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們在哪裡?- 從九族到十六族
讀過臺灣歷史的各位一定很清楚,從荷西(荷蘭、西班牙)統治時期一直到現今,歷經了許多政權,而早在這些政權來臨前,臺灣早有一群人深根於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而那群人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原住民」
最早對於原住民的紀錄,從荷西時期就有紀載,而日據時期為了便於管理對原住民有了其族群分類,大致將其分為九族(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而到了民國政府來臺之後,經過一番原住民正名運動(可參前文章我們其實都在努力被看見)後陸續增加到至今有十六族(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可能有人會問,為甚麼會衍生那麼多族?不會覺得煩?
其實有很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說因族群受到迫害己乎面臨滅族的可能,所以將自己的族群隱藏起來,躲藏在另一個族群當中,而另一總說發也就是前面說道於日據時期為了方便管理而對原住民進行分類,但因為分類的方式極為粗糙,導致許多族群被合併儲存,比如:太魯閣族、賽德克族就被合併到泰雅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就被合併到阿美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則被合併到南鄒族,邵族則被併到鄒族...
不論哪一種論調,都有一個事實的闡述,就是「隱藏在其中」,曾經聽過一位長者說一句話,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他說「現在的孩子都說著中文、英文,會不會說著說著,就忘記怎麼說自己的語言」,其實就點出文化傳承的危機,從過去封閉的思想到現在族群意識抬頭的社會,我們可以看到正名是必然的趨勢,而正名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子孫後代能知道自己是誰,血液中流著甚麼血脈,能說出自己的族名,進而教導原本屬於他們的文化、族語,而不是繼續躲藏在他族當中
過去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不再是從前,不需要再因為恐懼而隱姓埋名的生活,不必再躲藏,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出來,大聲的說出你是誰...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