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專訪】數位身分的捷徑就是數位監控!台版 DID 如何繞遠路保護隱私?ft. 數位發展部黃豆泥
引述自由時報:
數位發展部今年起推動「數位皮夾」(Digital Identity Wallet),預計明年推出正式版本,後續規劃要介接行動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未來民眾可將各式數位卡片或憑證,存放在手機的數位皮夾內,來辦理各項公務機關或私人企業服務。
數位皮夾和現有的Google錢包、Apple錢包有何不同?數位部表示,兩者功能不同,數位皮夾用於保護民眾的身分隱私,手機錢包主要處理金融服務,但兩者服務可相輔相成。
數位皮夾將協助民眾從各管道介接不同卡片,數位部強調,皮夾的安全機制將在確保民眾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才會授權第三方應用端查驗卡片資訊,並採用資訊最小揭露原則,應用端僅能查驗與取得業務所需的特定資料,而非卡片上所有的資料。
近期台灣數位發展部提出數位皮夾(Taiw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的構想,我稱它為「台版 DID」。以前政府打造的數位建設通常是封閉式,例如健康存摺 APP 只能放政府的東西,大家平常沒事不會打開。
但台版 DID 是個人、商家都可以一起使用。如果哪天大家覺得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都可以放進數位皮夾很方便,即便是外國人也可以用同一套工具發行數位卡片,放進別人的數位皮夾裡。但數位世界的監控無所不在。這集內容著重在隱私上,因為數位身分常常一不小心就會走歪變成監控工具。
以社交登入為例,它雖然方便卻也是一種網路監視器,用來監控每個人的網路足跡、投放廣告。中國打造的 RealDID 也是相同邏輯,只是監控者變成政府,用途更廣。因此,這整集都沒討論到數位皮夾會為日常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如果沒有確保隱私,便利就成了糖衣毒藥。這集豆泥和我討論數位皮夾採用的驗證方法和社交登入、國家登入都不一樣,它就像是紙鈔的浮水印一樣,驗證時只有你我知道
👉 點此收聽 👈
這集內容包含:
什麼是數位皮夾?和中國政府的 RealDID 有何不同?
為何打造數位身分的捷徑就是數位監控?兼顧隱私等於是繞遠路
原來健保卡也可以簽章?數位皮夾的私鑰怎麼管理?
美國推出的數位身分遭遇哪些阻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