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患者的治療動機

吳率璠
·
·
IPFS
·
我們應該真正花時間和心力在傾聽患者的感受和想法,融化心理障礙並諄諄善誘,然後再來談治療技巧和引導患者遵從處方

最近我因為沒有做好醫病溝通導致手腕受傷了,雖然只是小小的拉傷,現在也已經康復,但我從中學習到一件很重要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剛接觸一位由其他治療師轉介來的患者,看過病歷之後和初步評估後,我發現對方的現狀遠遠不如他應有的預後,甚至糟到匪夷所思,讓我有一種「這不應該啊」的感覺。我觀察到他雖然對於疼痛非常敏感,卻又沒有跟患部保持連結,彷彿患部不是他身體的一部份,而且雖然他人身處治療室,眼睛幾乎沒有離開手機螢幕,不應該出現的肢體弱化與代償配上他年輕的臉龐,讓我有一種說不出違和感。

看到面前的年輕人明明復原潛力這麼好卻看起來像是身障人士,就忍不住直接在他的身體用了心目中適合這種「症狀」的徒手治療和運動訓練,而且我對於我的「治療計畫」充滿了信心,完全相信在我手上這位患者的失能可以在幾個禮拜有長足的進步,但就在開始運動訓練的5分鐘以內,我的手腕就因為要保護對方完全放軟的身體而受傷了,是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符合生物力學,而是少了一樣關鍵的東西。

當時我沒有做到的是,在剛開始觀察到對方治療動機低落時,就先花時間就動機做充分的探討和溝通,因為我忽略了動機對是復原成敗的關鍵。即使我理解需要治療的應該是人而非患部,即使在治療過程中我和患者保持放鬆、激勵和連結等人本精神,但我當時並沒有好好傾聽對方,沒有發現他的心仍然躲在某處,無論那是什麼原因,都值得我先花多一些時間了解。

這個經驗讓我聯想到關於教育,即使學習項目再簡單、學生再有潛力,但在缺乏學習動機之下,即使老師用了許多很棒的教學技巧,有時候不但沒有效果,學生還會想要躲避逃走,有種真心換絕情的感覺。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同樣如此,我們應該真正花時間和心力在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融化心理障礙並諄諄善誘,然後再來談教學技巧和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如此才不會適得其反,也能讓持續學習變成快樂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吳率璠執業物理治療師, 愛好實證醫學、輔助與替代醫學和身心靈療癒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快速有效的徒手物理治療

核心訓練對下背痛的幫助

看到《機智醫生生活》裡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