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样学样地写下封城笔记(二):开始做公益(中)
在中国做公益,尤其是和募捐相关的,首先涉及到一个牌照的问题。
《中国慈善法》规定,但凡涉及公开募捐的,都要具有相应的公募资格。所以理论上来讲,任何机构非正式的慈善机构,在向组织成员募捐的时候,都存在合法性的问题。
然而,遥疫情爆发之后,省市两级红会和慈善机构的信誉在瞬间掉到谷底,洗都洗不回来。钱到底捐给谁,成了所有稍微看看新闻的捐赠者都会感到挠头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常规时刻。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想做点事情。武大校友会、华科校友会、北大校友会、南大校友会这样的精英高校早已广发募捐倡议书。武大、华科作为本地最好的高校,气势之恢宏、动作之硬核自不必说,或陆路、或航空,甚至动用直升机,成批物资被次第送到各自的附属医院。北大这样的国内超一流高校,其作为”外来户“的校友会,也发起了募集“一百万只口罩“的战役。几天下来,硕果累累!我们的募捐发出后,各类捐赠同样踊跃而至。短短几天内,我们就募集了上百万的现款和物资,捐助到有需要的医护人员手中。
但牌照的问题,我一直非常担心。在募捐开始之前,我垂询过两位权威的律师校友。他们给了我三个解读:第一、校友会不是公开募捐,而是对校友;第二、财产所有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财产,只要在使用上没有违背财产所有者的意愿,本质上就没错。第三、没有许诺高额回报,不会构成非法集资。他们的意见给了我相当的勇气。
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员,师兄这么说,我当然相信。但是,即便不去垂询,我也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国难当头,人人都在为抗疫尽一份力。我们多采购点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中,说不定就能避免一次交叉感染,让医生护士多查一次房,多救一条人命(毕竟在那个阶段,和医护人员相关的关键词是“裸奔”)。只要每一笔钱都说得清楚,只要我没在其中捞好处。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这个道理走到哪儿都说得过去。
但就在募捐公告发出3天后,我们就被告知:这是违法行为!领导震怒!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且不接受抗辩!得知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无语,也很无力——就是那种该来的总会来的宿命感。我认为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而且一如既往地,任何涉及政治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事人要提高政治站位。所以,迫于上峰压力,募捐还是在2月1日晚上18点结束,较计划提前了26小时。
峰回路转,山不转水转。2月22日,到岗一段时间的陈一新副指挥长组织座谈会。会上,他呼吁在汉校友会和商会积极行动起来,解决关怀医务人员,化解物资短缺,干部下沉社区的问题。但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募捐已经结束21天了。我们只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协调捐赠、物资分发和运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