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七宗「罪」變成七件「成就」:「狗熊」特朗普vs「英雄」拜登

JC
·
·
IPFS
·
剖析了在特朗普與拜登兩個不同政府時期,相似政策如何因政治立場的不同而受到截然不同的公眾與媒體反應。從疫情防控的旅行禁令到對外貿易政策的不一致評價,這些案例顯示了政治認同如何塑造我們對政策的看法,進一步反映了媒體如何根據政治氛圍選擇性地報導事件,以及社交媒體如何加劇了這種偏見的分裂。文章透過辛辣且具有反諷的文風,呈現了政治舞台上的雙重標準和真相的相對性。
美國優先 vs 重建更美好

當政治成為了戲劇,每一個政策都不過是角色們的服裝更換——疫情時的旅行禁令、WTO的改革、以及那神秘來源的病毒,這一切在特朗普與拜登的手中戲味十足,演繹著相同的劇情卻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

首先來看特朗普的「旅行禁令」,當時他因為封鎖來自中國的航班而被指控為歧視的行為。然而,當拜登接棒,以更嚴格的封城措施出現時,這一政策似乎變成了必要的防疫措施,而非歧視的象徵。這不禁讓人想問,政策的本質是防疫還是歧視?或者,這只是看誰來執行?

接著,特朗普時期提出的新冠病毒「實驗室洩露說」最初被視為荒謬的陰謀論。但是轉眼間,這一說法在拜登政府時期逐漸被主流科學界和政府部門認真考慮,甚至開展進一步的調查。這是否意味著,真相有時只是隨政權更迭而變的說法?

而「美國優先」政策,特朗普推動制造業回流,被批評為反全球化的倒退。然而,拜登同樣推動類似政策,卻被視為支持美國工人的高瞻遠矚。看來,在政治的世界裡,誰是執政者似乎比政策本身更重要。

至於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戰,使用關稅作為武器,被媒體與政治對手大加批評。而當拜登繼續使用相同的策略時,這一行為卻被解釋為對抗不公平貿易的必要手段。顯然,關稅本身不帶正義與邪惡,一切都取決於誰在使用它。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對沙特的雙重標準。特朗普因為與沙特的密切關係而被批評,尤其是在卡舒吉案件後。但當拜登繼續與沙特保持聯繫時,這種關係似乎更多地被看作是地緣政治的現實政策。看來,人權問題也能隨政治風向而改變重要性。

最後,那些經濟刺激政策,特朗普的減稅和直接支付措施被視為增加國債的危險舉措,而拜登延續甚至加大的財政支出則被稱頌為救國於水火之政策。經濟學似經濟學似乎也是一門相當靈活的科學,其原理能隨政治需要而調整。

前任政府與美國經濟,概念圖

當我們檢視特朗普與拜登政府在相似政策上遭遇的迥異反應時,不難發現這些案例背後流淌著一條相通的血脈——政治的選擇性失憶症,以及媒體的方便偏見。這種現象不僅凸顯了政治立場對公眾認知的強大影響力,更反映了我們如何被政治議程所操控,讓相同的行為在不同的政治光環下,裹上了截然不同的道德外衣。

從疫情管理到疫情起源,從國際貿易到經濟刺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政策由一位政治人物推出時,這個人的黨派標籤似乎比政策的實際內容更重要。特朗普的旅行禁令被視為對外界的恐懼與歧視,拜登的類似政策卻被認為是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當政策的兩面性被政治立場的遮光板所遮蔽時,公眾的反應也自然分裂為支持與反對的兩極。

這背後的原因何在?首先,政黨認同強化了信仰偏差,使得相同的資訊在不同的政治認同下有了不同的解讀。其次,媒體的角色不可小覷,它們在塑造公眾意見的過程中,常常基於觀眾基礎的偏好來選擇角度,描繪出符合既定敘事的畫面。再加上社交媒體的迴響室效應,使得這種分裂與偏見得以迅速放大並固化。

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在評價一項政策的好壞,而是在衡量它如何契合或挑戰我們的政治立場。這不禁讓人懷疑,當政策成為了政治角力的工具,真正的公共利益還剩下多少?政治人物和媒體似乎都在玩一場精心設計的遊戲,而我們不過是場中的棋子,被高高在上的玩家擺布。

最後,不得不說,這整個政治戲劇讓人不禁想起那句古老的諺語:在戰爭和愛情中,一切手段都是允許的。看來,在政治的世界裡,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只是,當我們站在政治角力的煙霧中時,別忘了偶爾清理一下那些污迹斑斑的眼鏡。

