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雜談 V. 沒辦法的泰德斯可
2023年第66屆東京國際吉他大賽剛結束不久,音樂家們舞台上揮灑的藝術汗水,與寒冷的天氣浪漫對照。
比賽第二輪的指定曲是義大利作曲家卡斯特諾沃-泰德斯可 (Mario Castelnuovo-Tedesco, 1895 – 1968)所創作的《理性沉睡,心魔生焉》(El sueño de la razón produce monstruos)。該曲選自根據西班牙畫家歌雅 (Francisco Goya, 1746 – 1828) 銅版畫集《奇想曲》(Los caprichos, 1797 – 1798 ) 得來靈感的《24首哥雅奇想曲》(24 Caprichos de Goya para la guitarra, op. 195);《理性沉睡,心魔生焉》是其中最有名、也是相當好聽的第18首,曲式為夏康舞曲。
當然這整套樂曲不只《理性沉睡,心魔生焉》別出心裁,每一首”音畫”都是泰德斯可致敬哥雅傑出藝術的再創作,只不過不是使用畫筆,而是音符。
除了《理性沉睡,心魔生焉》,另一首與夏康舞曲攣生兄弟姊妹般的帕薩卡雅舞曲、第12首《沒辦法》(No hubo remedio)也是經典。
除了同樣展現絕美的和聲行進以及精采變奏和對位手法,泰德斯可在帕薩卡雅低音部分,採用了歐洲中世紀有名的葛利果聖歌《神怒之日》(Dies irae;又名:震怒之日/末日經),呼應了標題:
"是否在末日來臨的那一天,所有人都要接受審判,而惡人即便死去也沒辦法,得一同聽審?"
提到《神怒之日》:《神怒之日》與佛利雅舞曲(La Folía)和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 – 1840)的《第二十四號奇想曲》(Caprice no. 24 in A minor)等曲一樣,堪稱幾世紀以來古典音樂作曲家們的流行歌曲,似乎不拿來當作素材就跟不上潮流、落伍了。使用《神怒之日》曲調作為創作素材的作曲家,包括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 – 1869)、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 – 1886)、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以及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 – 1943)等族繁不及備載;甚至電影配樂名家包括前幾年去世的義大利作曲家摩里科內(Ennio Morricone, 1928 – 2020)以及創作星際大戰、侏儸紀公園等膾炙人口電影配樂的美國作曲家約翰威廉士(John Towner Williams, b. 1932)也都愛用《神怒之日》一曲旋律,當看電影時尋找配樂中的《神怒之日》,還真像找彩蛋一樣驚喜。
值得注意的是約翰威廉士是泰德斯可最有名的幾個學生之一,想來師徒都對同一素材著迷也是件很美的事。
至於另一個John Williams,我們的不朽吉他王子約翰威廉士(John Christopher Williams, b. 1941),在他與SKY樂團演出時,也推出了他們的《神怒之日》演奏版,這是另外一個美的巧合了。
未來《神怒之日》也會持續在我們意想不到的音樂中出現吧!
劉明睿, 古典吉他家、作曲家、教育家
FB: mingjuiliuguitari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