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鲤鱼即兴作品】盲人二则,保鲜袋与塑料与隔绝,Crash
第一组作品:
【盲人二则】
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
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箴言书》
失明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da9896e-b665-41ab-b164-0113bbcd151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994a3f7-97d9-4ae2-8f9e-e932f21e24d8.jpeg)
我们如醉者,恍入白色的黑暗。四立的墙低头俯视,如雕像眼目低垂。
一个个在它怀中——急行者急行,缄默者缄默
肩与肩擦过的伤口,相触,又像触及火舌抽离的手——不存在的拥抱
似乎带来一丝慰藉。我们行走于平地,却似悬于死亡的危桥上,多了几块木板。
碰壁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3a0b7c2-33f4-4a28-9171-0a0626f18fbc.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76fd436-7516-408f-9877-b5cee6a96c97.jpeg)
星巴克的咖啡杯难道不是应该拿嘴喝吗?怎么这个人放在眼睛上。
第二组作品:
【保鲜袋与塑料与隔绝】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8ef9799-e2ae-4a14-ab67-0f141c1c6f7d.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0401c2d-2428-4238-9e75-86f68d3727ef.jpeg)
在各种材料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就是保鲜袋:塑料材质,保持新鲜,隔绝。这些关键词一起构成了我们这次行为艺术的叙事核心。
首先是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在压力下发生形变之后的静态效果具有相当强烈的动态感,促使我们继续向这个概念探索,利用薄塑料与水与风的相似性,我们首先提出了杯中龙卷的概念。
然后是保鲜袋的功能性,我们抽象出了“隔绝”和“保鲜”这两个概念,我们于是尝试着在身上寻找能够被隔绝和保鲜的物品。最后,我们发现身上的airpods一定程度上也利用它“降噪”的特性,承担了隔绝的作用,即在深度异化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人和人拒绝交流,带上降噪技术的耳机互相隔绝非必要的联系。
借此我们利用塑料的视觉特性和保鲜的概念,将airpods与我们的世界二次隔绝,形成了一个airpods麦旋风,尝试表达要从赛博产品之中“拯救”人和人之间的自然的关系这样的主题。而我们的其中一位组员对此提出了异议,她认同airpods所带来的孤立感实际上在面对世界之时是一种安全的保护。恰好她的airpods壳上有一个拉环,我们便将拉环置于麦旋风的风暴之眼上,让观众决定是否把它从风暴里拉出来——如果你想,你可以解救出你的airpods。于是,你便可以借此思考,airpods,以及它所象征的隔绝,究竟是否是现代对人文世界的摧残,还是一种对于个体的保护。选择权于是交给了你。
在此之上,我们利用了保鲜袋的保鲜概念,继续尝试表达了自己对于珍贵事物的想法。我们分别保护了:有纪念意义的戒指、手机、以及空气——用来表示什么都没有,举起多高就表示它有多重要。最后的最后,空气的袋子被打破了,一声巨响之中,袋子归于什么都没有,如同所有的意义都回到空气之中,这场表演于是结束了。
第三组作品:
【Crash】
作品由三位表演者完成。表演者均用蓝色医用无纺布蒙住头部与面颊。一位以跪坐姿势贴墙摸索前行,一位在空间中随机摆放的椅子中跳跃,一位嗫嚅着在椅子间爬行并不时用手敲击地面 。作品通过感官剥夺与行进中的重重障碍表现身处异乡的群体因语言、观念导致的失语、迷茫及身份认同不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faea8b58-3923-4516-bd07-0cdac689c48c.png/publ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