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鹿斑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那些關於"問"的古詩之三王維與賀知章

小鹿斑比
·
·
一首聊友情,一首聊故鄉

年假快結束啦~
讓我們收心來唸唸詩吧~
首先讓我們來看老朋友王維的《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先問,大家都是唸春草明年綠嗎?小鹿記得以前背的時候是唸春草年年綠?這次看到明年綠,好驚訝喔....。

山中送朋友離去,隨著日落我關上了木門卻關不住想念朋友的心情,草枯了會隨著春天的到來再度青翠,朋友你是否也會歸來相聚?

20個字就表達了那希望再相會的心情,王維沒有直接了當的說明思念之情,但我們都能與詩中的朋友一樣,感受到詩人期待之情。
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的交通便利了,相聚應該更容易吧?不...,科技只拉近了距離,卻不一定賦予我們時間,就算有時間相聚,我們與朋友之間也有小三...,可能是因為彼此都結婚生子,像小鹿...,現在跟以前的朋友聚會,朋友的小孩永遠都比朋友本身更積極地跟小鹿說話0.0...,誇張點說,我跟小孩聊4小時,跟朋友只說4句話...。
小孩還是有生命的,有時候就算朋友沒帶小孩出來,他也會帶手機..,接著就會發現朋友看手機的時間比看我還多..,正確的講法是比看我的時間多很多很多很多!
至於時間會不會沖刷掉了友情?這只能說,只要真的有情,時間只會增加彼此的談資,而非距離。

偷拍窗外的野貓~

另外像今年,小鹿沒回家過年,就會在心裡浮現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人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晚年才重回故里,雖然詩人的鬢角都已泛白疏落,但口音還依舊保留著鄉音。鄉里的孩童們詩人沒有一個認識的,那些孩子看到詩人也同樣陌生,他們笑着問:老爺爺是客人吧?您是從哪裏來的呀?
..這就有一種..時光感~另一方面的感嘆也是..,這是小鹿第一首背的七言絕句...,因為我媽買的那本唐詩三百首裡面的五言絕句...被我背完了....,20個字的好時光已經遠去,從此要邁入28個字的日子了T-T....
回到原詩上,也給人一種感嘆的感覺,鄉音與鬢毛的衰敗,就給人一種對立感,從小習慣的口音依舊,但身體的鬢髮卻不只是變白,甚至還疏落了不少,所遇到的兒童是故鄉的新生命,而這故鄉也是詩人兒時生活的地方,但同樣的土地所生養的新生命,一個還年少,一個卻已遲暮,詩人回到家鄉應該是熟悉的故里,卻被當地的小居民誤以為是遠方的陌生客人。
這首詩還讓小鹿有些感概,鄉音這玩意兒啊...,小鹿的爺爺奶奶是四川人,四川蓬溪縣,印象中的爺爺奶奶其實跟小鹿講話時,是沒有什麼四川腔調了,但他們跟自己孩子,也就是小鹿的伯伯、姑姑說話時,或者說伯伯、姑姑們彼此在說話時,是有四川的腔調的喔~每當這時候都會讓小鹿有種...歷史感....,我們可能沒有去過那個故鄉,但我們卻自然擁有那個地方的腔調,這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嗎?這種感覺也會在偶爾看影片聽到四川人說話時浮現,明明沒去過,卻對那個腔調有熟悉感...,每次都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我們自己身上應該也會出現,像蘋果(小鹿台語並不流利,會聽,但講不好),小鹿用台語說蘋果,會說碰果,偶爾聽到其他人講,是說林果;或是番茄,小鹿講是柑阿蜜,但學妹講是柑阿得,客家的朋友講是Tomato....ㄟ...不是英語的音,是日語的音,有人知道小鹿在說啥嗎?同樣的一種東西,卻因為所處的地方不同,就有不同的發音差異,這給人一種..地理與歷史的感觸。

被貓發現小鹿再偷拍啦!

不知不覺兩首詩就講這麼長....,看樣子關於"問"至少還會講上兩、三次...。
最後跟大家說一下照片,這是小鹿昨天曬衣服時,發現的野貓,就順便偷拍了一下0.0
很可愛對吧?那我們明天在聊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