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化
我大學前都生活在華人圈子。班上有土著和馬來人,但是都僅限於課業和日常打招呼。馬來餐除了中學的食堂的食物以外,我沒吃過,最多吃過roti canai (印度煎餅)。話説,我中學食堂的食物挺糟糕的,菜單一成不變,也不衛生。
讓我接觸大量的馬來文化是上國立大學的開始,已經聽説大學會有很多的馬來人,因爲他們比較容易上到國立大學(馬來西亞一直有宗族不平等),剛好我的大學在回教徒居多的州屬,所以真的好多馬來人。
馬來西亞現在有三個州屬是在星期五和六是周末——柔佛、登嘉樓、吉蘭丹。星期五是周末是因爲回教徒要祈禱。
第一個culture shock是周末時間改變了。
但是也沒多shock啦,反正一個星期7天,休息天數還是一樣。
我會覺得時間過得比較快。星期四就接近周末了呢,雖然説星期日是工作日,但是沒差啦,我沒有很依戀周末。
所以在回教州是Sunday blue,但是我沒聼人説過這詞XD
學校附近沒有豬肉吃,都是馬來檔口,沒有華人/印度人檔口。
我不是豬肉的狂熱者,我比較喜歡吃牛肉,鷄蛋也很喜歡,是肉我都喜歡。
剛來到大學時候是住宿舍的,新生不會帶交通,多數人會選擇租車/Grab去買東西或者趴趴走。我的那群朋友是租車黨,周末時候如果有空,就會去唐人街吃豬肉。但是,唐人街的食物有點小貴,我們被當成游客來宰。
我吃馬來餐也吃地超級習慣,沒有過渡期,只要是食物,我都不抗拒,我也吃辣,沒有敏感,不忌口。
説到牛肉,有好些華人不吃牛肉,因爲家裏拜觀音。
我遇見一個道德魔人,她說,你知道牛放屁排出來的green house gases多麽多嗎?bla bla bla。是,我聼她在吹她的正義感。
目前爲止我只遇到兩個和我一樣吃牛肉的華人大學生,我們會一起討論哪一家的牛肉很好吃。
洗屁股。
每間厠所都有bum gun。
就是個用來洗屁股的水槍。
從小到大我是用厠紙來擦屁股的,直到我上大學。我也忘了什麽契機讓我第一次開始使用它。我覺得屁股水槍真是太方便了,我省了不少的厠紙。
菊花其實很脆弱,表面上又凹凸不平,用水洗是比較溫和和乾净的。
以後我有家了我也會裝屁股水槍。
屁股水槍就像水龍頭啦,也會用來衝洗馬桶和地板。
我以前是dog person的。我不理解貓的傲嬌,我不屑。
我不理解爲什麽貓咪在馬來圈子裏面這麽熱門,大家看到了都會來擼一把,在吃飯時候有貓咪走近就會主動喂食,雜貨店一直都會賣小包的貓糧。我宿舍門口常常也會有吃剩下的貓糧,估計是鄰居們喂貓,但是不及時清理會惹螞蟻。
我也不知道我身上發生了什麽事,我變成cat person了。我現在覺得狗亂吠很吵。
我嗅過貓屎味,真是太臭了,但我還是覺得貓咪可愛。
狗也很可愛的,我并沒有討厭狗,只是更喜歡貓了。馬來區很少很少狗,貓咪就多到爆炸,看多了就會喜歡上了。近墨者黑啊。
我的馬來語變得溜了一些,這個是之前沒有過的經歷。
我SPM的馬來語拿A+但是説話會卡,甚至用詞不當,是蠻丟人的。
舉個只有會馬來語和華語的人才看得懂的例子。
我去圖書館還書,我跟圖書館管理員說:”Saya nak bayar buku."
bayar在華語是還錢的意思,但是我沒注意這個字只能用在還“錢”。
我還被圖書館管理員譏笑了,他們笑我“kenapa minta bayar?(爲什麽要還錢?)" 絕對是譏笑,還有一點看不起我。
丟臉,但是我也很理直氣壯沒有下定決心要把馬來文説好,得過且過,反正去mamak能好好表達我要吃什麽就好了。
我上傳過一張我包頭巾的照片。那時候是我跟馬來朋友玩high了,我請她幫我包頭巾。
後來我收到幾封訊息,問我是不是進回教了?
他們以爲我在回教區裏面生活就會進回教。
我本身沒信仰。哪裏好我就會參考哪裏。
但是他們的反應很怪,就算我真的進回教又如何呢,呵呵。
偏見放一邊了會開心許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