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伊拉》、《后翼棄兵》、《天才的禮物》——談「天才」,是所有人的磨練
此文非影評,僅僅使用電影為素材來討論而已。
天才,不禁令人想到「高智商」、「早熟」、或是具有某方面「天賦」等等的標籤。不過,透過近年美國的影視作品不難發現「天才」還具有另外三大特質,使得他們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學習,同時也讓別人學習。
一、《庫伊拉》:過早思想獨立
艾絲黛拉一出生,不同於一般嬰兒的髮色(黑與白)注定了她不凡的性格。上了學後,與旁人格格不入的地方更是明顯。母親時常鼓勵與陪伴艾絲黛拉,使她發掘出時尚設計的天份,並相信自己是一位「天才」。這讓她習慣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而非從他人的角度切入自己。
這是現代相當鼓勵的思想吧?由自己決定自己是誰、自我覺醒、自我......只是一首名為《鳥人》的歌,裡面一句歌詞提到:「......偶爾接受別人眼光,也是要借力自在飛翔......」。「自我」只是思想獨立的某種可能性,「自我」也可以透過融合別人的意見來實踐。
當我們確信自己的想法到一種反射性的動作時,我們對待他人的意見也會反射性的屏蔽。因此,庫伊拉的母親被時尚界天后害死,那一刻,唯一輸入她思想的來源消失了,她只剩下她自己不完整的認知,與不完整的良心。隨後,成為孤兒的她投靠與自己年紀相仿的扒手男孩,直至長大。
成年之後,超乎常人的時尚能力在職場中輾壓同行,而得知時尚界天后便是當年殺死自己母親的兇手時,她決定要以「天賦」來報復,開啟「庫伊拉」模式。
庫伊拉的誕生,也是黑化的開始......是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庫伊拉模式」,在某些高壓環境、苦難來襲時,它有可能藉此迸發。尤其是天才的庫伊拉模式,一旦迸發將難以收拾。
艾絲黛拉變得冷血、想要摧毀時尚界天后;不顧多年交情的扒手同伴,只把他們當嘍囉使喚;開始怪腔怪調和瘋瘋癲癲地說話。上述的行為都很符合所謂的「黑化」。只是......這黑化,是由內而外的。
她從小是「有意識地」放大她的特殊,存在著強烈的黑化氣息。
黑化後,渴望報復的強烈動機與時尚靈魂融為一體,「天賦」因「報復」而進化;「報復的能力」也因著「天賦」肆意橫生,艾絲黛拉並沒有駕馭她的天賦,而是被她的天賦控制。
二、《后翼棄兵》:渴望被引導
當患有精神疾病的天才數學家(貝絲的母親)決定載著女兒衝向大卡車赴死後,貝絲倖存而成了孤兒。被送往在育幼院後,認識了會下西洋棋的校工,幾年後被收養而開啟她傳奇的西洋棋之途。
有一回,被貝絲打敗過的男性好友幫忙貝絲梳理棋局:
貝絲:「如果不上前,主教就會被鎖死。當他對手這麼做,另一枚兵就完蛋了。」
哈利:「這邊的另一枚主教呢?」
貝絲:「拜託哦,哈利。兵一動就將軍了,騎士只好犧牲。你看不出來嗎?」
哈利:「不,我沒辦法那麼快理解。」
貝絲:「我真希望你可以。」
貝絲渴望在西洋棋的世界裡贏過所有人,她對「贏」的掌控慾,或者說「成癮」甚至可以從她依賴鎮定劑、與酒精的行為推敲。但既然要贏,又為何會希望有人能懂她的套路呢?
自從貝絲的養母過世後,唯一與她有「家人連結」的養母消失,她不免將情感寄託於哈利。可是在貝絲眼中,哈利並不是那個能超越她思維的人。
甚至是貝絲的養母與貝絲的關係幾乎是平起平坐的,因為貝絲戰無不勝,贏了大把獎金,成了養母的經濟支柱;養母又是她的經紀人,由比賽獎金抽成作為薪水。貝絲沒有過真正的母親,一個能為她指引方向的角色。可她是那麼地聰穎,容易令旁人下意識地覺的她「不會迷惘、不會無助」。
因此,貝絲不只是對哈利的慢半拍而不耐煩,她是對「長期沒有一個人能引導她」感到無助——此處的引導不只是西洋棋的方面,還包含更高層次的思想、價值觀的引導。
三、《天才的禮物》:成為每個人的功課
瑪莉遺傳了母親的基因,小小年紀便展現過人的數學天賦。這時她身邊出現了兩種常見的聲音......經濟狀況優渥的伊芙琳(外婆)希望送瑪莉去資優學校就讀,請老師專門栽培她;伴她長大的監護人(舅舅)則希望她像一般孩子,普普通通的長大,對她的數學天賦不以為然。兩人在電影中的立場是有原因、且立體的,但我將其扁平化處理,方便應對社會中的兩派教養方式。
社會中不乏對天才小孩應該如何教育、應該怎樣引導等的說法,雖意見可以天差地遠,但是共通點就是「極端」——極端的意思是,我們忙到沒有時間去處理生活中複雜的心理糾結、非自然現象時,所採取最短時間內的解決辦法。生活會窘迫、心境有時逼仄,何況自己的孩子又是個天才。
引用《庫伊拉》裡的台詞:「成為天才是一回事,但是撫養一名天才的確帶來挑戰。」
也許我們會認為走極端的人沒有考量到孩子的立場,但是易地而處後,想像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是否會感到陌生、恐懼,害怕自己做父母擔負不了,而成別人眼中的反面教材呢?越是忙著恐懼,體會孩子的比重會下降,難免的。不過我也在想,這份恐懼的來源,是否是因為大多數人既不是天才,也甚少與天才共處過?
坦白說,我也不會與天才相處,與天才站在一起時,我會感到不堪、害怕、手足無措;但是假想自己是天才,我也不見得就會與自己好好相處,我有可能像艾絲黛拉、貝絲陷在自己的天賦附帶的荊棘叢中無法自拔,而需要等待時間好好自己梳理自己。
四、結語
我們對天才的羨慕,是覺得那是「離成功耀眼的生命」最近的距離,可我漸長大後,發現若沒有妥善管理天賦,「天才」將是離「尋找生命意義」最遙遠的距離。簡單來說,天才自己需要面對的課題,天才身邊的人也有不同的功課要學。
第一次寫這樣類型的文章,請多包涵!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看法,還有歡迎來我的方格子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