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說我的親戚
上次的自我介紹,只說到了我父系這邊的情況,沒說到母系那邊的親戚,藉此機會剛好也思念一下他們。
爺爺(祖父)在家族裡是老大,比他小的還有二爺爺、三爺爺、四爺爺、五爺爺、六爺爺、七爺爺,對應的也有七個奶奶。這個家族是整個村子裡的叫法,其實已經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血緣關係了,平時大家也沒什麼聯繫,只有春節(農曆新年)的時候去拜年,我這種小輩就跟隨父輩,挨家挨戶去磕頭,拜新年,祭拜故去的長輩。
爺爺去世了,奶奶(祖母)是老大,每年正月初一從奶奶家開始拜年磕頭,一直在村子裡轉,等到把七大家拜完,一上午就過去了。我小時候在農村,還參加這個拜年活動,後來離農村越來越遠,所以印象越來越模糊,見到人多半也不認識了。說到血脈親戚,這些人都算不上的。
爺爺奶奶(祖父祖母)是我的血脈親戚,爺爺是小時候跟著他媽媽(曾祖母)逃荒到山西的,大概是上個世紀30-40年代吧,曾祖母改嫁給曾祖父,她當時有兩個小孩,一個留在了原先的家裡(陝西),一個跟著她一起改嫁到了馮家,我的爺爺也改姓了馮,做了馮家的養子。爺爺的親弟弟一直在陝西的,不過他們姓宋。關於曾祖父,我從來沒聽過,對曾祖母的了解也只有這一段父輩的回憶。
爺爺後來去了隔壁的隔壁村的女子,也就是我奶奶了。我奶奶的媽媽(外曾祖母,我們都叫姥姥)我還有印象,小時候媽媽去世的早,奶奶照顧我,奶奶經常帶著我回娘家,去看姥姥,老太太精神很好,經常給糖果吃,大概我讀初中的時候,姥姥去世了,高壽,九十三歲。姥姥一共三個孩子,奶奶是老大,奶奶還有一個妹妹(老姨)、一個弟弟(老舅)。老姨嫁到另一個村子的程家了,有一大堆子孫,我和她的一個孫子一起讀過初中,所以我以前還去過那邊的,不過後來就逐漸斷了聯繫。老舅算是他們家族之光吧,老舅參加過當年的朝鮮戰爭,見識過戰爭的殘酷,小時候還聽他講過故事。戰爭結束後,他入讀了西安交通大學,後來和老舅媽結婚生子,留在了重慶,順便說一下,老舅媽是新疆醫學院畢業的。後來他們有兩個兒子,他們的後代都是重慶人了。2017年的時候,老舅住院,我和幾個爸爸還一起去重慶探望過。奶奶家的人都很長壽,奶奶今年91歲了,老姨和老舅也快90歲了,但他們都平平安安的。
接下來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都是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通過媒人介紹,外公外婆見爸爸一表人才,雖然家裡窮了點,但小伙子很上進,所以就答應了這門親事。大概是1986年的時候吧,他們結婚了,住在農村的窯洞裡。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哥哥出生了,哥哥出生剛滿月,外婆就去世了,所以我對外婆沒有任何印象,四年後我才出生。現在想來,農村的生活還是很苦的,尤其是80年代的中國北方農村。我一直很喜歡上海,就是因為小時候聽爸爸講,上海有多麼繁華。
父系這邊,我還有幾個伯伯叔叔姑姑,分別是大爸、三爸、四爸、大姑、二姑、三姑,大姑排行老大,聽說當年學習很好,但家裡實在沒錢供養,吃飯都是問題,哪兒來的錢讀書呢,後來嫁到隔壁村的張家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孫子孫女就更多了。大爸排行第二,當了一輩子工人,娶了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村的大媽,有兩個兒子。二姑排行第三,嫁給了本村李家,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姑排行第四,嫁給了隔壁的隔壁村王家,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爸爸排行第五,娶了媽媽,有兩個兒子。三爸排行第六,娶了隔壁村的三媽,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四爸排行第七,娶了隔壁的隔壁村的四媽,有一個兒子。這麼看來,我家還算枝葉繁茂,當時政府鼓勵生育,所以奶奶生了8個小孩,有一個伯伯夭折了,還剩7個孩子。到了我這一代,政府開始計劃生育,所以農村一般都是2個小孩。
母系這邊,我還有幾個舅舅姨媽,分別是大舅、二舅、大姨、二姨、三姨、小姨。大姨排行老大,嫁給了隔壁的隔壁村,有兩個兒子;大舅排行第二,娶了大舅媽,有兩個女兒,大舅60年代參軍入伍,在北京服役,已經是營級幹部了,聽到外婆去世,直接轉業回老家了;二姨排行第三,嫁給了隔壁村,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姨排行第四,嫁給了隔壁村,和二姨在一個村,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二舅排行第五,娶了二舅媽,有一個兒子,二舅70年代參軍入伍,也在北京服役,當年中美建交,他給美國的總統站過崗的,不過他也是事後才知道的,我也是小時候聽他講故事聽說的,後來準備在部隊提干的,聽說外婆去世,直接退伍回老家了;媽媽排行第六;小姨,我沒印象,小時候可能見過,聽說有一個兒子,後來媽媽去世了,爸爸又找了後媽,母系這邊聯繫便少了。
再來說後媽這邊,後媽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她的大哥和弟弟在老家,二哥80年代讀了大學,後來在中科院讀研後留在北京了。
再來說說目前的這個家吧,爸爸有兩個兒子,後媽有兩個女兒,重組了一個家庭。哥哥最大,接著是兩個姐姐,我最小。現在哥哥和我四海為家,在外飄蕩,兩個姐姐都嫁人了。
這些就是我的親人了,有好多人已經很久沒聯繫沒見面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雖然是個不戀家的人,但一個人漂泊在外,偶爾還是會想家的。
希望早日找到另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