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與客體的思維練習-淺讀《人類世的誕生》

cay
·
·
IPFS
·
在過往的地球歷史科學裡,世代的更迭頂替,皆是客觀描述地球因大自然氣候、生存環境變遷,所造成的生物演化與組成的轉變,來錨定地球歷史的分界。是純粹對自然「客體」的探討。然而隨著一連串人類文明的發展,原有地域性的動、植物,甚至包含海洋生物大規模的流動,這種跨洋旅行也將各種疾病、傳染病與不同陸地上的人類相遇與混雜,使得物種跳脫原本的演化脈絡,是人類主體介入客體發展的證據之一。

近日在閱讀的《人類世的誕生》(The Human Planet: How We Created the Anthropocene),這本書是由兩位英國的地球科學家所撰寫,大體是在說明近期在地質科學圈,爭論著是否將「人類活動」對地球所造成的變化,以地質年代定年的方式,定義地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人類世的誕生》中文版書籍封面。筆者拍攝

從這個可能的新地質年代名稱,就能嗅到濃濃的「主體」意味。在過往的地球歷史科學裡,世代的更迭頂替,皆是客觀描述地球因大自然氣候、生存環境變遷,所造成的生物演化與組成的轉變,來錨定地球歷史的分界。是純粹對自然「客體」的探討。然而隨著一連串人類文明的發展,當中作者特別指向哥倫布航海時代,造成原有地域性的動、植物,甚至包含海洋生物大規模的流動,這種跨洋旅行也將各種疾病、傳染病與不同陸地上的人類相遇與混雜,人類大規模死亡,最終使得物種跳脫原本的演化脈絡,而出現新物種,同時也使物種逐漸趨向同質化,是人類主體介入客體發展的證據之一。

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西班牙折衷主義畫家 Dióscoro Puebla (1831-1901) 之作,1862。 圖片來源:Wikipedia

而就生活模式而言,從農耕切換到工商業資本、消費資本主義,除仰賴能源利用,更大程度是集體人類營力(collective human agency)的動員,即是「集體性主體」的展現;時代下,由主流意識成就集體的生活模式,也相對的影響了人類的行為,顯示著主客體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當然也有不受主流意識型態影響的族群,展現主體的獨特性。

科學家在找尋可以定義一個新的「世」時,仰賴地質中的沉積物,他們必須選出一個沉積地層,其中有特定化學或生物變化,作為標記,而這個標記也必須與全球其他沉積層中的轉變有關,此標記才能夠稱為定義「世」的「黃金指標」(Golden Spike),是一種在科學實證主義下對「普同性客體」的探尋。

如果把地球歷史濃縮至一天(24小時)的話。 圖片來源:https://flowingdata.com/2012/10/09/history-of-earth-in-24-hour-clock/

閱讀過程中偶然發現,書寫歷史類書籍的作者都很喜歡用一天的時間來比喻漫漫的地球歷史,在這一天來到午夜12點前不到4秒鐘的時候,人類才出現。綜觀每個代紀物種生存在地球上的時間長度,科學家推敲由人類譜寫的歷史肯定將再延續千萬年的時間,未來的世界不得而知,屆時對於萬物的認識或許將超脫主客體的二元關係。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