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觀察:要造一個世界的汗得學校
小孩在體制外念書,最常被問的,就是升學的規畫,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推動協力造屋的汗得學社,得知今年將籌辦以建築工事為核心的高中段實驗機構,也幸運地有機會跟創辦的熱血夫妻胡湘玲與韋仁正聊了天,多數實驗團體起心動念辦學是因為自己孩子,而沒有小孩,一個念數學,一個文史,非建築本科出身兩人來辦學,自然引發我高度的好奇心,加上知道兩人是大學同校的學長姐,更備感親切。
夫妻兩人跳下來辦學,除了是過去幾年投入協力造屋的經驗,更大的推動力是看到的是未來社會的需求,其一,台灣的技職教育出現了很大問題,不是忙著升學,就是資源整個錯置,所以當他們提出辦學構想後,很快就獲得支持,而如何思考能源、健康與共同記憶的議題,是胡湘玲與韋仁正投入建築工事領域的關注焦點,雖然學校訴求從專業領域切入,但汗得並不想狹隘地只是培養所謂的「建築師」或「土木技師」人才,而是希望以建築為核心,透過德國工匠青年的養成教育模式,培養有實作能力,且能思考的未來人,達到社會實踐的目的。「我們的教育往往只是把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一直往後推,所以才會很多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將擔任汗得校長的韋仁正觀察。「我們這一代框架太多了,年輕人沒有框架的,可以有新眼光。」在這裡,汗得也希望帶入紀律的概念,他相信,創意來自於紀律,因為有了紀律,一群人才能彼此協調做事。所以不同於目前許多人提倡要延後上課時間,汗得的計畫是7點上課,韋仁正說,上午8、9點來,然後再懶懶散散吃早餐,根本做不到什麼事。
最打動我的是,校長韋仁正提到,台灣對於房子的態度往往是投資角度,而非居住思考:建築不是蓋房子,而是關乎如何創造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生活互動關係。這個體會來自於從921地震災區的南投潭南開始,兩人陸續號召有心人士,一起在車諾比核災的白俄移民區,南亞海嘯的印尼亞齊,遭受風災的高雄那瑪夏等地,透過協力造屋,傳達境友善的行動,蓋出對生活以及未來的想像。「我們必須向下紮根。」汗得辦學不只是想要傳遞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看到台灣社會的種種亂象,讓他深感「台灣不是一個互信的社會」,他說,蓋房子必須一群人才能完成,「蓋房子是一種方法,能夠重新凝聚人與人的情感、關係,找回友善互助的精神。」 特別是當我們面對氣候變遷的考驗,能源不再只是專家的事,而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公民運動。」韋仁正強調,永續綠建築不是只有木造選擇,很多科技環保材料,都可以充分應用,甚至, 比如蓋房子會牽涉到能源規劃、法規政策、社會需求面向等等,所以小孩未來不必然要成為建築師、土木人員,而是帶著實作能力改變環境,「我們要造一個世界」。
對照近來社會對於翻轉教育的關注,實驗教育對於台灣社會帶來最重要的啟發不是在教法課綱,而是在一個一個實驗團體成立的過程中,大家有機會探問,教育的核心目標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