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基德〖聖殤〗論以愛為名的報復與救贖

浴巾
·
(修改过)
·
IPFS
·
「愛,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感,就是不斷地以自虐騷擾你,直至死亡。於我而言,愛情或許是動物本能的一種回歸,它應該是在消滅類似理性、道德性、社會地位和階級之後,才開始的一種純粹的感情。」─金基德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圣殇#/media/File:Michelangelo's_Pieta_5450_cropncleaned_edit.jpg

“聖殤”一詞其實是米開朗基羅的一尊雕像之名稱。Pieta在義大利文裡的意思指『憐憫』。而雕像中的兩人正是耶穌與聖母瑪麗亞,因為耶穌身負重傷躺在瑪麗亞懷中,而身為人母的瑪麗亞露出痛苦的表情看著親身兒子,不捨、無助、心疼的情緒縈繞整座雕像。

故事大綱:

康道(李廷鎮 飾)是一名從事高利貸討債工作的男人。他冷血無情,總是以慘絕人道的手法威脅欠債者還錢。某天,一個中年婦女(趙敏修 飾)來到了康道的面前,自稱是其母親,並表示康道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雖然康道不相信眼前的女子,甚至動手毆打並侮辱她,希望能逼迫其知難而退,不過中年女子仍耐心地陪伴在康道身邊。漸漸地,兩人開始了一段打破道德禁忌的「母子關係」。

https://www.pinterest.com/pin/39125090486027083/

女性視角:

這部電影是圍繞著母與子的關係打轉。從女主角的觀點出發,起初她認為康道只是個冷血、慘無人道的討債者,害自己的兒子受不了高壓式的討債而自殺。女主角一心覺得兒子的死全是李康道的錯,因此她擬定了一個縝密的報復計畫,要讓康道了解親人死去的痛苦。她突如其來地出現在康道的面前,聲稱自己是當年拋棄他的親生母親,打亂了他原有的生活秩序 - 那個得過且過無須負任何責任的人生。

起初,康道根本對這個“意外”的媽媽不理不睬,反正都已經過了沒有母親的30年了,「母親」這個角色實為可有可無?而女主角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仍緊緊跟著康道,希望他能相信自己。甚至忍受不少康道對自己身心上的侮辱,或許因為康道也渴求著愛與慰藉,也或許是因為他在自己討債的債務人中,發現了母愛的美好。康道選擇相信女主角,而也正因為他的相信、他的慰藉,漸漸改變了討債的方式。開始懂的換位思考,康道有了想要守護的對象,甚至為了母親,康道答應她會辭掉這份工作,下定決心要好好生活,重新開始。

可惜,康道個性上的改變,卻怎麼樣也改不了女主角的初衷,手上織的紅白毛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提醒也是唯一的寄託,提醒著自己相久(親兒子)如何地死去,將自己的精神寄託在這件毛衣上,才能稍作安慰自己正跟殺兒兇手同居。

故事後半段,女主角自導自演了一齣自己被壞人綁架的戲碼,心急如焚的康道真以為母親被綁架,找了又找最後跑來相久的店裡,看了他生前的遺書,坐在他的輪椅上不知不覺睡著了。

   等到最後康道真的找到了女主角,卻無法上樓救她時,他終於崩潰了。甚至跪下來求不存在的綁架犯放了自己的母親,可以代替女主角死,站在高樓上的女主猶豫了,雖然復仇計畫到了尾聲,自己可以還給兒子一個公道。不過,心中卻對眼前這個孩子感到深深愧疚感,在執行整個復仇過程中,女主角其實早已把康道當作自己的孩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復仇到了盡頭,她用她的母愛看見了康道以殘忍作為保護膜的軟弱與無助,以及冷血心腸下生性善良的一面。她無法憎惡康道,也希望能對相久有個交代,所以在紊亂的掙扎中,女主角選擇了一躍而下,結束自己在這世上無緣道破的愛恨情仇。

