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一段被建構、被想像的過去
讀Bar電台:
一、國民黨的統治與中國史觀
八零年代以前,台灣歷史的敘述大致上圍繞著以下兩個面向展開:
- 政治上,國民黨宣稱對比於共產黨,三民主義是根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的政治理念,而非如共產黨套用西方的共產主義的非中國理論。
- 文化上,1966年民國政府所倡導的新文化運動宣稱中華民國是正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者,依此來對抗中國當時的「文化大革命」。
國民黨的國家論述在於將台灣置於中國歷史的脈絡之下,台灣是作為未來中國統一的一部分。而這樣的意識形態論述也反映了當時國際局勢下,美蘇兩極端陣營的選邊。
隨著七零年代鄉土意識以及外交挫敗所帶來的衝擊,為了回應民間激烈的黨外運動與本土意識的發展。國民黨當局隨即展開重振中國意識的舉措。透過發行一系列刊物,如《中國的台灣》、《台灣的根》等斥責「分離主義」的意識。
當局透過國語運動的推行,教育體制的控制,國民黨得以透過這些手段進行中國史觀的鞏固與宣傳。
至於台灣史的研究,在政權的壓力下,台灣史研究被邊緣化,被視為是中國史研究的次領域而被忽略。台灣史研究被套上了「分離主義」的帽子,自五零年代至八零年代,研究形成嚴重的斷層現象。
八零年代,陳其南對於台灣族群「土著化」(在當時來說是例外的研究取徑)的論述與李國祁的「內地化」論述形成對比。前者認為台灣漢人族群在清領時期多有械鬥的傾向,但隨著時間的推磨,人群逐漸不再依祖籍或者血緣進行區分,而偏重於台灣的地域進行族群的劃分,其將之視為「土著化」。而後者則認為透過清領時期的官員治理,台灣「內地化」的傾向逐漸上升,傳統文化也於此時滲透進台灣本島,因此得以與中國有更多的連結,稱此為「內地化」。兩方的論述分別得以看出不同的立場與史觀。
二、台灣史觀的發展與台灣民族主義
自二二八事件之後,海外反國民黨的華人開始書寫有關台灣歷史的敘事,其中包括如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蘇新《憤怒的台灣》等,這些書籍歷史敘事反映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排斥以及壓迫與被壓迫的台灣民族特性等。
美麗島事件之後,「台灣史觀」逐漸成為公開討論的話題。八零年代上半,「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者為意識論戰的核心展開有關歷史論述的討論。雙方皆以對方不清楚「台灣史」為攻擊手段(回應上一篇所提及的台灣史研究斷層),臺灣史的建構也在此時政治化。
黨外人士以日本殖民為史料基礎,試圖重新建構台灣歷史敘述,透過對過去的再論述來達到黨外政治運動的正當性與行動教訓。儘管抗日運動以失敗告終,但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人逐漸孕育出了特殊的自我認同,並因日本現代化建設將原本有的族群界線逐漸抹消,對「祖國」的概念也有所轉變。換言之,日本殖民在黨外人士的歷史敘述下成為了政治運動以及自我認同的養分。
為了對抗當局的「中國史觀」,黨外將原住民納入了「台灣史觀」中,在反省身為漢族後裔的同時,也批判「天朝史觀」中,中國擁有台灣的「既有」敘事,認為原住民才是台灣最源初的主人。更進一步的去挑戰了純粹漢人的敘述,認為台灣人已非是純粹漢人的社會,漢人是透過同化平埔族得以立足台灣。強調原住民的身分,以更為「本土」的視角來挑戰「中國史觀」。
受難與反抗可以說是黨外建構的台灣民族性質。在文學上,以《笠》和《台灣文藝》兩刊物的作者群,受到黨外運動的影響,開始建構反國民黨的文學以及歷史論述,使臺灣文學更趨本土化。而在學術上,隨著政治的自由化,台灣民族主義的研究開始崛起。受黨外與台灣獨立的意識形態影響,台灣史研究遂與之合流。在鄭欽仁的〈台灣史研究與歷史意識之檢討〉一文中,列舉了多項台灣史研究之方向與範疇,並呈現了「台灣史觀」的雛形。其觀點如下:
- 以世界史視角,非以中國史視角解釋台灣史。
- 政治史觀的拋棄,提倡以主體性為依歸的歷史分期。
- 重視台灣人文之價值。
- 過去的歷史研究過於中央集權,因而忽略了地域的重要性。
- 割裂台灣與中國的一元論敘事,台灣與中國因地理因素之不同而擁有不同之民族特性。
台灣史研究遂以「由下而上」的視角重新詮釋,並以台灣之主體性為敘事基礎進行歷史的詮釋。陳芳明教授同樣的也將台灣主體性納入其歷史論述中,認為透過台灣主體性的建構與發揮,能夠打破過往的既有論述。
平埔族的復興運動在八零年代下半葉也如火如荼的展開。部分客家人或者福佬人開始認同自己曾經的平埔族身分,同時隨著「四大族群」、「命運共同體」等概念普及,平埔族的論述逐漸合流於台灣史觀的敘事之中。在這樣的敘事下,台灣史觀的建立圍繞著「族群多元」以及「由下而上」兩者展開,依此對抗中國史觀的敘事形式。
除了將原住民納入台灣歷史敘事中,二二八事件的重新挖掘也成為台灣史觀建立的重要政治事件。自二二八發生後長達四十年,此事件皆是禁忌的話題。直到八零年代下半葉,「二二八和平促進會」之後才「解禁」。黨外人士要求國民黨出面負責,而國民黨則採取保守的態度回應之。隨著反對聲浪愈來愈大,國民黨於1991年成立特別小組進行調查。
對於支持台灣獨立的歷史學者而言,二二八事件正是反映了台灣民族性中「壓迫與被壓迫」的範疇,同時開始引用口述歷史以及走訪田野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形塑台灣人的「國族創傷」,在此集體記憶之下,台灣史觀得以有一個明確的著力點進行論述。
三、結論
自美麗島以來,黨外運動所激起的政治行動如漣漪般迅速的擴散到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台灣史觀的建立可以說是黨外運動的一環也可以視為相輔相成的兩個面向。台灣史觀的敘事包含了「壓迫─反抗」、「族群多元」、「由下而上」等形式,重新為「日本殖民」、「二二八事件」、「原住民」等過去進行召喚並重新敘述。但在這樣的歷史論述之下,中國史觀中的相關記憶卻未嘗消散,世界大戰、國共內戰等事件依舊是中國意識的論述範疇,同時也存在於台灣社會之中與台灣史觀形成對抗的場域。其次,以族群多元為核心論述,出現如「客家民族主義」、「福佬民族主義」等論述在所難免,而這樣的挑戰也正是台灣民族主義所面臨的問題。
(本文為讀Bar讀書會摘要)
讀書會議題討論:
- 你眼中的台灣歷史敘事有哪些?例如台灣是一壓迫與被壓迫的民族歷史?海洋民族?…
- 你認為還有哪些台灣歷史敘事下的「集體記憶」,例如說呢?
- 你有原住民血統嗎?原住民血統會讓你感到驕傲嗎?
- 228事件對你來說的意義是甚麼?
參考文獻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2)。
無情工商:
讀Bar建構中,歡迎一同打造共學社群!加入我們一起互相監督,互相學習!
讀Bar的Discord,內有學習會影片討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