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如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改變我們看人的想法 |《奇蹟男孩》觀影心得

如溫
·
·
You can not change someone’s looks, but we can change the way we look.

上週六(7/9)下午參加了TSFF台灣永續影展舉辦的活動「看電影聊永續」,欣賞的電影是《奇蹟男孩》,這是我在Accupass上意外看到的活動,正好自己也沒看過這部電影,就去看看吧!同時間,我也很好奇這部電影可以用什麼「永續」相關的切角切入。


《奇蹟男孩》的故事在講述一位患有罕見疾病導致顏面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原本在家自學的他,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去學校的生活,過程中父母幫助他克服其他學生不成熟的歧視言論,以及破除他「與他人不一樣」的心魔,而其他孩子也在與奧吉相處的過程中漸漸了解同理心。


以下我要分享關於電影中我很喜歡的部分(有雷),請斟酌閱讀~~




1.    用多種角度敘事

我很喜歡電影用了四位角色(奧吉、維亞、傑克、米蘭達)的觀點去講奧吉的故事,大家都有各自的課題要面對。在看這部電影前,我預期這部電影的主線應該就是奧吉如何克服或與病症共處,溫馨的家人如何支持他,抵抗外在的閒言閒語等等,沒料到竟然著墨這麼多「其他角色的心情」,尤其喜歡姐姐維亞的角度。


電影剛開始維亞的好閨密米蘭達突然不跟他說話,維亞感到很失落,然而此時大家的注意力在弟弟奧吉在學校被欺負的事情上,雖然這是可以預見的情形,但我看到奧吉哭說為什麼自己長這麼醜,眼淚馬上被逼出來了。這樣的情形無意間忽略了維亞。


當奧吉被霸凌而傷心,媽媽到他的房間陪伴時,爸爸此時敲響維亞的房門,問他:「在學校還好嗎?」這個場景讓我很感動,他還是有注意到維亞的啊!只不過此時的維亞並沒有將米蘭達不理他的糾結說出來,可能也是怕家人擔心吧,這裡真的心疼維亞。在維亞視角結束後補上米蘭達視角,稍微能了解他為何突然不跟維亞說話,否則單看維亞角度線索很少,可能就解釋為米蘭達有了別的交友圈,自然疏遠維亞。

]
圖源:https://green.nttu.edu.tw/p/412-1048-10039.php?Lang=zh-tw


電影放映結束後,主持人提到這部電影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3個與第4個相關。

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

電影中提到奧吉小時候歷經27次手術後,才能有與正常人一樣的機能,然而與他人不一樣的外表卻逼迫他需要面對與調適他人有意或無意的攻擊,幸好樂觀的奧吉漸漸能處之泰然。


傑克問:「 你為什麼不去整形?」

奧吉:「 我可是拼了命的整形,這已經是我整形後最帥的樣子了。」


優質教育

電影中的老師沒有因為奧吉天生的差異而有所歧視,在拍團體照的時候,攝影師印象中問了一個有點冒犯的問題,然而老師替奧吉回絕了。但這部電影不會過於理想化的原因是,同學朱利安·的媽媽真實呈現出家長可能會有的樣貌,畢竟無法預設每個人都能理解奧吉身上的疾病並能「友善」的對待。這位母親將團體照中的奧吉用修圖軟體修掉,他認為奧吉會影響他的小孩,因此在校長室與校長爭辯,想要將兒子轉學…重要的是,朱利安離開校長室前,竟然說了對不起,我想他已經比他的母親更有同理心了。

如果人們能夠接納與理解每個人身上與自己的不同處,世界就能更加溫暖一點。

他無法改變他的長相,但也許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看人的想法。
You can not change someone’s looks, but we can change the way we look.


111.07.18 如溫

CC BY-NC-ND 2.0 授权