因為,康道和相久,都是孩子,都是自己的兒子。

以女主角的視角出發,故事到此已結束。

角色目標、動機、衝突:

https://www.pinterest.com/pin/292452569532066058/

從假母親出現的前後來看李康道的目標和動機,一開始其實是看不出來的,因為從電影中能發現他並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一個使自己認真過好人生的動力,渾渾噩噩,每天例行公事就是討債,就算要對債務人實行殘酷的方法,也毫不在意。直到聲稱是自己母親的女主角出現,自此,康道的世界全然崩盤,重組,開始和外界產生共鳴。康道有了一個全新的目標,就是能好好守護「媽媽」,因為對愛有了期望,所以辭去了那份傷害人的工作,希望兩個人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直到最後女主角死去,康道也喪失了唯一的寄託,心靈的依靠,進而選擇在最恨自己的一位女性的車底自殺。

反觀女主角的動機則非常明確,就是施行以愛為名的報復,人常說“為母則強”,為了自己死去的兒子,她忍受了許多委屈,只為了達到復仇的目標。而我認為在女主角的心裡真正的目標,是想要給自己一個救贖,釋放自己因為喪兒走不出的痛苦。然而,到最後一刻,女主角雖然目標一樣,心境卻不同了,用自己的死了結一切痛苦,卻再次體會到母愛的重現,和對康道的憐憫,讓死去不全然只存在復仇的意義。

這部電影的衝突點很多,而最大的衝突就在於女主角的欺騙和男主角的信任。兩個人的目標跟觀點相異,一個復仇的終點是死亡,而另一個卻渴望著重生。劇終則是兩敗俱傷,儘管女主角表面上看似達成了目標,但卻有種說不出的遺憾與惋惜,而男主角在失去自己生活的動力後(母愛),看見了過去的罪孽,『母親』謊言中蘊藏的愛意,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彌補行屍走肉的一生。此外,還有強大與卑微(討債與被討債)、富有與貧窮(討債公司和市井小民)、暴力與懦弱(康道和債務人)、累贅與負責(殘廢的丈夫和養家的妻子)、貪婪與無欲(世人和和尚)、悟道與矇昧(改變的康道和之前的康道)、擁有與失去(有母親和沒母親)。

何謂財富:

https://www.pinterest.com/pin/311874342952508823/

在『聖殤』裡頭,金錢一直被提及數多次,錢是什麼?「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的結束」電影裡的這句台詞,不只暗示了兩位主角最終的命運,也告訴每個觀眾錢能讓人們失去原有的理智,甚至能為了它做任何事。只有真正無情的人,才能在金錢制霸的遊戲中獲得勝利,而足以報復這種人的辦法,就是讓他變得有血有肉,體會到人性中最脆弱柔軟的一面。因此,女主角出現了,以康道母親的身份。因為母愛,正是這世上唯一不能用錢買到的東西。當康道開始改變後,看見了為了新生兒自己選擇殘廢,好來詐取保險金的父親;以及不惜一切借鉅額金錢也要孤注一躑的老人,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還不出錢。「錢是什麼?」的疑惑再度出現,在人與人連結的生命之外,它什麼也不是。然而,當人們開始有希望、夢想、目標、愛和擁有,金錢才開始有了價值與意義。

挑戰倫理道德的禁忌愛戀:

https://www.pinterest.com/pin/8022105563970512/

假如在剛看完聖殤的一開始問我,這是否為一愛情電影,我可以很斬釘截鐵的說不是。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愛情電影是正常的兩人關係,從相知、相愛進而相惜。反觀這部電影的架構中心在於「母子」,又何來愛情之說?不過靜下心來觀賞這部電影,我反而覺得是自己對愛情加上太多刻板印象了,像是年齡的差距、親人的關係、還有女主角心裡的秘密。拿掉愛情的禁錮,我想,我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回答,像是康道的呵護、依賴、有意無意的任性耍小脾氣、與佔有慾、甚至可以為了女主角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為保她平安。不就像極了在熱戀中的情侶嗎?電影中有一幕讓我特別震撼,就是他們手挽著手一起去街上逛街,雖說是失而復得的母親,但在我眼裡會覺得他們跟其他身邊的情侶沒有什麼不同。最後雖然康道終於明白這位女子根本不是他母親,但他還是默默待在一位在死者旁邊,懷念著有人願意付出愛與被他愛的溫存。拿掉世人本身對愛情的定義上的所有枷鎖,我雖不能肯定的是一部愛情電影,但卻也無法否認裡頭有愛情元素的存在。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