逐漸趨向高階客製化。
l 醫家醫權威名醫賴基銘院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原萬芳醫院副院長)面對癌症罹患人數持續上升,醫療支出持續增加的現況,定期篩檢是早期發現癌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工具。
l 醫家醫權威名醫吳鴻昇院長(秀傳醫療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名譽院長):醫療必須以病人為中心,不能自己閉門造車,要有好的單位整合好資源。
l 禮聘院長級權威名醫,成為家庭專屬家庭醫生及主治醫生,專注服務10%疾病患者及%75%的亞健康隱患者。
l 尊榮客製化健康管理全年服務,依據健康狀況安排五大分級管理,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與生活建議,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50%。
l 高端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全身癌症檢項,包含常見癌症高階影像徹底篩查,全身防癌檢查準確率超過95%,有效掃描杜絕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危險因子,提早預防治療將能大幅提高治癒率。
l 尊享台灣20+頂尖醫院、高端體檢中心的VIP綠色通道全程服務,e問醫答遠距諮詢讓您在海外也能安心。
l 推薦最適醫療機構和領先生技上市企業,將優先共享醫事資源,能做到健康決策個性化、就醫體驗最佳化。
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