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閱讀分享: 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 (東加豆)

東加豆
·
·
IPFS
·

微故事+閱讀分享: 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 (東加豆)

微故事+閱讀分享: 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 (東加豆)

在那維港之畔,有個名叫(阿樂)的老者,平素嗜書如命,對《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一書情有獨鍾。一日,他忽發奇想,欲將書中智慧化作生活實踐。

阿樂自稱「認知症」專家,逢人便講:“老友記,莫怕忘事,此乃人生必經之路。”街坊們笑其天真,可挺佩服他看得開。某天,阿樂決心舉辦一場“忘事大賽”,招呼全港的失智老頭老太都來參加。比賽規則極為簡單:誰能記得最少事情,誰便是勝者。

開賽當日,參賽者眾多,個個懷著好奇之心而來。可是,有不少人失去資格。"哎!平時老是忘記,怎麼今天記得那麼多?真是豈有此理!"

一位婆婆竟連自己姓名都忘了,引得全場哄笑,不記得是正常,記得才是不正常呀!

又有一位伯伯,只是反覆念著念著孫仔的名字,其實是他兒子的名字,惹來陣陣掌聲。

(這樣也有掌聲?對!這樣就有掌聲,就是叫大家開懷大笑,刺激一下系統,讓血液流動流動,氧氣走動走動。

阿樂自己上台,宣佈自己是唯一記得所有參賽者名字的人——但他隨即轉身,向觀眾鞠躬道:“其實,我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一刻,眾人才領悟到,原來阿樂所說的“忘事”,並非真的要大家去忘記一切,而是教導人們接受生命的無常與變遷。而是要大家坦然面對人生的變幻莫測,如同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與其苦苦掙扎,不如優雅地接受被淋濕的命運,人生嘛,也是如此。

然而,這裡的人,不再追求完美的記憶,卻記起那某一刻的情感聯繫,比如:"媽媽拖著我去買菜,我拖著女兒去買糖。"一位失智的老婆婆說。

故事落幕之後,“忘事大賽”不僅讓大家重新認識到自我價值,不管是青青春年少,還是遲暮之年,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值得被尊重與珍惜。面對衰老與疾病,不必過於悲觀,因為,即便是失去記憶,也不代表失去了愛的能力。

微故事完!

書本簡介:

書名: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

作者: 長谷川和夫, 猪熊律子  

譯者: 林姿呈

出版社:朱雀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語言:繁體中文

《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詳細分析與重點整理

這本書是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和夫醫師,以第一人稱自述罹患失智症後的經歷、想法與感悟。全書內容豐富,涵蓋個人經歷、失智症專業知識、照護經驗、社會政策反思等面向,並穿插作者的人生哲學與宗教信仰。以下將從幾個層面詳細分析本書,並整理其重點:

一、 作者個人經歷與感悟:

  • 失智症的發現與公開: 長谷川醫師於2016年左右察覺自己記憶力衰退,2017年公開坦承罹患失智症(嗜銀顆粒性失智症),並在2020年2月寫作本書時已91歲。他公開患病的理由是希望破除社會對失智症的誤解與偏見,讓大眾正確認識失智症,並建立友善的失智症社會支持系統。

  • 失智症的真實樣貌: 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失智症並非固定不變的狀態,而是會因身心狀態而時好時壞。他強調失智症患者並非「什麼都不懂」,而是「生活上的障礙」,主要特徵是日常活動能力下降。

  • 信仰與面對疾病: 基督教信仰是作者面對疾病的重要支柱,幫助他坦然接受失智症,並積極生活。他認為罹患失智症是「正常」的,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這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

  • 生活與人際關係: 即使罹患失智症,作者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例如看電影、上教會、與朋友聚會等,並在家人與社會的支持下維持著相對正常的生活。他強調維持普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周圍人的支持對減輕失智症障礙的關鍵作用。

  • 自我反省與坦誠: 作者坦誠面對自身不足,例如曾因詞不達意而冒犯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屬,並為此道歉與反省。他鼓勵失智症患者坦然面對疾病,並與他人坦誠相待。

二、 失智症專業知識與見解:

  • 失智症的定義與種類: 書中詳細解釋失智症的定義,並介紹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並說明其病理機制、症狀表現與診斷方式。

  • 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 作者詳細介紹自己研發的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HDS-R),說明其設計理念、測驗項目、評分標準以及注意事項。他強調量表僅為診斷工具之一,需結合其他檢查與臨床判斷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 失智症的診斷流程: 書中說明失智症的診斷流程,包括問診、神經心理測驗(如長谷川式量表、MMSE)、腦部影像檢查(CT、MRI、SPECT、PET)等。

  •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 作者也說明MCI的定義與特徵,並強調即使被診斷為MCI,也不必過度沮喪,應密切關注病情發展。

  • 失智症的預防: 書中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降低失智症風險指南,包括運動、戒菸、營養均衡、適度飲酒、認知功能訓練、社會參與等。