現任政府與綠能政策,概念圖

10歲小孩版

  1. 處理疫情:特朗普老師說要限制人們來學校,以免傳染病毒,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對的;但後來拜登老師也做了類似的事情,大家卻覺得這是為了保護大家。

  2. 病毒來源:特朗普老師說病毒可能是從某個特定的地方來的,起初大家都不相信;後來拜登老師說要調查這個說法,大家就開始認真考慮了。

  3. 讓工作回來:特朗普老師想讓很多工作回到學校,有人批評他這樣做不好;拜登老師也有類似的想法,但人們卻覺得這是在幫助大家。

  4. 經濟刺激:特朗普老師給大家發糖果,希望讓大家開心,有些人卻說這樣會讓糖果變得不夠分;拜登老師也發更多的糖果,但大家認為這是必要的。

  5. 和沙特的關係:特朗普老師和一個遠方的學校保持友好,即使那個學校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拜登老師雖然說要改變,但後來還是和那個學校保持了友好。

正評與負評,概念圖

新聞背景

改變WTO

拜登政府正在尋求對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改革,而不是徹底放棄。這種改革重點在於使WTO更現代化、更能公正處理全球問題,如氣候變化和貿易不平等。然而,這些改革措施與特朗普政府時期的某些策略實際上有著高度相似性,特朗普也曾強調改變和批評WTO的必要性。因此,儘管拜登政府的策略包裝上似乎更重視多邊合作和全球參與,但在實質上,兩位領導人在如何處理國際貿易框架上的核心態度是相似的,都旨在推動符合國家利益的改革。

Reference:

關稅制裁

最近,拜登政府提出了對中國鋼鐵和鋁進口產品增加關稅的計劃,意在三倍提高現有的關稅率。這一舉措旨在回應中國在貿易實踐中的不公平行為,並保護美國的鋼鐵和鋁行業。這一政策變化反映了拜登政府對於加強國內產業保護和對中國經濟策略持續關注的態度 oai_citation:1,FACT SHEET: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 Announces New Actions to Protect U.S. Steel and Shipbuilding Industry from China’s Unfair Practices | The White House oai_citation:2,Biden Calls for Tripling China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Imports Amid Trade Concerns

此外,拜登政府還在努力加強與墨西哥的合作,以阻止中國鋼材通過墨西哥以優惠稅率進入美國市場,這是對抗避開美國關稅的策略的一部分 oai_citation:3,Biden Calls for Tripling China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Imports Amid Trade Concerns

這些措施表明,即使在拜登政府推進國內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項目,刺激對鋼鐵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依然是其重要政策之一。这些政策旨在维护美国工业的竞争力,并在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中争取更多的蓝领选民支持 oai_citation:4,Biden Calls for Tripling China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Imports Amid Trade Concerns

兩任政府,概念圖

歷史閃回

  1. 處理COVID-19疫情

    • 特朗普:在疫情初期實施了對中國的旅行禁令,被一些人批評為帶有仇外心理。

    • 拜登:實施了更嚴格的國內政策,包括口罩令和疫苗推動,被視為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

  2. COVID-19起源

    • 特朗普:推動了新冠病毒起源於武漢實驗室的理論,最初被許多人視為陰謀論。

    • 拜登:下令審查COVID-19的起源,包括實驗室洩漏理論,這導致科學界和情報機構更認真地考慮這種可能性。

  3. 「美國優先」與製造業回流

    • 特朗普:推動政策將製造業工作帶回美國,被批評為反全球化。

    • 拜登:同樣推動加強美國製造業的政策,但這被框架為確保供應鏈安全和支持國家安全的努力。

  4. 經濟刺激政策

    • 特朗普:通過大規模稅收減免和直接向公民支付刺激支票來回應經濟衰退和COVID-19疫情的影響。

    • 拜登:推行了包括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在內的經濟刺激措施,旨在進一步應對疫情和促進經濟復甦。儘管同樣增加了財政赤字,但這些措施在他的政治盟友中通常受到較高的評價。

  5. 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

    • 特朗普:儘管存在如賈馬爾·卡舒吉被殺等爭議,仍保持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密切關係,強調戰略利益超過人權關切。

    • 拜登:最初承諾以人權為重點重新評估與沙烏地的關係,但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基於戰略考量繼續與該國互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