  • 可治療性失智症: 作者指出,有些失智症是可以治療的,例如常壓性水腦症,強調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三、 失智症照護與社會政策反思:

  • 以人為本的照護: 作者大力推崇湯姆·基伍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照護」理念,強調尊重患者的個性,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提供照護。

  • 日常生活中的照護技巧: 書中提供許多與失智症患者相處的實用技巧,例如仔細聆聽、耐心等待、維持簡單的生活環境、不要剝奪患者的職責、保持微笑等。

  • 日間照護服務與機構短期入住: 作者分享自己利用日間照護服務與機構短期入住的經驗,並肯定這些服務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的幫助。

  • 失智症友善社區: 作者呼籲打造失智症友善社區,讓失智症患者能安心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

  • 「痴呆」正名為「認知症」: 作者參與了日本政府將「痴呆」正名為「認知症」的過程,並說明其原因與意義。

  • 日本失智症政策: 書中回顧日本失智症政策的發展歷程,包括介護保險制度、成年後見制度、失智症政策推動綜合策略等,並對其成效與不足之處進行反思。

  • 國際合作與經驗交流: 作者強調國際合作與經驗交流的重要性,並分享日本與其他國家在失智症照護方面的經驗。

四、 本書的重點:

  • 失智症並不可怕,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課題。

  • 失智症患者並非「什麼都不懂」,而是生活能力下降。

  • 維持普通生活,並獲得家人與社會的支持,對失智症患者至關重要。

  • 以人為本的照護是失智症照護的核心。

  • 早期診斷與預防,對延緩失智症的發展至關重要。

  • 建立友善的失智症社會支持系統,是社會的責任。

  • 坦誠面對疾病,並積極生活,是失智症患者應有的態度。

五、 本書的價值: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豐富的失智症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以一位失智症專科醫師的第一人稱視角,真實呈現失智症患者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生活、生命與死亡的深刻思考。它不僅能幫助大眾正確認識失智症,也能為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與實質的照護建議。同時,書中對日本失智症政策的反思,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最後,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哲學思考,更能給予讀者啟發與反思。

總而言之,《身為失智症專科醫師,我罹患了失智症》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它不僅是一本關於失智症的專業書籍,更是一本關於生命、信仰與人性的深刻哲理之作。

作者簡介:

長谷川和夫

長谷川和夫醫師,1929年誕生於愛知縣,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畢業(1953年)。其畢生致力於老年精神醫學領域,1974年發表劃時代的診斷工具「長谷川式簡易智能評估量表」(1991年修訂),為失智症診斷帶來重大突破。他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協助日本主辦首屆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1989年),並於2004年擔任厚生勞動省研討會委員,促成「痴呆」正名為「認知症」。 長谷川醫師不僅是失智症醫療權威,更倡導「以人為本的照護」,被譽為失智症照護的先驅。其成就獲得廣泛肯定,榮膺「失智症照護研究•培訓東京中心名譽主任」及「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等殊榮。此外,他也以《沒關係喔——我的奶奶——》(PERSON書房出版)等繪本作品,溫柔地描繪失智症患者的生活點滴。

猪熊律子

豬熊律子女士現為讀賣新聞東京總公司編輯委員。自1985年4月加入讀賣新聞社以來,長期專注於社會保障領域的報導與研究。2014年9月升任社會保障部長,2017年9月晉升為編輯委員。她曾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並以讀賣新聞社海外留學生的身分,於1998年至1999年間赴美史丹佛大學,完成約翰奈特專業新聞工作者學程。擁有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碩士學位。其著作涵蓋社會保障議題,例如《#開始社會保障》(SCICUS)及《社會保障的巨大藍圖——記者眼中建構「生活保障」的新觀點》(中央法規出版)等,深刻剖析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譯者簡介

林姿呈

林姿呈女士為專職譯者。她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在翻譯過程中,經常深入相關領域,廣泛閱讀相關書籍,以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脈絡,提升譯文的準確性與深度。其譯作包括《自家製酒200品》(合譯)及《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等。


記得: 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但請記得,不管是健康資訊,書籍的分享,都是參考。每個人都不同,身體結構,思想價值,接受能力都不一樣的,更不要弄得神化。最想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身心都感到舒適。

全篇文章完!

寫作日期:2025年3月13日 

完成時間 : 11:39am

文. 東加豆


我除了寫微故事和閱讀分享,還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tonkabean.me/支持與鼓勵/

關於我:tonkabean.me/

其它閱讀分享:

matters.town/@tonkab...

我的故事選集

matters.town/@tonkab...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東加豆我的名字叫東加豆。 我是一個香港人。 https://www.tonkabean.me
  • Author
  • More
微故事-人生(人,家)
145 articles

微故事: 疏離鎮 2 (東加豆)

微故事: 疏離鎮 1 (東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